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证书依然是硬通货(上)



伙伴们,大家好。
刚刚出成绩,发现很多伙伴并不开心;

反而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
对于已经通过考试的同学来说,大家对手上的证书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好好利用。
而那些还在努力备考的伙伴,面临行业的寒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必要坚持下去。
前两天的直播中我请来了行业前辈给大家提些建议;

帮助大家解决困惑。
这次直播话题很多,内容很广泛;
我整理成了《一建证书依然是建筑行业中的硬通货》上、中、下三篇文章;
希望前辈们的经验和建议能对迷茫的建筑工人有所帮助。

其实建筑行业的发展问题事关着很多相关行业的发展速度。
但是就今年的发展情况来说,别说是建筑行业,整个宏观经济的大环境都不乐观;
这也导致很多人在职业发展上感到迷茫。
有些建工人更是徘徊在了转行的边缘上,预备着要跨行出去拼一把。

然而从数据上来看,建筑行业其实依然还是我们的支柱型产业。
从已经过去的2022年来看:
我国建筑行业的总产值为311979.84亿元,同比增长了6.42%。
其中,建筑业增加值为83383亿元,同比增长了4%,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占到GDP的比重为7%。
可见建筑行业的国民经济支柱地位依旧稳固;
眼下也只是遇到了暂时性的停顿。
在过去的20年间,建筑行业发展迅猛,用曲老师的话来说:
快速已经不能够形容,我们得用高速发展才更为贴切。
毕竟2000年时,建筑行业的总产值只有12497.60亿元;
对比现在,中间确实横跨了不少小数点。
所以当它突然间慢下来时,大家都会感觉非常地不适应。
但实际上这样的停顿却十分正常。
因为我们已经从一个欠发达的国家发展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的国家;
曾经需要建设的房屋、道路、机场、高铁等等都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建筑行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增长的速度自然会逐渐放缓。
但城市更新、市政道路维护以及生态修复等方面却仍然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作者参与。
而在未来,这几个方面可能将会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所以建筑行业在将来的发展中依然会充满活力;
我们建工人只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需要担心找不到工作。

眼下,数字化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意味着数字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特别是各种数字资产都已经被列入了财产报表;
有关部门也要把数字资产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内。

我们国家甚至已经规划了8个数据中心来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过,数字化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想要把握发展方向;
我们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除此以外,备受关注的“一D一路”也为建筑工人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
中建等建筑企业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
通过带动其他国家的基础建设,提高了他们的基础设施水平;
并推广了我国的技术和设备。
这不仅促进了贸易增长,还推动了文化交流;
使我国的文化元素和制造业输出到更多国家。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的整体实力都在国际上逐渐提升。
现在我国致力于快速且高质量的建设任务,为中亚和非洲等地进行公路、铁路、管网和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不过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全部;
还需要发展其他技术设施。
比如,港口建设需要铁路、驿站等配套设施,以促进物资和资金流动。
就像我国修建高铁一样,刚开始可能没有人流量;
但随着时间推移,人流会逐渐增加;
进而还会带动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动。

明年我们国家还将投入更多资金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
到时候可能会涉及水利水务建设、自然Zai害后的重建;
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
另外,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正在不断发展;
涉及到很多科技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领域……
其实在这个多样化的世界中,开放的心态非常重要。
我们建工人总要迎接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不停地学习和研究;
一边踩着时代的“后脚跟”,一边才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端着最稳的碗。

前辈赵老师曾经说过一句非常准确的话,描述了建筑行业的情况。
他说:
建筑工人总是有活儿可干,但这个活儿可能在变化。
这些年来,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一直在不断变化发展;
从修建高铁到通村公路,再到水利建设……
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机会。
但是作为建筑工人,可能会感到迷茫;
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个领域发展,或者是否应该跨领域发展。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目前来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各个分支之间正在产生融合效应。
国家规划了八大数字节点,从西电东送到东数西算,这体现了我国在数字化领域的重要战略。
同时,碳达峰和碳中和也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
我们需要将清洁能源应用于数据中心,实现绿色的数据转化。
现在新能源正在成为国家能源体系的主力;

从过去以火电为主到以风光能源为主、火电作为辅助;
这是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
当然,我们也在强调先立后破的原则;
逐步减少高波动的电网负荷,以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
这种转变不仅在能源行业中体现,也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体现。
例如,新建小区要求屋顶安装太阳能板,打造绿色港口和零碳建筑等等……
都为不同行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机会。
这些行动都意味着我们需要从过去解决“从零到有”的问题,转变为当下解决“从有到优”的问题。
这些年来,人们对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的要求一直在提高。
而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涉及到了人们的衣食住行;
所以未来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其实今年的环境可能让建筑工人对自己的行业感到有些担忧。
但是不得不说,建筑行业本身还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舞台。
比如通过城市改造,让人们拥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通过生态修复,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通过数字化转型,让城市变得更智能高效。
甚至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让我们的基建事业不仅在国内蓬勃发展,还能走向世界。
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在行业中获得更多机会;
就需要掌握专业知识,了解各种项目的管理和实施。
有时候,仅凭聪明才智可能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决策力。
就像在职业发展中一样,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调整领域,发挥自己的才智;
看看哪个领域更适合自己。
最重要的是,一建证书依旧会是行业中的硬通货;
它是建工人能力和资质的象征。

一建证书不仅是进入建筑行业的门槛,还是我们职业发展的推动器。
比如大家都很关心的水利和市政工程这两大领域;
但想要成为行业内的顶尖人才,是需要掌握高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所以,建筑工人想要在行业中取得成功,也并非易事。
但至少可以说明,建筑行业并不是一个人人都能进入的行业;
反而是一个我们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