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被感谢,只因为晨跑带给我的这个改变



我是华姐在成长,践行4:30起床,读书,跑步,觉知生活。我的目标是日更1000字。计划日更100天,今天是第74天。
今天是世界小王子日,帆书签到的话来自《小王子》:只有用心看,才能看清楚。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
看着这句话,我想起了坚持6年多的晨跑,显而易见的改变:苗条的身材,轻盈的脚步。可有些东西是看不见的,那就是我性格的改变。
过去的我,很内向,几乎不和陌生人说话。偶尔,被逼无奈说一句,紧张地脸红,说话不流利。
昨天早上,被两个不熟悉的人感谢,这得益于晨跑带来的性格改变。
///一位姐姐
昨天早晨,时间充足,跑了10公里,遇到的人可能就会多一些。沿着公园跑第一圈时,遇到那位姐姐。
她T恤后背已经湿透了。一看到我,她一脸兴奋地说“妹子,真得谢谢你。没有你,我绝对不敢跑三圈。”
这位姐姐经常在公园跑步,她比我努力,几乎每天都去,她的体力看起来不错。但是,她每次只跑一圈。
刚开始晨跑时,我就经常遇到她。那时,我听着音乐,从来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但那些马拉松爱好者,从我身边经过时,习惯对我喊一声“加油!”。听到他们的鼓励,我感到很温暖。
我向他们学习,试着对跑得吃力的人喊一声“加油!”
这位姐姐就是我喊加油认识的。有一次,我对着她喊加油,她就夸我能跑。我鼓励她和我一起跑试试。
一起跑的过程,我告诉她:跑第一圈最累,熬过疲惫期,第二圈,身体逐渐适应,越跑越轻松,第三圈,身体完全放松了,跑起来最轻松。
她将信将疑地和我一起跑了两圈。从此,她就跑三圈甚至四圈。
其实,很多跑步不能坚持的人和这位姐姐一样:他们没突破疲惫就放弃了。其实,无论读书还是跑步,都有困难期。困难期前坚持不容易。一旦忍过困难期,后面就轻松了。
///不到四十岁的脑梗后遗症患者
我给自己晨跑的标签:公园晨跑第二梯队的人。第一梯队的:马拉松爱好者,常年一周跑五跑六,动不动就是半马(公园10圈)。我是常年一周跑三跑四,跑量控制在(3-5圈)。所以,来公园锻炼的人,几乎都认识。
昨天晨跑时,我看见很久没遇到的他。从背影看,他的右臂摆动很灵活。我快跑几步追上他,高兴地说“你的改变真大,从背影几乎看不出摆臂吃力了。”
他说“姐,好久遇不到了,早就想感谢你了。不是你告诉我那些知识,我真没有跑的动力。”
听着他发自内心的感谢,我真得很开心。我也感谢我养成晨跑习惯,遇到那些给我加油的跑友,他们影响了我,改变了我,让我养成与陌生人主动打招呼的习惯。否则,我不可能给他讲《运动改造大脑》,帮助他了解更多恢复健康的知识。
晨跑,我主动和陌生人一起,边跑边聊,影响好几个人成了帆书会员。
晨跑带来的这一改变,其实也是心态的改变,我不像过去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应该说也是自信的表现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