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青光眼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每天应该服用多少维生素D?


原视频标题:This Fights Glaucoma?!https://youtu.be/yizGW894YGs?si=IbyQUMzwcp_ShUTe发布于2024年5月19日
视频主要内容:声明: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眼球内压力增加的情况,其危险在于它会给视神经施加压力,并且会削弱视力,甚至导致失明。事实上,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导致失明的原因。全球有8000万人患有青光眼,其中50%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种情况叫做“类固醇诱导性青光眼”,服用类固醇药物也会导致青光眼。
青光眼和维生素D2014年,一项涉及韩国6000 多人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人群与青光眼之间存在非常高的相关性。青光眼患者的维生素D受体问题比正常人多出三倍。
一位名叫Harald Schelle 博士的德国医生使用高剂量的维生素D来治疗多种眼部问题,眼睛的几乎每个部分都有维生素D受体。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体内会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从而引发炎症,炎症会抑制身体的正常运转。此时的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失去了平衡,导致炎症无法消除,而维生素D可以抑制这种反应。
维生素D抵抗如果你本身就缺乏维生素D或者对维生素D有抵抗力,那么如果只是摄入正常剂量的维生素D,将无法获得治疗效果。
许多自身免疫性青光眼患者都存在维生素D受体遗传问题、维生素D从非活性形式转化为活性形式的问题、以及维生素D吸收问题,这些问题统称为维生素D抵抗。
维生素D剂量为了对抗维生素D抵抗,必须要增加维生素D的剂量。维生素D的标准建议含量是20纳克/毫升,但这已经过时且不准确。
最初的维生素D标准是基于某些特定纬度的健康人群制定的,而且这些标准并没有考虑到维生素D的其他治疗功效。如果只是想预防骨质流失、软骨病、佝偻病等情况,可能只需要少量的维生素D,但Schelle 博士表示,需要的维生素D含量更高,应为100至150纳克/毫升。
来自巴西的Coimbra 博士也发现使用高剂量维生素D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取得了优异的效果。他建议从每公斤体重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开始。例如:一个体重 84公斤的人每天需要84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 D3。
我们需要大量的维生素D来充分吸收钙,需要意识到的是,当我们检测血液中的维生素D时,检测的是非活性的维生素D形式,而非活性维生素D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才能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如果你有维生素D抵抗,就算摄入了大量维生素D,可能也无法与受体结合。有一种方案,可以帮助将维生素D的水平提高到足以克服维生素D抵抗并与受体结合的程度,从而对免疫系统产生治疗效果。所以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知道维生素D是否与受体结合呢?解决办法是:检查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因为当增加了维生素D的摄入,然后维生素D与受体结合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会下降,然后就知道它正在对维生素D受体产生影响。具体方法是:从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000 IU开始,持续几个月后,然后不断调整剂量,直到每毫升达到100至150纳克,或者达到使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的低值,然后,给它一些时间来发挥作用。
为了尽量减少动脉钙积聚的风险,在服用大剂量维生素D时,请尝试以下方法:•不要服用钙补充剂
•减少富含钙的食物摄入
•每天喝2.5升液体
•每10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3服用100微克维生素K2
•每天服用600毫克镁
数据: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1525790/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997809/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004198/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58671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234407/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immunology/articles/10.3389/fimmu.2018.01112/full
Harald Schelle 博士链接:https://www.kontaktlinsen-schelle.de/
本号致力于营养健康知识翻译分享,内容来源于Dr.Berg。Eric Berg博士是一名脊椎按摩师,专门研究健康生酮和间歇性禁食。是畅销书《健康生酮计划》的作者,也是 Dr. Berg Nutritionals 的总监。他不再执业,而是通过社交媒体专注于健康教育。

Dr.Berg分享的视频内容纯文字笔记整理(仅限于健康科普,不做医疗建议,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如果你觉得本号的学习分享帮助到了你,可以点赞,关注,转发,加星标或点击在看。一起学习更多健康营养知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