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老的风景(一):湘绮老人高徒
文/陈启文
一
从云湖山塘到姜畲石塘,是一条从湘江边延伸出来的小径,蜿蜒如小溪。野草一路疯长,许多的荆棘与蔷薇夹杂其间,都是浑身长满了刺的植物,一不小心就会制造出伤口。这条路,就是一个少年在一百多年前走得最多的一条路。他每日凌晨三点在鸡鸣声中出发,天亮时刚好抵达被第一缕阳光照亮的湘绮楼。那时候湘绮老人正在楼上的书房里踱着方步,像一个赫赫帝王,从日子的一端缓慢地踱向另一端。但王闿运一生其实从来没有成为帝王的野心,他梦寐以求的是怎样教别人成为一个帝王,抑或,如何当好一个帝王。这个梦被他做了八十三年,——这是后话,现在还没到那时候,然而,他知道,他正一步步地踱向他最后的日子。
揪心啊,湘绮老人一天比一天老,而他做了一辈子的梦,或许不会有人再做下去。一想到这里,他心就发慌。他不想成为最后一个。他实在是多虑了。仿佛命定的,他不是最后一个,还有一个人将要继承他的衣钵,延续他的梦想而且比他走得更远。是的,杨度。十三岁的杨度那时还叫着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那时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少年,但老人第一眼看见他,两眼就放出了奇异的光泽。或许那一刻老人就已知道,日后能得自己真传的,就是这小子。要说,在湘绮老人的众多门生中,出类拔萃者实在不少,譬如说杨锐,刘光第,刘揆一,杨钧,杨庄,夏寿田,八指头陀,还有湘潭雕花木匠齐白石,后来都成了天下第一流的人物。但王闿运一眼看中的就是他,这十三岁的少年杨晳子。
这个以晚清第一狂土著称的傲慢老头,还拄着杖亲自跑到姜畲石塘,他把所有的架子都放下了,专门到杨家来招杨晳子为门生。他一生都爱摆谱,腕儿还特大,可在这小子面前,他愣是没一点师道尊严。这一老一小,还可以随便开些没大没小的玩笑,那师生间少有的亲密无间,是别的门生不敢比的。王闿运在《湘绮楼日记》中直称杨度为“杨贤子”。这比孔子之钟爱颜渊有过之而不及。人道是,命中投缘哪。
二
认识一个人,先从一个村庄开始。这已是我早已习惯的方式。
慢慢地走。这样一条路,想快也快不了。穿过一座旧石桥,石塘到了。关于湘中山地的小地名,我多少也有了些经验。这些地名一听就是当地老百姓随口叫出来的,大都以某个地方的山形地势或水脉命名,你根本不用问路,只管用心地去找那地名中的事物。此地既名石塘,必有石塘。果然,拐了一个弯,我就看见了那口石塘。大半塘山水,几只白鹅无忧无虑地游动,有微澜在它们雪白的尾羽后成人字形分开。这随便的景致也有几分迷人,让我出了一会儿神。听一个看牛的老汉讲,这石塘水古往今来从未干涸过,哪怕在这样的大热天,水在太阳底下退下去,又会在月光下涌出来,古老而常新。这就是风水,风水好啊。又看见一棵极粗大的老树,一看就是一棵承载着岁月沧桑的千年古树。夏日午后苍老的浓荫下,卧几头老牛,满嘴的白沫,正在反嚼着什么。
此地虽是山寨,却是山中的低洼处,农舍顺着山势朝上走,一洼一洼的水田沿着水脉朝下走。那村寨,被这老树、水田和石塘拥护着,像雕刻出来的一副年深月久的版画。这让我的眼睛看得十分缓慢,缓慢地搜寻一百年前杨家的老宅院,我却怎怎么也找不到了。又是一个村人指点,扒开荒草,让我看见了一道僵硬的夯土墙块。这种夯土我很熟悉,以山岭的黄土、石灰和砂砾搅拌凝结而成,俗称三合土。兴许,一百多年前的杨家大屋就在这土墙之上。一问,果真是。又是一处遗址。在同时间的对峙中,最先垮下来的永远是人类的构筑。
面对时间,人类实在没有什么太值得自豪的力量。
幻听再次出现。有婴儿不可遏止的哭声从流逝的岁月中传来,被无形的幻觉放大。清同治十三年(1874),一个婴儿就降生在这个山洼洼里。没有天人感应的大梦幻,只要一点巧合,他和后来的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同岁。这两个在地理距离上非常接近的湖南人,后来一个成了推翻帝制的革命元勋,一个成了誓死捍卫帝制的保皇派。对于未来不短的一段中国历史,他们无疑是两个翻腾得很厉害的主角。
杨度,原名承瓒,字皙子。杨度这个名字在他十六岁时才出现,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从他的这些别号可以看出他对凶猛动物的热爱,以及他对强大力量的渴望。或许,这也是他一生最缺少的东西。
追溯起来,杨氏祖先在这山洼里世代耕种,但早前似乎也并未出现过令杨家骄傲的先祖,大抵都是一些粗壮的农人。直到他祖父杨礼堂,才开始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但却并非靠读书博取的功名,而是从乱世中拼杀出来的一条血路。太平军起,杨礼堂已是一个四十出头的农汉了,在逃难中,他带着长子杨瑞生投奔到湘军某部,这个人敢打死仗,屡立军功,一路拔升到正四品都司,但不幸在三河之役中战死。杨瑞生和父亲同在一营,父亲战死时,他侥幸死里逃生,后因军功一路升为总兵,这已是官阶正二品的十分显赫的武官了。但杨度的父亲杨懿生却死没长进,一直到死都在家务农,兼作吹鼓手,而且短命。杨度十岁时,父亲就死了。但这短命吹鼓手的几个子女却是格外的出息,杨度是长子,还有弟杨钧,妹杨庄,后来都成了王闿运的门生,也都成就了各自的一番事业,杨钧是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而且是诗、文、书、画、印无所不精的通才,杨庄亦工诗文,是当时名闻遐迩的湘中才女。父亲死后,杨度兄妹都是伯父杨瑞生抚养长大,杨度还是正式过继给了伯父的嗣子,按中国宗法制度,他是杨瑞生谱牒和门户的直系传人。
但杨度并未继承伯父的武功,他可以说是石塘杨家第一个读书人。(未完待续)
——收录于散文随笔集《漂泊与岸:湖湘溯源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