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乡绅公知,吃的比现在还要好,不是食利阶级是什么?



《儒林外史》是一部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写世间真事”,“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突出反映和讽刺清朝儒林群体中那些丑恶、堕落、变质的乡绅士大夫、旧式知识分子。
不说他们所作所为所想,单看他们请客喝酒吃饭,就可见一斑。
这些食利嗜血阶级,完全脱离劳苦大众。

我们一起来看看,摘选如下:
1、随即每桌摆上八九个碗,乃是猪头肉、公鸡、鲤鱼、肚、肺、肝、肠之类。叫一声:“请!”一齐举箸,却如风卷残云一般,早去了一半。
2、彼此说著闲话,掌上灯烛,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台。
3、撒了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周进昏头昏脑,扫了一早晨。
4、严家家人掇了一个食盒来,又提了一瓶酒,桌上放下,揭开盒盖,九个盘子,都是鸡、鸭、糟鱼、火腿之类。
5、拱进后堂,摆上酒来。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苦瓜,也做两碗。
6、捧出饭来,鸡、鱼、肉、鸭,齐齐整整,还有几样蔬菜,摆在桌上,请两位公子坐下。

7、果是家常肴馔:一碗炖鸭,一碗煮鸡,一尾鱼,一大碗煨的稀烂的猪肉。
8、一个长随,取了一只金华火腿,在船边上向著港里洗。洗了一会,那两个长随买了一尾时鱼,一只烧鸭,一方肉,和些鲜笋、芹菜,一齐拿上船来。船家量米煮饭,几个长随过来收拾这几样肴馔。整治停当,装做四大盘,又烫了一壶酒,捧进舱去与那人吃早饭。
9、堂官上来问菜,季恬逸点了一卖肘子,一卖板鸭,一卖醉白鱼。先把鱼和板鸭拿来吃酒,留著肘子,再做三分银子汤,带饭上来。
10、季恬逸见他不吃大荤,点了一卖板鸭、一卖鱼、一卖猪肚、一卖杂脍,拿上酒来。
11、王义安就叫他称出几钱银子来,买了一盘子驴肉,一盘子煎鱼,十来筛酒。
12、少刻就排上酒来。叫的教门厨子,备的教门席,都是些燕窝、鸭子、鸡、鱼。
13、小厮跟了礼,拿著拜匣,一同走了进来,那礼是一尾鲥鱼,两只烧鸭,一百个粽子,二斤洋糖;拜匣里四两银子。
14、说罢,摆上酒来。九个盘子:一盘青菜花炒肉、一盘煎鲫鱼、一盘片粉拌鸡、一盘摊蛋、一盘葱炒虾、一盘瓜子、一盘人参果、一盘石榴米、一盘豆腐乾。荡上滚热的封缸酒来。
15、虞华轩把成老爹请到厅上坐著,看见小厮一个个从大门外进来,一个拎著酒,一个拿著鸡、鸭,一个拿著脚鱼和蹄子,一个拿著四包果子,一个捧著一大盘肉心烧卖,都往厨房里去。
16、成老爹越吃越饿,肚里说不出来的苦。看见他们大肥肉块、鸭子、脚鱼,夹著往嘴里送,气得火在顶门里直冒。他们一直吃到晚,成老爹一直饿到晚。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哦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诗意初夏】公众号主页
目前微信推送机制有所改版
为避免错过最新文章推送
请将“诗意初夏”设置为星标关注
这样能更及时接收最新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