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宋朝,饭店美食发达,不比现在差多少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可谓是中国封建时期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之一。
那时经济繁荣,文化宽松,对外交流频繁,饮食丰富多元,餐饮行业生意火爆。
不想自己做饭?可以去饭店吃。
饭店的菜价也不算贵,夜市小吃街的一份鸡杂差不多15元吧。
懒得去饭店堂食吃?可以点外卖送到家。
《清明上河图》就详细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热闹的街景,饭店鳞次栉比,酒旗连连,送外卖的小哥提着食盒,急匆匆前行。

皇帝也很羡慕宫外的美食,时不时点个外卖,让送到皇宫里来。
只要皇帝吃得舒坦,那赏钱给得就特豪爽。如果饭菜钱是一两银子,那就额外赏一两银子算小费。
根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北宋时的饭店,大些的称为分茶。
大饭店菜单丰富,品种众多,有头羹、胡饼、角炙犒腰子、罨生软羊面、桐皮面、寄炉面饭等。
要是客人点的多,上了一桌菜,那肯定算大单了。饭店热情似火,笑脸可掬:客官,这是虀头羹,免费送您的。
说到美食,那就不得不说川菜了。北宋首都都城已有不少川菜馆,专门做川菜,提供四川麻辣风味的菜品,比如插肉面、煎燠肉等。
可以说,历经一千年发展的四川地方风味的饮食,在北宋终于发展为独立的菜系——川菜了。

除了川菜馆,都城里还有其他提供南方地区特色饮食的饭店,提供一些地域特色美食,比如鱼兜子、桐皮熟脍面、煎鱼饭等。
更夸张的大概是瓠羹店,在门前搭个山棚,上边挂上不少猪羊,有个三二十边吧。靠近门面的窗户,会用朱绿颜色装饰,被称为“欢门”。
小饭店大概只有小小的门脸。但大饭店格局就大了。每个店都有大厅。
据说负责点菜的服务员,如果点错了,不符合客人要求,会挨骂,甚至会被罚工钱,严重者被开除。
那时的菜价也不算太贵,一般饭店里,精致的菜蔬,一碗不过十文钱。
至于餐具,以前用汤匙,后来都流行用筷子了。

要说更高端的饭店,大概得属当时的仁和店、会仙楼了。
仁和店在当时都城州东,会仙楼在新门里。
这两个高端饭店,要说有什么令人难以忘记的特点,那就是一个字:贵!贵!贵!
只要来店里吃饭,就算两人光喝酒,不点菜,那也得一人来一套豪华餐具,光餐具就已价值一百两银子了。
当然,店大高端,收费高,服务会更周到,比如可以让服务员去外面买指定的下酒菜,比如软羊、酱骨头等。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哦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诗意初夏】公众号主页
目前微信推送机制有所改版
为避免错过最新文章推送
请将“诗意初夏”设置为星标关注
这样能更及时接收最新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