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一建考试只剩13天!别紧张,我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大家都知道我是重庆人,重庆人管聊天叫摆龙门阵,炎炎夏日,约上三五好友,一杯盖碗茶,一把大蒲扇,好不惬意。
忙碌了一周,我也想少一点理性,多一点感性和生活。
周末没事来跟我摆龙门阵嘛,要不要得?
伙伴们周末好。
距离一建考试只有13天了,下下周的现在,你们中的一些人应该已经坐在考场了吧?
造价、高经、中级会计、中经等考试也在倒计时中,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考试月。
最近在公众号后台,不时地有伙伴留言,高频词是“紧张”。
“湧哥,模拟题总是70多分,今年能过吗?”
“时间不够了,可学完又忘,太着急了,怎么办啊?”
“今年我是辞职备考,如果不过就崩溃了”。
考前紧张是很难避免的情绪,但过度紧张,又很耽误事儿。
在微信群里,有学员诉苦说晚上紧张到失眠,第二天精神状态又跟不上,耽误复习进度,更紧张了……沦入一个恶性循环。

大考冲刺期,是有战略战术的。
今天我就来教你们两招。

一个好消息
在聊考试技巧之前,先给大家做一个预判:今年通过率会明显高于去年。
为什么这么说呢?
前段时间,初级会计考试上了热搜,话题竟然是——“弃考”。


据参加考试的同事透露,今年初会弃考比例真的很高,很多考场上座率不超过三分之一。
一是很多人受疫情影响交通受限;二是很多考生没怎么复习,干脆就不去考试了。
更好的是,今年初会题目明显是简单于平均考试水平的。

也就是说只要复习得差不多,基本都能过。
不去考试的人,真的可惜了。
说回一建。今年北京、新疆停考,替剩下的考生规避了一大批以往成绩一直较好、竞争力很强的北京考生,整体的通过率肯定会提高。
再加上受疫情影响,很多人的备考计划被打乱,弃考人数应该会比往年高很多。
参考人数减少,为了保证通过率,题目应该也不会太难为大家。
今年考试的考生,四舍五入就是撞大运了。

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接下来说说焦虑的问题。
考试之前,合理的紧张是很正常的,可以让我们上紧发条,给复习提速。
如果做模拟卷的正确率一直在70%以上,考试大概率就能通过,按照正常计划复习就好,不必给自己增加负担。
恰恰最紧张的,就是每次考试都徘徊在及格线附近的考生。
为什么会紧张?
因为越复习,越发现自己无法掌控这场考试,不确定性太多。
越想越心慌,越想越上头,纯粹是浪费时间。

怎么才能舒缓这种紧张情绪呢?
最要紧的是摒弃“也许我试试就能考过”的侥幸心态,“考得都会,蒙的全对”的概率跟买彩票差不多,别把考试玩儿成赌局。
与其去祈福,不如冷静下来想想:核心考点就那么些东西,我每次都是50-60分,一定是有哪些点一直没搞明白。
先把这些点找出来。
如果每科都在及格边缘徘徊,来不及复习了,怎么办?
我建议这类考生,要懂得“弃车保帅”。
首选保住实务。实务如果能过1门,明年再过3门难度不大。
实务也没复习好,那就再做次一级的选择,保住某几门你复习的比较好的公共课,争取今年过2-3门,把基本盘稳住。

这几年我参加证书类考试,几乎没有过紧张的感觉。上一次遭遇考试焦虑似乎还是20年前高考的时候。
那时候数学成绩一般,平时考试都只有125-135之间,所以考前一直祈祷“考的都会,蒙的都对”。
这种侥幸心理恰恰造成了我的紧张,特别是等我拿到考卷,前面有几个题不太会做,脑子就全乱了,导致后面本来能做对的大题也做错了。
考完数学,万念俱灰:今年完蛋了吧?午休的时候我一度想要弃考,明年再来。
后来想想就算明年要再来一次,也不妨先感受一下其他几门课的考试。
带着这种心态,我走进了考场,下午那一门是物理(那时候物理化学单独考)。
物理没有让我失望,非常顺利。后面的英语也是我的优势科目,所以后面的考试很平顺。
后来成绩出来,物理、化学都接近满分,语文英语也在预期范围内,而数学却创造了我的历史最低分(分数已经不好意思提起)。
幸亏优势科目站住了脚,虽然过程中颇为凶险,但好歹扛住了,最终有惊无险。

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侥幸一点都没用,劣势科目始终会是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心存侥幸反而是紧张情绪的来源。
别犹豫,复习效果最不好的那一门就放弃,不要给自己一年非要过4门的压力,也不要把精力平均分摊到4门里。
时间紧、任务重,就要想办法提升过关效率。毕竟,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要做的4件事
在舒缓完情绪之后,就要通过不断地复习和测试,合理理智地认知学习情况。
在最后的十几天里,我建议大家把所有可用的时间都挤出来。工作日能不能请假?周末能不能全空出来?
之后就着手做个计划表,按照科目的重要次序,把所有的时间分块放入各个科目。
分出来的这段时间,你要做下面4件事:
1、总结错题
一定要看错题!
一直徘徊在50-60分左右,意味着有一些常考点是一直在盲区里的。
错题集中暴露了知识短板,仔细琢磨明白错题,多做同类题增加练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复习知识点
在这个阶段,再去抓每一个知识点已经不太现实。
拿出你的精讲班或者冲刺的讲义,清晰地判断知识点的熟悉程度:
完全掌握的画对号,不太知道的画半个对号,完全不懂的画叉号。
半个对号的知识点是最有价值的,花时间就能搞明白,就先去攻克它们,把半个对号变成整个对号。
完成这项工作,基本也就能过关了。
最后,再去简单看下画叉号的内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回报率不高,因为花了时间也不一定能搞定。

3、总结归纳
复习完知识点后,我们进入冲刺画龙点睛的一步——建立知识框架。
把整本书的知识架构分章节写在1-2页A4纸上,不用太复杂,自己能看懂就行。
通过框架过一遍知识点,再去画对号错号。
考前再去看一遍不太会的知识点,也就肯定能成竹在胸啦。
4、做成套的试卷
最后,记得要测试答卷时间,调整答卷顺序,争取把能拿的分都拿到手。
▼ 
职业考试和学生时期的考试不一样,很多伙伴没日没夜地忙工作,抽空闲时间看课啃书,背负着家人期待,压力很大。
还有一些伙伴为了考试,把工作辞了在家全力备考。
你们经常问我:我孤注一掷了,如果今年没过,该怎么办啊?明年又要再经历一遍……
在这个阶段,我想跟大家说:不要在意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事情不会因为你的焦虑和紧张而改变。
其实,我也不是考场的常胜将军。
CFA二级考了好几年也没过,但也没因此特别沮丧,虽然伙伴们能从照片看到我的努力。

(这只是复习资料的1/3,因为真正的教材有这个厚度的两倍)
因为我每年再去复习的时候,因为又多了一年的工作经验,接触了更多的信息,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每次学到的东西,才是备考真正的价值,不是吗?
一建、会计都是从实操场景出发,提升专业技能的考试,对我们的工作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不要把目光放在结果本身。有句话叫功不唐捐,虽然付出了时间成本,但大家加快了生活节奏,提升了记忆力,深挖了专业知识。收获满满当当,比不参考的同学领先了一大截。
每条路都不会白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在这里等着大家的好消息!
这是张湧说财经公众号第59篇原创内容。
聊聊身边的财经新闻,把复杂的经济学问题讲得轻松愉快,是我未来想和你们一起达成的目标。
每周二、四晚上&周日下午,欢迎来这里做客,我们一起聊聊财经圈的事儿,分享案例,交流看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和启发,希望你可以转发给想要了解财经的朋友和家人。
如果你最近在财经、工作、学习等领域有什么困扰,也欢迎留言到这篇文章下面。
大家的关注点,就是下期最好的选题。


你的好友张湧,
在这里等你报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