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鼻炎,别错过三伏天。多数鼻炎,本质是阳气不足,体质虚寒。中医讲“肺开窍于鼻”,调理鼻炎一定要从我们的肺和脾入手。很多有鼻炎的孩子,会出现三焦不通的症状。
三焦不通就容易出现头疼、咳嗽、鼻塞、舌边惊红等情况
中焦不通就会出现腹痛、大便干结、食欲不振等等症状
下焦不通呢,经常会有口干舌燥、精神萎靡、小便不通、大便不畅等等的症状。
倪师曾讲过,针灸,针灸,针所不及,就用艾灸!对于一些特定病症,如寒症、虚症、湿症等,艾灸往往比针刺更为适宜。
所以有鼻炎还有脾胃虚寒的孩子,我们可以趁着三伏天,艾灸下面的4个穴位:
第一就是我们的中脘穴
中脘穴能够调理我们的中焦,行气和血,清热化滞;
第二就是我们的神阙穴
神阙穴可以温阳散寒,温补元气;
第三就是我们的足三里
足三里可以健脾和胃,扶正脾源;
第四就是关元穴
关元穴可以增强脏腑的功能,调理气血。
【鼻炎鼻窦炎李教授答疑】
【有问必答】
除了艾灸,我们还可以尝试以下食疗方子来调理中焦脾胃:
山药粥
做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与适量的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稠。
功效: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帮助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消化能力。
山楂茶
做法:将山楂洗净切片,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可加入适量蜂蜜调味。
功效:山楂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缓解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猪肚汤
做法:将猪肚洗净,与适量的姜片、葱段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猪肚具有温中散寒、健脾养胃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尤为适宜,可以改善腹痛、腹泻等症状。
通过这些食疗方子的辅助,我们可以更好地调理中焦脾胃,改善鼻炎症状。
END
我是中医李桂英,一名70岁的老中医,一线门诊50余年,曾在湖北省中医院任职直到退休,在耳鼻喉临床上积累的大量的经验方,我开方有几个准则。【安全+有效+经济实惠】,不给患者带来太大的负担。
现在偶尔在医院和医馆坐诊,身体原因,看诊次数不多,你能遇见我,说明我们有缘。我若是能帮助你改善痊愈,更是善事。
温馨提醒:文中分享仅供交流学习(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