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注定是孤独的,没有人真正关心你的喜怒哀乐。养成一些好习惯,让这些好习惯成为你生活的骨架。
2、微小的步骤是习惯养成的核心。有了好习惯你才能自保,才有更多力量做其他事。人先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才可能做其他事,不必做一个热心肠的人。
3、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中有45%来自于习惯。
4、习惯每天夸一个和自己亲近的人,幸福感指数会上升8个级别。幸福感来自于许多小事情的积累,而非一件大事对你的冲击。
5、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多长时间呢?——不是21天,也不是30天。不同行为因为对人造成的压力程度不同,所以培养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18~254天【平均66天】。对复杂技能的掌握要抱有敬畏和耐心,给自己至少半年的时间。
6、一个好比喻:建立一个好习惯好比爬坡——开始你需要全力以赴蹬自行车,之后就会轻松很多。【这就是很多人想要靠平均主义和线性思维培养一个好习惯,而95%都失败的原因——熬不过万事开头难】。
7、每次决定养成某个好习惯之前,都问自己,你准备好一辈子【至少十年】使用这个习惯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义无反顾开始吧。如果你要使用某个习惯一辈子,你就不会在培养它半年时因不满于效果而放弃。
8、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漏掉1~3天不会耽误习惯的养成。但因为你采取了微步骤,那么坚持“聊胜于无”,不要什么都不做——因为每天都做能为你积累巨大的心理势能。
9、人类一旦成年,大脑结构就会趋于稳定,不易改变【生理上】。试想,如果你的人格和习惯每天都能变,那你很有可能是个神经病。
10、大脑的绝大部分是愚蠢的——它不喜欢你给它新指令,他喜欢稳定性躺平。你就给我乖乖地躺着刷斗音哈,啥?你想跟刘畊宏跳《龙拳》?拉倒吧你,继续给我躺!记住,他的名字【基底神经节】。幸运的是,大脑还有一个小区域令我们变得更好,她的名字叫【前额皮层】,你想学英语?想要通过运动保持健康?来来来,我们铺好瑜伽垫马上动起来。可是,【前额皮层】是个弱女子,在以【基底神经节】为首的大部队面前,她的力量太小了。当【前额皮层】如果疲劳了,负责重复的潜意识就上场了,因为他要替身体节省精力。
11、通过微小的步骤训练【基底神经节】的潜意识,让他感到开始就完成的【成就感】,让他随着重复次数,自动完成积极的习惯。
12、记住牛顿第一定律:
1)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静止的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
2)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处于运动状态中的物体的速度不会改变。
13、【基底神经节】有大男子主义,他不屑于抵制第一步微小的行动,但是他会抵制巨变。慢慢来,一次只迈出一小步,你就能改变潜意识的程序,为【前额皮层】争取更多话语权。
14、微习惯没有固定的截止日期,每个个体的意志力水平和习惯难度都不同。我们不必寻求截止日期,而要去寻找习惯养成的信号【不抵触的感受】。
15、大脑会抓住你扔给他的每一个重复行为。
16、为了稳固地养成一个习惯,在这个习惯启动的头几个月适当忽略其他目标——这有利于该习惯神经元的成长。同时开启多个习惯会使神经元都不得到壮大。
17、根据时间和根据行为来设置习惯是两种方式。前者是说“我会在周一三五【时间】健身”,后者会说“我会在饭后【行为】半小时散步。”
18、拿学英语举例子,如果一开始内啡肽的分泌无法对你的大脑产生足够的奖励,你完全尅另辟蹊径【大脑可以被骗】。你一听完半小时英语博客,就往嘴巴里塞一块喜欢的糖果。如果奖励与完全不相关的回报结合,一段时间后,大脑就会把这个行为和回报联系起来——做了就有“回报感”【多巴胺】。试读用甜味来刺激你的新习惯,是利用了人的本能。
19、追踪自己的习惯养成轨迹很重要,可以用可视化方式进行管理,用电脑表格,纸质手账本或者手机都可以,
20、习惯养成的标志:
1)没有抵触情绪:完成这个微习惯很容易,不做反而有点难。
2)身份:每个习惯背后都会对应到一种身份,你开始对这个身份有了认同感;
3)行动时无需考虑。
4)你不再担心了,你不害怕你会漏掉任何步骤——因为你就是记得。这种感觉和吃饭一样。
5)常态化:习惯是非情绪化的。一旦一件事情成为习惯,你不会因为“我真的做到了”而激动不已。当你的行为变成常态,它就是习惯。你的表述也不再使用“坚持”这样的字眼,不然你怎么不说“我坚持吃饭三十七年呢”。
6)它很无聊:好习惯通常不会令人兴奋,它只是对你有好处,仅此而已。你会因为通过它得到的好处而更有激情,但别指望日常行为也是如此。
21、完成微目标——今天你就成功了。【别给自己加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