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拿破仑担任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第一执政官。欧洲开始进入了属于拿破仑的时代。
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也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810年,拿破仑时代的法国达到了鼎盛时期,控制着欧洲大陆绝大部分土地。
欧洲各国合纵连横,英国、俄国、普鲁士等接连组建了六次反法同盟,跟拿破仑大战。
1812年,拿破仑开始远征俄国,但俄国打赢了卫国战争。
1813年6月,第六次反法同盟成立。1814年,反法同盟军攻入了法国巴黎,拿破仑退位,被流放。
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后,法国跟英国、奥地利、俄国、普鲁士等国签署了《第一次巴黎和约》。这标志着拿破仑称霸欧洲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1815年3月,拿破仑攻占巴黎,复辟了。随后6月,反法同盟再次击败拿破仑,拿破仑再次退位,被流放。1821年5月,拿破仑病逝。
打败拿破仑后,为了解决战后欧洲各国的政治和领土相关问题,1814年9月,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反法同盟在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
参会的欧洲各国代表将近有200多人。
各国反复激烈讨论争论,“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没成想,会议期间,结果拿破仑偷偷地再次复辟了。
当拿破仑再次被流浪后,欧洲各国签订了《第二次巴黎和约》。
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欧洲各国还在1815年6月,签署了《最后议定书》。
《最后议定书》对拿破仑战争之后的欧洲局势进行了重新规划,也对欧洲大陆的均势格局进行了重建。
当然该议定书体现了欧洲大国对小国主权的随意践踏,还继续保持了意大利和德意志的分裂状态,没有涉及东方问题。
这里的欧洲大国就包括俄国、英国、奥地利、普鲁士等大国。
《最后议定书》所建立的维也纳体系,是近代史以来第二个国际关系体系。它使得欧洲大陆进入了一个政治、军事和外交的平衡时期。
大国不会过于强大,彼此处于一个可以博弈达到均衡的态势。这是各大国协商后的欧洲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欧洲大陆进入相对和平和稳定的一段时期。
在这个体系以及这个时期,作为打赢了卫国战争、击败了拿破仑的俄国,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此后俄国的国际地位飙升,在维也纳会议中积极参与,争夺和维护俄国自身的利益。
另外,1815年9月,俄国还和普鲁士、奥地利结为神圣同盟,又在第二次巴黎和约签署的同时一天,俄国和普鲁士、奥地利、英国结成四国同盟。
也是由此,俄国成为欧洲大陆的外交强国,后期更是成为欧洲宪兵,国际地位外交实力达到了巅峰。
可以说,维也纳体系所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和国际秩序,俄国、英国等都是主要的受益者。
各大国此后,积极维护该体系和国际秩序。
1848年,欧洲各国爆发了欧洲历史上最大的革命。革命浪潮一阵高过一阵,并且极快的蔓延到其他国家,席卷了整个欧洲。
1848年1月的意大利西西里革命,法国二月革命……
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等积极干涉,甚至武力镇压各国革命,力图稳定欧洲局势。
波兰民族起义、摩尔多瓦的革命、瓦拉几亚的革命、匈牙利资产阶级革命等欧洲大多数革命都被镇压,失败了,但欧洲各国的君主制度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破坏。
不过,欧洲的国际秩序和格局,依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维护。
直到,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各国又为争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巴尔干地区而发生国际战争。
1856年,俄国战败,丧失了相当多特权和利益,连黑海的军事力量都被废除了。
俄国也由盛转衰,在欧洲的国际大国外交地位一落千丈。
不过,俄国也开始了内部改革,废除农奴制,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虽然后来俄国沙皇想恢复欧洲强国地位和挽救在西欧地区的外交颓势,但效果甚微。
直到1870年,俄国借口说巴黎和约其他缔约国他们多次破坏巴黎和约,俄国要单方废除巴黎和约,恢复在黑海的军事力量。
其他缔约国之间矛盾重重,大多只是口头抗议而已。
1871年,巴黎和约各缔约国,签订了《伦敦海峡公约》,俄国得以在黑海恢复建立军事堡垒和军事力量。
俄国也重新获得了外交上的优势。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