鹅鹅鹅,都怪圣马丁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中,烤鹅并不是一道备受钟爱的传统菜。实话实说,以历代中国人对于食材和料理的挑剔以及被“惯坏”了的品味,还真不见得有多馋这一口。稍微有点名气的当推广式烧鹅,但与大众食客们从小就通过童话而先入为主的印象远不是同一回事。对于绝多数人而言,第一印象多半是来自安徒生童话《卖火茶的小女孩》,当可怜的小女孩在公历除夕夜的街头难捱饥寒交迫之时,一窗之隔却是一户殷实之家围坐在一只刚出炉的烤鹅旁,可望而不可及……

《卖火茶的小女孩》中的插图
烤鹅的确是在欧洲人的食谱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经年累月之后还被赋予了很多的仪式感。烤鹅的郑重登(桌)台并非是要等到圣诞或公历除夕,十一月初,在西欧的不少国家,尤其是在法语区和德语区,就有烹制烤鹅的传统习俗。保存下来相应最早的文字记录是1546年时,维尔茨堡(Würzburg)的主教Lorenz Fries在他的年鉴里记录了当地居民在圣马丁节(11月11日)之夜欢聚并会餐烤鹅的场面。

典型的德式烤鹅摆盘
圣马丁节起源于公元397年11月11日,在法国中部的古城图尔安葬了当地的主教马丁,而他日后又被罗马教廷封圣而成为基督教世界中最有名的圣者之一。单单以马丁(Martin)这个前名的使用密度而言,甚至是比好几位耶稣的直系门徒更得人望。作为一个古代的主教,又被造入神册的不凡之人,圣马丁却偏偏是与鹅结下了不解之缘。此“缘”易结不易解呀,年复一年,又有多少“鹅鹅鹅”要在圣马丁节前后被送进了欧洲人的烤炉。

法国图尔圣马丁大教堂
传说中“图尔的马丁(拉丁語:Sanctus Martinus Turonensis,法語:Saint Martin de Tours)”是军人出身,起初是驻扎在图尔地区的罗马军团的一名高级骑兵军官。因为他生活简朴、乐于助人而深得人心。流传中最有名的事迹是:圣马丁在某个冬日的巡逻时,路遇一个身无像样衣物而冻得发抖的老年乞丐,毫不犹豫地立即用剑割开自己的战袍来给这位老人御寒。在此基础上,基督教会日后添料加工而成的版本是:当天晚上,上帝就以路上老人的形象出现在圣马丁的梦中,赞扬他的善心与慈济,就此令他皈依了基督教。既然是如此高的起点——事出钦点——马丁在日后能成为图尔地区的主教,这也是应有之义了。

法国图尔圣马丁大教堂的圣马丁像
在两千多年的基督教世界里,所有的善行劣迹、法相庄严背后,圣马丁的故事却是一直能够打动广大信众的。原因无他,赈济与慈善是大家对于一个以拯救为名的宗教最起码的期待。对此,拉丁文的教义中专门以“caritas”这个词来描述,而出现在英语中是“charity”,更多的则是取其意了,一如相应的中文翻译。反而德语中的Nächstenliebe一词是来自直译,与之对应的日语词是“隣人愛”(真的就是三个繁体汉字!),又完全是对德语词的直译。德式和日式思维在这一点上表现出来的高度一致,发人深省之余多少让人多少有点不寒而栗——他们两家以前能凑到一块,还真是……

壁画:圣马丁割袍
有意思的是,在《诗经·秦风·无衣》中就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与子同泽”这样的诗句,也就是“袍泽”一词的出处。以此观之,若要论西方人此一标准、彼一标准般热衷的知识产权,以春秋时期的诗经对比公元后四世纪的圣马丁传说,是不是有点太“欺负人”了?无论如何,“同袍”背后,其人文意义与人道情怀的确是共通的——是为人性,面对不断倒退而始终不灭人类进步之希望的人性!

《诗经·秦风·无衣》
另外一项中外不谋而合之处则是在袍的功能、地位上。在中国,黄袍加身是个人尽皆知的历史掌故。而在欧洲,用料考究、着色讲究的战袍从来也是权力的象征。在绝大多数自古流传的有关圣马丁割袍的画作中,出现的都是一袭红袍,这是只有古罗马的高级军官才有资格穿戴的。与中国的黄袍所依据的“天子之服,从此方色”不同,自古罗马以来,最象征着高权力的罩袍从来都是紫色的。比如在爱德华•吉本的巨作《罗马帝国衰亡史》描述之中,多少次紫袍(拉丁语:purpura;英语:purple robe;德语:Purpurgewand)一抖落,便是有新皇先帝们的血溅五步。之所以以紫为贵,那是因为,当年只有采集了地中海域几万颗稀有的贝壳才能染就一件紫袍,弥足珍贵。所谓“红得发紫”,不但有色相学上的道理,也是实际价值的取向呢。现如今,仍然可以看到罗马教皇会在最重要的仪式场合披上他的紫袍,让人一睹这历史的活化石。

罗马教皇的紫袍
围绕着圣马丁的传奇中,另一个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有关鹅的。因为圣马丁大名在外,图尔地区的民众共同拥戴他成为主教。圣人身上的油彩自然少不了几笔“伟大的谦虚”,相传圣马丁自己觉得愧对此位,看到蜂拥而来的人群,慌不择路间逃入鹅圈中躲避。而鹅是号称最为警觉的,于是不停地鸣叫,使得人们循声找到了圣马丁,从而能够说服他出任主教,得以造福一方。鹅是帮助教徒们请出圣马丁,不是为而至为不敬的“揪出”做帮凶,照理说鹅“实有功”,怎么是演变成日后的人们借着缅怀的由头,专在这一天大啖起烤鹅来了呢?

有关圣马丁躲在鹅圈的德国儿童文学插图
其实多多少少的风俗是有着非常实际的物质背景和硬道理,却非得要装点出“郁郁乎文哉”的门面来。在古代欧洲,当时的农业社会是在等级分封制之下运作,结合当时、当地的物华与气候,每一个耕种年度的正式终结就是11月11日的圣马丁节。传统习惯上,领主与附庸之间在这一天结算租贡、缴纳赋税,而领主则会招待佃农们一顿“大餐”以示恩惠。古代欧洲的封建主们断断没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气魄,普遍的习惯做法是以容易制作的烤鹅作为硬菜。一来是鹅的养殖性价比相对最高;二来就此不用再为饲养它们过冬而额外花费。以古代的物资匮乏,这一顿大餐之后,就是苦熬冬日的节食期。至于下一顿牙祭,是要眼巴巴盼着一个多月以后的圣诞了。对于这一出于生计之实际的习惯做法,借着圣马丁与鹅的传说加以粉饰,倒也显得有声有色起来。这也使得在圣马丁节吃烤鹅的风俗既于心又于腹地脍炙人口,从而流传久远。

欧洲的等级分封制度
直到今日的欧洲,圣马丁仍然被不同的职业群体视为自己的守护神,诸如酿酒、纺织和锻冶行业。另外,似乎有些按图索骥地,还把圣马丁看作是士兵、乞丐和家养禽畜的庇佑。至于家禽,真不知道与圣马丁有缘而被烤的“鹅鹅鹅”会做如何想?
圣马丁节的另一项习俗是在晚上的火炬巡游,原本很可能是烤鹅入肚之后的逍遥游,名义上则是感恩丰收的告慰四方。为感恩而举火游行,其历史的久远甚至是堪比出自凯尔特人风俗的万圣夜(Halloween)。随着历史的逐步演变,如今圣马丁节的灯火游行成为了专属孩子们的节日。11月11日晚上,在很多德国市镇的街道上,都有一骑罗马军官装束的“圣马丁”引导着孩童们一路点灯、举火。播撒着欢歌笑语之余,不知这些孩子们是否体会何其有幸?即便同样是在欧洲的土地上——地理概念上是从大西洋到乌拉尔——也并非只有火树银花。

德国街头的圣马丁节灯火巡游
在2017年,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73个城市的圣马丁节协会(德语:Sankt-Martins-Verein)联袂将圣马丁节烟火巡游的传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18年得到了批准。在德语区之外,圣马丁节烟火巡游也被传播开去、承继下来、维护至今。比如在荷兰的历史名城乌得勒支(Utrecht),那里的圣马丁节游行也同样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闪亮头衔。

秋日时节的乌得勒支(Utrecht)
这时节乍寒还暖,又到了吃烤鹅的“圣马丁节”,做一个有心的“好事者”,去探究一下千年习俗背后的脉络,连带着掀起历史风云、社会变迁所盖上的纱幔之一角,可谓饶有乐趣。不禁又让人联想到,难怪欧洲人普遍地那么迷恋“北京烤鸭”,毕竟他们是从小守着圣马丁节的仪式感、吃着那种烤鹅长大的。待到终于有机会尝到一口“北京烤鸭”,别说要让他们像圣马丁割袍一样分享烤鸭,估计连分一片面皮都难……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