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喝牛奶也会过敏吗?


点击上方“儿院药知道”,关注我们吧~

一些宝爸宝妈发现,在宝宝改变食谱,比如添加了牛奶、吃了奶制品或者含牛奶成分的食物时,宝宝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还有些妈妈进食了奶制品再母乳喂养后,宝宝也会发生上述症状。

这是为什么呢?
这很可能是 “牛奶蛋白过敏(CMPA)” ,除了皮肤、胃肠道症状,还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眼睛发痒或流泪等症状。爸爸妈妈们可以来听儿院药师讲一讲“牛奶蛋白过敏”的知识,以及如何做好饮食管理和治疗。

01

牛奶蛋白过敏是什么?

牛奶蛋白是牛奶中多种蛋白质混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酪蛋白、β乳球蛋白、γ球蛋白、乳白蛋白等。普通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最常用的蛋白质来源就是牛奶蛋白。
婴幼儿由于肠道黏膜屏障和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摄入牛奶蛋白后容易产生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出现牛奶蛋白过敏(CMPA),其中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为最常见的2种过敏原。少数牛奶蛋白也会通过母乳传递,所以,纯母乳喂养宝宝也可因为妈妈进食牛奶或奶制品而发生过敏。此外,牛奶蛋白与大豆蛋白存在交叉过敏现象,换句话说,就是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对含大豆蛋白的食物也可能过敏。

CMPA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食物过敏症。国内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婴幼儿CMPA患病率约为0.83%~3.50%。有家族史的婴幼儿,也就是父母或兄弟姐妹有过敏性疾病史(如特应性皮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或食物过敏),患CMPA的风险可能会更高。

02

牛奶蛋白过敏的主要症状?

由于牛奶蛋白来源不同、过敏原不同、过敏机制不同,婴幼儿在摄入牛奶蛋白后过敏的发作时间、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有的在摄入后几分钟内发作,主要是在配方喂养或混合喂养时;大多数在摄入后2~72小时发作,配方喂养、纯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均可见。
从症状上来看,胃肠道症状,最常见的是肠痉挛,另外还有呕吐、腹泻等;皮肤症状包括瘙痒、红斑、非特异性皮疹、特应性湿疹等;最严重的甚至发生伴有呼吸困难的急性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等,可危及生命。 

03

     饮食管理与治疗     

CMPA可能会造成婴幼儿生长障碍,需要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孩子摄入牛奶后多久出现症状、症状持续多长时间等等,家长可以进行简要记录,有助于CMPA的诊断和治疗。
CMPA明确诊断后,主要措施是回避牛奶蛋白,同时为了提供婴幼儿生长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给予低过敏原性配方进行替代。
不同喂养方式(即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宝宝发生CMPA后,饮食管理和治疗措施也有所不同。
1. 母乳喂养儿发生CMPA

2. 配方奶喂养儿发生CMPA

3. 低过敏原性配方奶的特点
低过敏原性配方奶包括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
(1)深度水解配方:将牛奶蛋白通过加热、超滤、水解等特殊工艺处理,形成二肽、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的终产物,使免疫原性显著降低,适用于大多数轻中度 CMPA ,仅有<10%的患儿不耐受。
(2)氨基酸配方:不含肽段、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按一定配比制成,因此不具有免疫原性。适用于重度CMPA或是不耐受深度水解配方的患儿。
4. 对症治疗
在回避牛奶蛋白的同时,CMPA宝宝的过敏症状可至相应专科进行对症治疗,比如皮肤瘙痒或湿疹就诊皮肤科、出现哮喘症状就诊呼吸科等。如果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可危及生命,需要迅速处理,首选肾上腺素肌肉注射,另外要维持呼吸道通畅和保持有效血液循环。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13.
2.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国内外指南解读——更好地识别、诊断和治疗. 临床儿科杂志. 2018.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字 | 沈月芳 杨巨飞
编辑 | 黄凌斐
审校 | 缪静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