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能每天听英语博客?


经常有人咨询我有关外语发音的问题:大元,我看你并没有出国留学或者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也没有很牛b的学历加持,为什么我听你讲英语的时候总觉得你比我遇见的绝大多数老师发音好听,甚至经常听不出口音?
还有人师这样问我:大元,我觉得自己大学读的英语专业,以前还经常在学校演讲辩论赛上,用英语演讲获得一等奖,但是现在我给读小学的孩子读英语,我都会自我怀疑,是不是中式英语,还要不断地打开词典听10遍再教。你一个大学韩语专业的,是如何做到跨语言抢了英专生的饭碗的?
那么我到底是怎么做到每天都输入英文博客1至少一小时,在产房临盆的时候也没中断的呢?
其实,每天坚持写作,坚持阅读,坚持画画,坚持跑步,坚持健康饮食的人,并不罕见。至少我身边和朋友圈就有几位。
我认识一个很厉害的跨界医学爱好者,他坚持每天阅读医学书籍两小时,从教师岗位退休到今天坚持了12年。
他去上海儿子家里看孙子没有停止,去天津大女儿家看外孙没有停止阅读,去外地旅游也没有停止阅读。
他能帮助老伴调理好胃病,通过食疗,让老伴的血压从60/90,到80/130,可以说他从一名退休教师,用十年时间成为了全家二十几口人的家庭医生。
这个人是我父亲,刚才他还跟我分享了如何科学用眼的知识。
这样的大神多不多?其实还真是挺多的。
说回到我一个韩语专业的,为什么能靠英语不断提高单位时间的收入,这大概跟我小时候的一个习惯有关。
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机,每天吃过晚饭全家人都守在收音机旁听广播。听得最多的是单田芳先生的评书,从《小李飞刀》,《七侠五义》到《穆桂英挂帅》,你永远想象不出单田芳先生会用什么象声词来形容一场国家列争的精彩,他的声音给了我丰富的画面感。
这种拥有丰富画面感的“未知声音”对年幼的我是一个个小惊喜。听收音机和未知声音的乐趣,带给了我独有的解压方式。
一旦你找到了这种感觉,你会视若珍宝,定期让内心体验。对声音相对敏感的好处,用在学外语方面就如虎添翼。它会更能促使你产生内啡肽——更持久的成就感,愉悦感。
你只听说健身能让自己健康身材变好,听说健身学习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但健康身材好优秀这些抽象的概念,没经历过,你根本感受不到。自己重病缠身根本起不了床的那种无奈。因为自己的一次兼职翻译经历,自己收钱后源自多巴胺的快乐。
如果短期内你不能亲身体会这种美好,不能具象化,用微小的习惯开始培养就是走向正轨的开始。
在培养一个新习惯开始,往往会遇到两大阻力。第一大阻力是:无法开始行动,本打算运动减肥,结果忙完一天刚刚到家就想:今天太累了,明天再锻炼吧。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第二大阻力是:无法坚持下去。好不容易开始运动了,给自己设定个目标,跑步机1小时!10分钟,20分钟,似乎你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在喊:让我休息!好不容易坚持了一个小时,意志力也用尽了,下次想开始就更难了。
如此便陷入了恶性循环。
微习惯则完美克服了这两个问题,做1个俯卧撑对你而言实习是太简单了,开始起来毫无阻力,开始即完成,根本也不存在所谓的坚持。最关键的是,当你真的做了一个俯卧撑,身体运动开了,你真的舍得就此打住吗?微习惯之外的所有努力,都变成了你超额完成计划的成就感。
你想达成的目标就像一块你必须搬动的大石头。你可以像愚公一样每天刀砍斧凿,经年累月,他就成了你的一部分。
开车也是同理,学外语也是同理。
总之呢,我每天只要是铺开了瑜伽垫,我的下一个动作就是忍不住点开苹果手机自带的博客,找出我近期课程的核心内容,拿出便利贴和一支笔,需要暂停的时候,就使用印象笔记截图备份到inbox系统。这个过程我也不思考会不会遇到不懂的单词,博主的语速会不会很快,这个过程行云流水。
相信我的读者里面,有很多高人有共鸣。
事实上,许多技能唯有天天练习,才能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人们只要勤奋就能降低不用就忘倾向的影响。
如果人们能够熟练地掌握一种技能,而不是草草学来应付考试,那么这种技能将会较难以丢失,而且一旦生疏之后,只要重新学习,很快就能够被重新掌握。
这些优势可不算小,聪明人在学习重要技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到真正精通这种技能,他是不会停下来的。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如果你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就从一个俯卧撑开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