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儿湿疹已成了儿童医院皮肤科的“主打病”。湿疹不仅影响宝宝的皮肤,还可能影响睡眠,让宝宝容易烦躁哭闹,严重时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所以,儿院药师想和宝爸宝妈们聊聊儿童湿疹的话题,说一说如何做好湿疹的规范用药和日常护理。
什么是湿疹?
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损和明显瘙痒,是儿童最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其多发于婴幼儿时期,部分迁延至儿童和成人期,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湿疹的病因
小儿湿疹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认为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及免疫因素等相互作用导致湿疹发生。
如何预防和治疗湿疹
01
避免诱发或加重因素
改善环境,避免各种机械、化学物质刺激,如搔抓、摩擦、毛织物;避免过度干燥或高温;控制环境中致敏物,如尘螨、动物皮屑、花粉等;
饮食上,注意回避确定能引起过敏反应而诱发湿疹的食物。但应注意保障营养,千万不能盲目忌口。
02
基础治疗之
洗浴润肤
建议洗浴水温不要太高(32℃-37℃),时间5-10分钟,盆浴更佳。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水分,立即足量、多次使用润肤霜。
外用保湿润肤剂不仅能阻止水分丢失,还能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减弱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从而减少湿疹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03
局部治疗之
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
轻度的湿疹,保湿润肤霜就是“特效药”。而对于中、重度的湿疹,除了保湿外,应根据患儿的皮损性质、部位及病情程度选择不同剂型和强度的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相关知识可点击链接查看之前的文章)。
应尽量选择弱效的糖皮质激素药膏,如0.05%地奈德乳膏。湿疹急性期,可选用中效激素药膏,如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0.1%糠酸莫米松乳膏;症状较轻时每天涂1次,严重者可涂2次;涂抹面积不宜超过体表面积的1/3。湿疹得到控制后,可采用“降阶梯”方法,即逐步减少激素用量,直到停药,但保湿润肤霜的使用不应间断。
此外,对某些特殊部位湿疹(头面部、皱褶处)或是其它治疗效果不佳的宝宝,也可考虑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但此类药属于免疫抑制剂,应当慎用。
04
系统性治疗之
止痒、抗感染
湿疹宝宝最大的不适就是痒。最安全有效的止痒方法依旧是给宝宝大量、多次地涂抹润肤霜。当瘙痒严重影响宝宝睡眠时,可以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过敏药。如果湿疹处的皮肤有明显感染表现,应在医师指导下短期使用外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软膏)。
应对湿疹的常见误区,
您中招了吗?
1. 拒绝洗浴或盲目洗浴
如果认为宝宝有湿疹就要少洗脸、少洗澡,那就错了,因为皮肤不清洁会增加继发感染的机会。但洗的次数太多也不对,洗浴频度以每日或隔日一次为宜,另外注意洗浴水温不能高,否则会加重湿疹。
2. 润肤霜使用不足,护肤效果不理想
轻症或仅有皮肤干燥损害时,保湿润肤霜就是“特效药”。但要注意,涂润肤霜的量和次数一定要足,每天至少3-5次,保湿才是“王道”。
3. 盲目用药
湿疹在不同阶段的分型不同,用药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宝宝某次湿疹反复,而家长却直接使用医生上次开的药或是家里的“存货”,反而可能耽误治疗。正确的方式是,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切勿盲目“寻医问药”!另外,一些家长会涂抹炉甘石来止痒,实际上炉甘石具有吸湿性,会让皮肤干燥脱屑、屏障功能破坏,外界致敏原和刺激物就容易进入皮肤诱发和加剧湿疹,所以不建议使用炉甘石止痒。
4. 盲目谈“激素”色变
“激素”二字常常让家长想到“性早熟”、“生长抑制”、“肥胖”等副作用,因此本能地选择回避。然而,目前湿疹所用糖皮质激素通常是外用的、弱效或中效的,只要规范使用,较少会出现上述副作用。反观一些家长跟风购买的某些网红湿疹膏,宣称“不含激素、纯中药、纯植物”,实际上可能会偷偷添加激素,而且往往添加强效激素,结果就是宝妈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天天给宝宝使用,最后导致宝宝皮肤甚至全身的损伤。在此,反复提醒家长朋友一定要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安全用药。
湿疹并不难治,
重在家长们的精心呵护和合理用药。
选对方法,用对药物,定期复诊,
相信我们的天使宝宝们
很快就能摆脱湿疹的困扰!
主要参考资料:
[1] 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疗共识(2017版).中华皮肤科杂志.
[2] 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药物评价研究,2021.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姚金娜、黄凌斐
临床指导专家:李云玲主任医师
编辑:黄凌斐
审校:缪静
“儿院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