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新民间故事之 魍魉祠

  @医病不医命 2012-12-3 15:53:00
  文笔极佳,颇具古风。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多谢,会不会有些晦涩难懂啊?
  @路过飘魂 2012-12-3 16:58:00
  @药园 264楼
  那魂,终于写得差不多了,决定不求完美了!今日开更!
  -----------------------------
  额···你终于开更了···今天没空···下次看····加油!!!~\(≧▽≦)/~
  -----------------------------
  那魂,随时欢迎~~{}
  @路过飘魂 2012-12-3 16:58:00
  @药园 264楼
  那魂,终于写得差不多了,决定不求完美了!今日开更!
  -----------------------------
  额···你终于开更了···今天没空···下次看····加油!!!~\(≧▽≦)/~
  -----------------------------
  那魂,随时欢迎~~{}
  @猫猫又 2012-12-3 18:19:00
  故事中的将军总说父为子纲,父为子岗。何不想想虎毒不食子?李木匠杀死亲生儿子竟是丝毫悔恨之心也无,该杀!
  -----------------------------
  直至今日,父母杀子还是判得很轻的。
  @猫猫又 2012-12-3 18:19:00
  故事中的将军总说父为子纲,父为子岗。何不想想虎毒不食子?李木匠杀死亲生儿子竟是丝毫悔恨之心也无,该杀!
  -----------------------------
  古代的法律就是这样的。直至今日,父母杀子还是判得很轻的。
  次日这冷清的蚕坛来了四人,原来是皇庄庄头罗明和他儿子来送皇庄蚕桑场里的蚕子。冯允张兴道谢过,请进蚕署吃茶,又说起这亲蚕礼之事。
  罗明道:“今年天暖,蚕子已经发黑,这几日就要出来了,怕是等不得娘娘亲蚕礼。”说着就叫他儿子罗小明捧出一只竹箧,里面放着层层叠叠一张张的蚕子。

  四名蚕娥中,唯有春分家里养蚕,便问道:“这些蚕子都浴过了?”那罗小明笑答曰:“蚕娥真的当我们是外行了?自腊月十二起,就拿石灰水浴过十二日,又用微火烤干,存在竹箧里,今日一早才开的封呢。”
  春分嗯嗯点头,把蚕纸递还他,讪讪道:“我老家都是天浴的。”罗小明在窗户下的太阳里脸一红,低头说:“那蚕娥一定是南方人。”

  春分又嗯一声,不知为何也脸红起来。
  原来这蚕子过冬之时,需要浴种,或用石灰盐卤水浸泡,或直接放置于露天,经历雨雪风霜,以淘汰生命力弱的蚕子,保障蚕种的健壮和养殖效率。
  因各地地域不同,浴蚕的方式也不同。

  冯允道:“小蚕出不出都不妨事,太常寺说,皇后娘娘亲蚕礼的时候,如蚕已生,即行躬桑之礼,亲手采桑喂蚕;如蚕未生,过几日后再行躬桑喂蚕。”
  罗明点头:“多少年未行过这亲蚕礼,都不记得了。上一次祭还是先皇时候,我还和小明一般年纪,足见今年是格外的皇恩浩荡。说来有个奇事,也不知该不该说与蚕宫令。” 冯允道:“庄头但说无妨。”

  罗明便揭开竹箧里的绵纸,小心翼翼拿出其中一张蚕子道:“蚕宫令请看这张蚕子。”
  原来这蚕子是母蚕蛾秋季一粒一粒产出排在绵纸上,保存一个冬季后春天孵化出壳成蚁蚕。
  最初的蚕子是黄白色,天暖气煦后,逐渐颜色加深,变作褐色,到最后变成黑色后,小蚕就要出生。

  这张绵纸上其它的蚕子都已变作褐色,不知为何中间却有一粒还是色作黄白,而且格外硕大。普通蚕子不过芝麻大小,这一粒却赛似黄豆。
  光闪闪、亮晶晶,又坚硬得很,恰似一粒银打的豆子。若不是中间那一点卵涡凹陷分明,真看不出是个蚕子。

  冯允张兴也奇,带罗小明捧去给蚕母们看。
  众蚕母是内行人,更是啧啧称奇,都探头探脑道:“养了这些年蚕,未见过这样的!不晓得孵出来是个什么样子。”
  其中一个年长些的蚕母何氏想了想道:“我小时候听说过一句话:银蚕子,出先蚕,生星文,结人茧。先蚕是天驷星的化身,出了先蚕,那是大吉大利,这年满城的蚕茧都要比往年大一圈。”
  众人笑道:“银蚕子倒是像了,就是什么叫生星文,结人茧?难道这小蚕身上会长出一颗星星?又难道那茧里会飞出一个人来?”
  笑得那何氏尴尬起来:“我哪里晓得,几十年了,记错了也说不定咧。”

  冯允张兴心中大喜,心想要是出个祥瑞报上去,皇帝高兴,必有嘉奖赏赐。罗小明笑嘻嘻道:“若真是祥瑞,蚕宫令报上去时莫忘了说是我们送来的。”
  他爹罗明责道:“恁地多嘴,蚕宫令难道不晓得?”又对冯允拱手说:“孵出来先看看,若是好的,大家欢喜,若是死的怪的,还请包涵包涵。”
  众人笑道:“银蚕子倒是像了,就是什么叫生星文,结人茧?难道这小蚕身上会长出一颗星星?又难道那茧里会飞出一个人来?”
  笑得那何氏尴尬起来:“我哪里晓得,几十年了,记错了也说不定咧。”

  冯允张兴心中大喜,心想要是出个祥瑞报上去,皇帝高兴,必有嘉奖赏赐。罗小明笑嘻嘻道:“若真是祥瑞,蚕宫令报上去时莫忘了说是我们送来的。”
  他爹罗明责道:“恁地多嘴,蚕宫令难道不晓得?”又对冯允拱手说:“孵出来先看看,若是好的,大家欢喜,若是死的怪的,还请包涵包涵。”

  收了蚕子后,蚕母们将蚕纸放在竹匾里,蒙上洁净纱布,保持常温常湿。
  五日后,又在蚕纸上覆盖一层黑布,以黑暗促进蚕子打破冬眠,催种发蚕,谓之催青。

  四个蚕娥却对此兴趣不高,心中只想着亲蚕礼时巴结了皇后,早日回宫去。
  又觉得在这先蚕署里水土不佳,洗糙了面皮、磨粗了指甲,遂打发小毛小邢去买了许多脂粉霜油来保养调理,唯恐回宫后落伍于其他宫人。
  眼看就到亲蚕礼的日子,主管祭祀礼仪的太常寺官员率领执事人役先一日入了蚕坛,具备各种祝版、祭品、香帛,排演女乐丝弦。
  司礼监也过来几百名太监,清扫殿堂,设置帷幕,整理器具礼馔。乌压压、闹哄哄、人声鼎沸,几乎把具服殿屋顶掀翻,又挤得几个小太监差一点掉进浴蚕河里。

  那主管的佘公公叫太监们打水洗神厨里的灶台,小毛在井亭前说:“这井里有位龙王,他老人家规矩,初一十五,用水前须上些供品。”
  太监们都道:“胡说,明日娘娘来了他也讨供品不成?”小毛忙道:“不得,他每月只初一十五要的。”?

  佘公公哼道:“胡说八道,就算是这里龙王,娘娘亲蚕礼,他就该出来亲手打扫,接驾恭迎,等着娘娘开口打赏赐钱!岂敢自作主张,漫天开价?”
  说完一脚踢开小毛,自去打水出来。

  不想走到井边一看,那井口森森凝了一圈薄冰,盖住大半个井面,正如数九寒天一般。佘公公大怒,哐的一声就把那水桶砸下去。
  水桶一入井水,砸得冰花四溅,然而转眼工夫,寒冰四合,把整个井口封得严严实实,那只水桶也冻入其中。任佘公公和众太监怎么拽井绳,也纹丝不动。

  还是那太常寺大夫陈宇博学,过来看了说:“龙君天赋阴阳冰火二息,一为冰息,巨冷奇寒,一为火息,炎烫灼热,这是井里的龙君喷了冰息来跟咱们作对呢。”
  佘公公道:“陈大人,咱家没学问,听不懂这些阴阳大法,您只说如何对付它罢?”

  陈宇谨慎斯文,对着那井文绉绉道:“一井之君也不可失了礼敬,待下官写一篇祝文,作为供品,送与龙君。”
  遂问龙王尊姓大名,小毛看了看旁边的神位答曰:“姓敖,大名是一个亥字。”

  乃取了黄纸来,写祝曰:“某某年某某月祭日,太常寺大夫陈宇,谨以香烛之礼,致祷于蚕坛井亭龙王敖亥之神位前曰:……”。
  祝完,听那井里嗯嗯两声沉闷的回音,冰封的井面悠悠裂开了两道缝儿。
  ?
  佘公公看这四个蚕娥闲得没事干,扔给每人一块抹布道:“去把桑林里的桑叶抹干净!”四人以为听错了,茫然互看。佘公公便道:“明日娘娘要去桑林采桑,这城里风沙大,叶子上灰扑扑的,教娘娘看着还像话?”
  四人忙活一个时辰,一棵树上的叶子也没有抹完。佘公公便对手下道:“回去叫人,每人带块抹布来!”

  不久果然又来了几百个太监,爬得满林子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可谓十亩之间,桑者闲闲。十亩之外,桑者泄泄。
  春夏秋冬被挤到角落的一棵大树上,忽然那冬至一声大叫:“虫子!”就看一根高枝上爬了好几十条如丝如缕的小黑虫。再一看,样子与家养的蚕儿十分相似,冬至问道:“奇了,蚕虫怎么跑来这里?”其他三个也摇头不知。
  旁边一棵树上的太监们看见,笑着说:“亏你们还是这里蚕娥,连个野蚕也不认识!这东西是蚕虫的祖宗,我们老家山里多得是,人不用养它,它自己在树上吃桑结茧。”
  冬至细看时,果然身形略大,体糙毛硬,蛮头蛮脑,真有些野气。那三个道:“既是野的,还不赶紧扑死了扔远些!”

  冬至抬起手,又看那小蚕个个动得鲜鲜活活,吃得有滋有味,不禁犹豫起来。
  找了另一根树枝别过去,把那根枝条压在一簇绿叶下,心里暗道:“这里偏,娘娘不得采这里,明日你们千万莫乱爬,教人家看见了去。”

  晚间好容易擦完桑叶,打发了众人回去,就听蚕署里当值的小邢小韩大呼小叫。四宫女也被惊得起身,以为失火,披衣去看个究竟。
  出门只见那间催种的蚕室里光芒四射,照得整一排蚕室如宫里过节般灯火通明。

  进去房里,但见一室清辉,没有来源,也无有去处,不知发自何物,也不辨照向何方。
  朦胧氤氲、清虚透澈,好像室内每一粒气息都在一道莫名的神谕下苏醒,如日暖美玉、月明珠蚌,天然含光、熠熠吐辉。

  这日已将到蚕子孵化,收小蚕的日子,众蚕母担心蚕子受惊,都去揭开黑布查看。只见满纸上黑溜溜的小蚁蚕已生出来。

  晚间好容易擦完桑叶,打发了众人回去,就听蚕署里当值的小邢小韩大呼小叫。四宫女也被惊得起身,以为失火,披衣去看个究竟。
  出门只见那间催种的蚕室里光芒四射,照得整一排蚕室如宫里过节般灯火通明。

  进去房里,但见一室清辉,没有来源,也无有去处,不知发自何物,也不辨照向何方。
  朦胧氤氲、清虚透澈,好像室内每一粒气息都在一道莫名的神谕下苏醒,如日暖美玉、月明珠蚌,天然含光、熠熠吐辉。

  这日已将到蚕子孵化,收小蚕的日子,众蚕母担心蚕子受惊,都去揭开黑布查看。只见满纸上黑溜溜的小蚁蚕已生出来。
  这小蚕一般都是上午出生,没有半夜破壳的道理。多半是这光明猛现,导致它们时辰错乱,以致催生了出来。

  农历三月蚕始生,纤细如牛毛。小蚕们忙忙碌碌,仿佛为何物所骇,蠢蠢而动,惶惶不安。究其不安来源,原来在其中一张蚕纸上。
  说也奇怪,别的蚕纸都是密密麻麻的蚁蚕爬满,而这张蚕纸上的小蚕却自动的挤在四周,把正中空出一块正圆形的空处来。
  定睛看去,那里卧了一条黑光湛湛的蚕儿,身子足有别的小蚁蚕三倍大小,正泰然自若横在蚕纸中央。
  这小蚕一般都是上午出生,没有半夜破壳的道理。多半是这光明猛现,导致它们时辰错乱,以致催生了出来。

  农历三月蚕始生,纤细如牛毛。小蚕们忙忙碌碌,仿佛为何物所骇,蠢蠢而动,惶惶不安。究其不安来源,原来在其中一张蚕纸上。
  说也奇怪,别的蚕纸都是密密麻麻的蚁蚕爬满,而这张蚕纸上的小蚕却自动的挤在四周,把正中空出一块正圆形的空处来。
  定睛看去,那里卧了一条黑光湛湛的蚕儿,身子足有别的小蚁蚕三倍大小,正泰然自若横在蚕纸中央。

  虽说是巨大,依然不过一截咬下的绒线头长短。却不知为何天然一种威严,令人的眼目都不敢接近,更莫说那些小蚕。
  忽然一名蚕母指着蚕纸叫道:“瞧它背上!有四点星文!”众人这才发现紧挨这小蚕细小头颅,高拱的肩背处分明四点,曲折排成一线,正如房宿的天驷星那四颗星辰。
  虽然极小极细,却幽光内蕴、灿灿而明、令人不敢直视。

  蚕母何氏道:“了不得,生了星星可不就是先蚕?”错愕之余,冯允当先跪下、叩首连连:“天降祥瑞,先蚕神君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众人原是一个人跪下,其他都人的膝盖就软起来。一时齐齐跟从,礼赞之声一片。
  四宫女也欣喜下跪 ,都想天助我也,明日娘娘看见神君,必定更加高兴。只是忙乱中春分踩了秋分,夏至撞了冬至。

  冬至被撞了一个踉跄,手一长伸向竹匾,一把要按上那蚕纸中央。
  若是她这沉重一掌按下去,蚕纸当中的小蚕也就是那先蚕神君,天降不过一个时辰,眼看就要死于非命。
  满室惊惶,众人口里一个“啊”字还未喊出,就听半空中嗡嗡然发出一个声音:“莫用脏手碰我的蚕纸!”
  四宫女也欣喜下跪 ,都想天助我也,明日娘娘看见神君,必定更加高兴。只是忙乱中春分踩了秋分,夏至撞了冬至。

  冬至被撞了一个踉跄,手一长伸向竹匾,一把要按上那蚕纸中央。
  若是她这沉重一掌按下去,蚕纸当中的小蚕也就是那先蚕神君,天降不过一个时辰,眼看就要死于非命。
  满室惊惶,众人口里一个“啊”字还未喊出,就听半空中嗡嗡然发出一个声音:“莫用脏手碰我的蚕纸!”

  那声音又高亢,又正气,还有种说不出夸大其辞。居高临下、虚张声势,让人不禁想像它的主人不知像三皇五帝般高贵,还是像天官星君般堂皇。
  再看冬至那只手不知是被惊吓定住,还是被神力托起,凝定在蚕纸上一寸高处。小邢小毛一起快手抓住冬至褙子后心,才把她扶得站稳。

  众人再仰头寻那声音来源,早已消失无际。正如这满室光明,来无缘由、去无踪迹。
  是夜扰扰不息,剪黄布,奉香烛,把那先蚕围个严严实实。只折腾到半夜,那光芒慢慢掩去,蚕室里才恢复了平静。

  次日到了亲蚕礼的正日子。天还未亮,五千禁军把先蚕坛团团围住,又五千禁军一步一哨排向玄武门。
  一队队宫监女官提前到来,挤满先蚕坛不说,连北海畔的柳树下桥头旁也排的都是侍卫太监。
  享先蚕分为两次,第一次为亲蚕礼。小蚕初生之时,皇后祭先蚕坛,亲手采摘桑叶,躬桑喂蚕。第二次是治茧礼。茧成之日,皇后再次亲诣先蚕坛,举行献茧缫丝礼。
  蚕母将当年出产蚕茧中圆洁美观者献给皇后,皇后择佳收筐。蚕母继续缫丝完,染成朱绿元黄五色,供给郊庙绣制祭服之用。
  今日皇后将行的是祭蚕神和躬桑喂蚕之礼。

  先蚕坛里等候的众人闻报皇后一行出了玄武门后,就鸦雀无声,大气不敢喘。等了快一个时辰,才远远听传令拍掌,知道皇后鸾驾莅临。
  皇后亲蚕的仪驾是凤舆,凤舆皇后只在大婚时才使用过一次,足见本次亲蚕礼规制之高。

  眼看皇后率着丽容二贵妃、富贵荣华四美人,及福禄寿喜诸王公命妇的车舆到达坛内,在左门降辇。
  蚕宫众人战战兢兢,那四个蚕娥今日性命攸关,更是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皇后带领众妃子步入具服殿,整衣盥洗。四蚕娥等的就是这个时机,捧着水盂欲送进那娘娘盥洗的殿室里。
  哪想才到门口,就撞见新任的宫女翠香、红香、金香、紫香。

  这四香好容易顶替上了位,见这旧人前来,多半要求情讨恕。劈头盖脑痛骂一顿,便喊有人无礼乱闯,叫内监速来拘人。
  幸好冯允急来说情,才带着春夏秋冬灰溜溜回到蚕宫署。

  眼看苦心准备的情礼送不出去,昔日的主人再遥不可及,四蚕娥心灰意冷,几乎萌生了去投那龙王井的心。
  冯允只得道:“莫急,莫急,我帮你们想个法子。”

  *******************(下午还有)

  
  北海公园的先蚕坛红墙
  

  作者仰头的报栏
  看看这墙有多高

  

  先蚕坛的位置

  

  蚕神是一个大家族

  

  科普 蚕的一生
  @聆歌1542 335楼
  默默留爪。。古风什么的最喜欢了。楼主有才~加油加油哦o∩_∩o
  -----------------------------
  聆歌,谢谢你可爱的爪印~~
  @路过飘魂 2012-12-4 11:46:00
  @药园 303楼
  那魂,随时欢迎~~{}
  -----------------------------
  话说~早上打开的时候涯叔抽风说帖子不存在活已删除···吓死我了···
  -----------------------------
  今天楼主也被涯叔害苦了,发了一堆重复的东西,那叫一个汗哪~
  @聆歌1542 2012-12-4 14:07:00
  回复第336楼(作者:@药园 于 2012-12-04 11:39)
  @聆歌1542 335楼
  默默留爪。。古风什么的最喜欢了。楼主有才~加油加油哦o∩_∩o
  ……
  ==========......
  -----------------------------
  奉送点心一份

  
  北京小吃:驴打滚

  司宾先引外命妇列于先蚕坛下、东西相向、以北为上。
  尚仪女官来到具服殿皇后前,奏请皇后易礼服。皇后盥洗毕,戴上九翠四凤花钗冠,穿好明黄百鸟朝凤袍,这才步出殿门。

  本朝男子上至天子下至王公都好色,是以妇人上至皇后下至命妇皆穷奢。
  那两排妃嫔命妇锦衣明冠,千重花绣、万颗宝珠耀得人睁不开眼,哪里还看得清脸面?

  各就拜位,女乐暂止,皇后祝曰:
  “维某年某月某日,皇后致祭于先蚕氏之神曰、维神肇兴蚕织,衣我烝民,万世永赖。时维季春、躬行采桑礼。仰冀默垂庇佑,相兹蚕事。率土大同,惟神之休。敬以牲帛醴齐之仪、用申祭告。”

  祝毕,依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各礼,奉献馔食、埋瘗贡品三牲,循序进行。最后宝火香烟缕缕,鼓乐丝竹齐鸣, 歌《安和之曲》撤馔,曰:
  “俎豆具彻,式礼莫愆。既匡既敕。我祀孔虔,我思古人。葛覃惟贤,明灵歆只,永顾桑阡。”

  插图
  清朝皇后祭先蚕坛 (清)郎世宁作



  

  娘娘来了,不过这位娘娘是清朝的。
  皇后再次回到具服殿。此时冯允携了四蚕娥,捧了一只小小玉匾,进到具服殿里。四宫女叩倒在地,见旧主在上,心潮澎湃,思绪翻滚,激动得不能自已。
  看得一旁的王严二女官直翻白眼,皇后却不动声色。冯允遂将这神君天降之事详细禀报一番。又捧出那玉匾,匾里卧着那条生着星纹的先蚕。

  听说自己来亲蚕的前一天,竟得了天降的先蚕,皇后不禁对这上古蚕神的看法大是改观,喜形于色道:“那今日采桑,正好喂这先蚕神君。”
  严姑姑凑趣:“正是,娘娘凤仪降临,亲手采桑,只这先蚕才配得!”

  夏至脾气最急,已等不得,道:“奴婢们来此后,思念娘娘,日日祈愿,心里只盼着娘娘早一日来亲蚕,日日盼夜夜盼,盼的一日蚕房里忽然大亮,不想老天降下这位先蚕神君来。”
  春分赶紧跟上:“见了这神君,奴婢才明白原来娘娘福份大、心眼灵,故意派了奴婢们来迎候这神君。”

  皇后当日赶走这四个宫女后,原有些悔意,便默默不言。
  秋分拿出那只金匣道:“也是天作的巧合,奴婢家舅舅和红夷交易,得了一匹稀罕的琥珀丝,又叫浑不似,正是天降先蚕那天拿来送与奴婢。奴婢心想奴婢这薄命人哪里消受的起,莫不是老天要借奴婢之手送与娘娘?”

  又拿起那琥珀丝,轻拢在自己身上:“这东西有个奇异之处,奴婢也不晓得有何用处,娘娘聪明,看看参不参得出。”
  皇后见她披上后面目姣好,身形窈窕,浑然不似平时,不禁瞪大了眼睛,心里默念:“浑不似,浑不似,真是一个浑不似!”
  秋分赶紧收起来,把金匣捧了上去。皇后何等矜持,立刻推辞:“你家人送你的,自己留着就是。”
  秋分厚颜无耻:“唉呀,奴婢们自进了宫哪里还有什么家人。禁城就是奴婢们的家,奴婢们一生都是娘娘的人!”

  因冬至上次惹了祸,其他几个不许她开口,只叫她在一边流泪作态。
  这冬至憋了半天哭不出来,正自着急,此刻听得这话,忽然伤心,眼圈立刻红起,簌簌的泪珠儿就掉成了串。

  春分借机道:“奴婢们日日说主仆一场,临走得仓促,受了这些年隆恩,未给娘娘报答一分。娘娘请收下,只当可怜我们几个的一点孝心。”
  皇后点点头叫严姑姑收下了。四人还欲啰嗦,王姑姑早已不耐烦,一双眼瞪成两个三角形。

  四人只得随冯允退出门去,冬夏两至还懵懵懂懂,春秋二分却笑口盈盈:“娘娘何等聪明,心思又深,哪肯立刻答应。既然收下那琥珀丝,就是已应了八分。”
  又齐夸冬至哭得恰到好处,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皇后与众妃命妇小憩后,到桑林里行采桑之礼。在悠悠女乐、朗朗桑歌里,皇后持金钩、采桑叶三片;妃嫔持银钩,各采桑叶五片;众命妇持铜钩,各采桑叶九片。
  采得的桑叶经过蚕母们清洗切碎,在殿里行今日最后一礼—亲手饲蚕。

  皇后当先,妃嫔在后,众命妇鱼贯而入亲蚕殿,列成两队立在堂前。
  堂顶悬挂匾额:“葛覃遗意”,并有对联一副:“视履六宫基化本,授衣万国佐皇猷。”殿内屏风四围,绘画桑林蚕织图。
  正中已设好蚕台桑筐,蚕台上放着那只玉匾。

  皇后遂祝词:“神之格思,桑土是宜。三缫七就,惟此茧丝。献礼有终,神不我遗。锡我纯服,藻绘皇仪。”
  颂毕,女乐悠悠而起,皇后在众命妇簇拥下手拈起桑筐里的一束桑叶向先蚕的玉匾里递去。  

  那先蚕虽然蚕身细小,然而头角狰狞,星纹古怪,头颅微微一动,仙气十足,看得众人赞叹不已,都说怪不得叫它天驷龙精。
  然而桑叶放下半天,这龙精无动于衷,丝毫没有吃食的意思。
  众目殷殷下又过良久,那先蚕先前还略微蠕动,此刻却睡着了一般,只是一动不动。
  皇后大为失望,脸色渐渐阴沉下去。整衣欲去前,又手抚玉匾,拨弄几下它身边的桑叶,想把这神物唤醒,好歹吃两口桑叶。

  就在此时,殿内忽然响起一个声音:“莫用你那脏手动这玉匾!” 这声音又通透、又高亢,居高临下、自以为是,还有种说不出夸大其辞。
  皇后一愣,手不自觉的离开了玉匾。

  这皇后自入宫后身份何等尊贵,包括皇帝在内,哪有半个人敢在她面前放此粗言、公然训斥,更遑论在此殿堂肃穆、大礼端严之时?
  目光不禁都直随那声音的来源而去,原来是来自玉匾里的先蚕。
  虽然发自一只小小蚕虫,却充满整个殿堂,嗡嗡回响,真有点天降神君、发号圣谕的口吻。

  皇后玉面粉涨,彻耳根子通红,开不得言。一堂人鸦雀无声,连根针落地都听得见。正不知所措中,那声音又起:“你就是当朝皇后?”
  皇后欣喜,心想这东西总算识了点趣,果断回答:“是。”又反问:“你是先蚕神君?”那声音听罢,却只哼了一声。

  

  娘娘观看众人采桑


  皇后不欲跟条蚕虫怄气下去,忍气吞声道:“那请先蚕神君品尝妾身亲手所采的桑叶。”
  那先蚕顿了顿,问:“这桑叶怎么吃?”皇后听出弦外有音,蹙眉不肯接声。

  那命妇队里领先的一位是长公主,乃是皇帝亲姊,最喜欢出头掐尖,不愤这皇后懦弱,抢出道:“先蚕神君,妾身们愚笨,不明白此话什么意思?”
  先蚕不予搭理,自顾自问:“你当朝皇后就这么怠慢神明?”

  见皇后还是不答,丽贵妃近日被四美人夺了恩宠,成心巴结皇后,鼓起勇气开口:“神君,皇后娘娘今日带我们亲祭蚕神,又用金钩贵手采来桑叶,只有十分诚心,哪有半点怠慢?神君莫误会,万望尝尝这桑叶。”
  先蚕毫不领情:“我不管你金钩还是银钩、贵手还是贱手、诚心还是假心,你们就不晓得采桑叶时,好歹先要把手洗干净?”

  丽贵妃活泼娇顽,听出对方是个男声,俏皮心性顿起,举起那双又白又嫩的小手晃了晃说:“神君,臣妾们的手哪里没有洗干净?”
  那先蚕摇了摇头,那对触角也跟着晃动起来:“你们这双手,方才在具服殿里洗了三次,第一次用皂角,第二次用藿汤,第三次用茉莉水。”丽贵妃满脸笑意:“神君明察秋毫!那还说臣妾们手洗得不干净?”
  涯叔您又出问题了?

  先蚕又道:“洗完之后,你们又往手上抹了三样东西,第一样是羊脂膏、第二样是麝香油、第三样是朱丹粉。”
  丽贵妃吟吟笑脸里,先蚕的声音提高起来:“羊脂膏是羊尾巴上一团油脂,紧挨着羊屁股,蹭满了羊尿羊屎。杀羊时把这团肥脂割下来,熬油凝固,就成羊脂膏。”

  “麝香脂则是用香豆喂那麝香猫,那猫腹中有个骚囊,产出麝猫骚,你人类不以为臭,反以为香。豆子穿过猫腹骚囊,沾满骚气,再从这猫粪里拣出来,碾碎了浸在油里,做成麝香油脂。”
  丽贵妃笑容渐消,一双柳眉蹙起。

  “再者,你们这指甲上那朱丹粉产自砷银矿,伴砷毒、混朱砂,生积千百年。挖采出来,炼成红石,掺上铅华粉而成。巨毒过砒霜、猛厉赛鹤顶。”
  “你们这一双手,羊尿臊、猫粪臭、砒霜毒,这样的脏手采了桑叶,你们自己吃得下去?”
  众美人捧心,都有些作呕。

  静了一会儿,长公主忍不住挑头出来道:“先蚕神君虽然言之有理,然而臣妾们此前并不晓得这油脂膏粉藏污纳秽,并不是存心污了神君的饮食。”
  “如今天下妇人,哪个不涂脂抹粉,神君这样苛刻,岂非有些吹毛求疵?”

  “再说这亲蚕礼发由上古,兴自商周,盛于北齐,传至唐宋。衣服着饰,礼乐章程、斋戒禁律,一条条记得明明白白,其中并没有哪一条规定后妃命妇洗手后不得涂脂抹油,神君为此责怪我们,岂非又是索瑕寻弊?”


  那先蚕动了动细如豆粒的头颅,那黑漆漆的肩背上星粒如钻石般闪闪发光。显然这东西对自己的星纹得意得很,一直炫耀个不休。
  “你的意思是你们都未曾违反礼仪章法,是我在这里无理取闹?”
  长公主微微一笑:“神君就算没有无理取闹,也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嫌疑。”

  那先蚕道:“既然说到章程禁律,那我就问一句,亲蚕礼之前你们是不是应该斋戒?”
  长公主点头:“没错,臣妾从前日就开始未尝荤腥,不进辛辣。皇后娘娘自不必说,各位妃嫔命妇,也无人不是严守戒律。”

  先蚕微微一颤,发出一点极细极细的淅淅声,好像人在翕动鼻翼,然后说:“那我如何闻到你身上一股腥气?你是吃了燕窝羹,还是喝了雪蛤汤?”
  长公主一愕,不肯再出声。
  先蚕又吸了吸鼻子,继续说:“这燕窝里有禽鸟唾血,雪蛤里是蛙虫膏脂,你们这一屋子三十二个妇人,二十四个喝了雪蛤汤,一十二个吃了燕窝羹,没有一个干净的。”

  “你们不守斋戒,吃了这东西后满身都是那死蛤蟆留下的血腥气,只飘得五里外先农坛里都闻得见,我在这当地胸中作呕,忍受不得。”
  “再说我看人人面带蛙腿肉色,就跟一只只活剥了皮的蛤蟆似的,看得我心里发悸,实在是吃不下桑叶,没法给你们完成此礼。”
  长公主自知理亏,压着愠怒,扯远话题,强言天文地理:“神君有所不知,这雪蛤补肾益精、养阴润肺,令妇人肌肤似雪、细腻如丝。”
  “这东西只产于关外女真国老白山里一条极深的山沟,每年秋季女真国猎人捉来雌性雪蛤,趁活鲜时用铁丝对穿双眼,慢慢风干,然后剥油制膏。因当地冰封半年,捕捉极为艰难,是以价高赛过人参。”

  “臣妾们想它一则是个干品,并非我自家庖厨屠宰所杀,二则吃这东西要日日坚持,十年八载不能断续,吃成了习惯,所以未想到要斋戒它。”
  先蚕探出一对短短触角,道:“你既然坦白呈明无知无识,我只好来教教你们。这亲蚕礼的规矩不是取自后世礼法典则,实是由自蚕儿的天性、蚕事的作法。”

  “我蚕身虽然微小,却是生性清净高洁,淡泊和平。清明出生,初夏结茧,只食桑叶,不餐雨露。”
  “畏惧有三,忌讳有三。一畏臭气,二畏香气,三畏风气。蚕室隔壁煎鱼炸鲍,蚕儿闻到味道就会呛死;香炉焚香,煎炼香脂,烟味触及蚕儿又会闷死;”

  “还有那粗心的蚕妇摇晃马桶、淘洗茅厕,蚕儿也会因恶风臭气侵袭而死。”
  “又忌讳有三,一忌惊扰、二忌腥膻、三忌水湿。惊吓骚扰令蚕儿得僵病,腥膻污浊令蚕儿得软病,水汽潮湿令蚕儿得黄病……”

  听它没完没了啰嗦个不停,就是不肯吃桑叶,长公主忍耐不得,一口打断:“就算你是天降神君,我一国皇后妃子,公主命妇前来祭你,也是看得起你!”
  “神君在这里要么冷嘲热讽、寻是生非,要么说些没边际的事情,到底是什么用意?”

  先蚕沉默片刻,道:“亲蚕礼之仪传自上古,纵使黄帝之后西陵氏也不敢不顾。你们既然要么不知道,要么不记得守,手不净就采桑,未斋戒就来祭神,那就麻烦你们回去,照规矩斋戒好了再重新来祭祀一次。”

  ********************

  
  祭坛,在这里祭先蚕

  

  郎世宁的长卷:孝贤皇后亲蚕礼
  @聆歌1542 342楼
  回复第341楼(作者: @药园 于 2012-12-04 16:45)
  @聆歌1542 2012-12-4 14:07:00
  回复第336楼(作者: @药园 于 20……
  ==========
  =口=流口水了~谢谢药园大大~大大加油,我也去努力奋斗研究生了~
  -----------------------------
  加油加油,研究生啊,一定要努力!
  学什么的啊?

  长公主大怒,正要雷霆大动,却叫一人目光止住,原来是那当朝皇后。
  这皇后止了长公主,缓缓开言:“皇后是一国之母,前来采桑是礼敬上天,教化小民。我们国中采桑有的是精通的蚕妇,养蚕有的是擅长的蚕母,后妃命妇亲往祭祀,亲手采叶喂蚕,重旨在表达诚心。”?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内心不诚,祭祀不如不祭;内心虔诚,又何必拘泥死板,纠缠于细微末节?”?
  “祭祀在心不在礼,享神在诚不在繁,神君在此一板一眼,食古不化,不正是舍本求末?”

  这皇后理之凿凿,言之确确,说得精彩,众命妇听了喟然叹服,恨不得当场鼓起掌来。那先蚕也半晌未再出声。
  皇后得意,再次用那沾满羊骚麝臭砒毒的玉手拨弄一番桑叶,温言相劝:“神君,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你须知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神君再用旧朝之仪、远古之礼、黄帝之妻的规矩,生搬硬套、胶柱鼓瑟,实是不合时宜得很。”
  “你乖乖吃了这桑叶,今日祭礼完毕,我回去赐你紫金筐、翡翠匾,等你结了茧子,再缫丝治一件丹凤朝阳礼袍,作来年亲蚕礼之用。”

  那先蚕依然碰也不碰。
  沉默了许久,忽然说:“你既言祭祀在心不在礼,那方才采桑饲蚕的时候你心里想的什么,可敢说出来听听?”

  皇后一愣,继而勃然怒起:“我想什么与你有什么干系?”先蚕道:“你平时想什么我也不管,可是你今日祭祀我时,即未想神明也未想百姓,满脑子想着的只是那幅琥珀丝。”
  皇后一听琥珀丝这三字,血冲脑门,几乎要仰倒过去。

  “你穿着这严严实实堂而皇之百鸟袍,心里想着那薄不蔽体半遮半掩琥珀丝;说着教化百姓、德容工行,想着搔首弄姿、卖弄风情。你说我舍本求末,我看你才是本末倒置。”
  “你采桑时心不在桑叶,喂蚕时心不在蚕身,要教我吃你的桑叶,除非日头打西边出来。”

  他说得兴起,索性殃及全体,声音把殿堂如风帆般洋洋鼓满,墙壁天顶几乎都要涨破开来。
  “你们这人类口口声声说复古礼、兴传统,上天降我下来,却只看到你们自欺欺人、装腔作势。后妃懈怠,百姓逐流,所谓亲桑之礼颓于上,灾身之服流于下。上梁不正下梁歪,哄了自己哄神明。”
  “今日之礼,从头至此,何曾对蚕神有半分恭敬、对上天有一点敬畏?你们看这叫亲蚕礼,我看就是个浑不似!”

  这先蚕盛怒过后,满场再次寂若死灰。皇后面红耳赤,背上如负了万担荆棘,只想抬指将这小虫当场捻死。
  强压怒气说了一句:“亲蚕礼成。”就顾不得礼仪,掉头向殿堂外走去。

  先蚕不依不饶,高亢的喊声追出殿去:“礼成不礼成,不是你们说了算的。不再来按规矩重新祭祀一次,你们就等着天罚神惩!”
  这一国后妃命妇都是饱经世故之人,怎怕这没边没际的空洞威胁?都作个掩耳盗铃、置若罔闻,两队珠翠宝彩,锦绣绫罗鱼贯而出。

  殿外女乐齐歌《恒和之曲》送神:“神之升矣,日霁霞蒸。相此女红,杼轴其兴。兹返玄宫,鸾凤翔腾。瞻望弗及,永锡嘉征。”
  丝弦冲云霄,颂歌满乾坤,亲蚕礼到此完成。

  皇后登舆前,冯允带着蚕宫署众人恭敬跪于路侧。四蚕娥正沾沾自喜、惺惺含泪中,忽然见皇后手里扔出一样东西,银牙里挤出一句:“本宫就赐你们四个用这琥珀丝自缢!”
  四蚕娥浑身觳觫,魂魄都飞去九天里。

  冯允还有些良心,只将四蚕娥关进蚕宫署禁闭,说:“娘娘赐你们自缢是一时兴起,我只当没听清,等那宫正司来传了旨你们再死不迟。”
  @聆歌1542 2012-12-4 20:35:00
  @药园 355楼
  加油加油,研究生啊,一定要努力!
  学什么的啊?
  -----------------------------
  中文,==坑爹的古代文学来着=v=。刚看完书来看大大又更新了~~好有爱~~赞一个~~mua~~
  -----------------------------
  怪不得怪不得!以后要请多指教啊!
  四个叩首:“公公搭救搭救我们!”冯允叹了口气:“我顶多拼了死给你们拖延几日,活不活得,那是你们自己的命!”

  皇后回宫之后,越想越是生气,这日终于待得皇帝到来,把那先蚕无礼,羞辱妃嫔、谩骂国戚之事从头至尾诉说一遍。
  皇帝此前已在丽贵妃、长公主、荣华富贵四美人处听了若干次各种添油加醋的版本,心里早已有数。

  开了龙口说:“梓童莫要生气,这神君本是条虫子,就当它鸟兽无知。再说它出生不过数日,要不当它童言无忌。”
  皇后愠色不减:“无知禽兽、三尺童子,冒犯皇帝也是欺君之罪。这东西说话有条理的很,我看它不是神君,倒是个妖孽,不知什么人故意放进先蚕坛里兴风作浪、胡言乱语。臣妾以为当捉它出来,即行处死,陛下不该乱发善心。”

  皇帝嘿嘿一笑:“梓童,不是朕乱发善心,是你遇到的事情,朕也遇到一件同样的。”皇后一惊:“难道那条虫子走去了陛下那里?”
  皇帝摇头:“朕上旬不是到先农坛去躬耕?那先农令献给朕的种子里,就有一粒亮闪闪的种子,又不像米,又不像粟。先农令说它是天降神种,神农氏之赐,名字叫做先谷。”

  “没想到朕一开始推犁,这种子就开始说话。先教训朕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推犁推得姿态毫不端正。”
  “又批驳王丞相鞭牛时太用力,无有爱惜牲畜之心;还说寿王头一晚不守斋戒,酒醉头晕,把种子撒的到处都是。最后还骂锦衣卫都指挥使有龙阳之好,祭祀时心里光想着手下两个争风吃醋的小旗官。”

  想起锦衣卫杨国麟一张黑面涨得通红,狼狈不堪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如此这般,王公大臣被它骂了个遍,末了还教朕带大臣们重新去再祭一次。”
  皇后瞪圆眼睛:“那陛下真准备再去一次?”

  皇帝傲然道:“当然不去,朕不理它,就说礼成完毕,它也拿朕没有法子。”皇后吁了口气道:“臣妾也是这样做的。只是臣妾以为皇帝该掘了它出来烧毁,难道白白忍了这口气?”
  皇帝道:“就是大臣们骂朕,朕也不能随便杀他们,不然又要被那些写历史的史官写成桀纣暴君。这先谷说的话不好听,朕只当它是个直谏的言官,听它的话作耳旁风就是。”

  皇后对答不得,只得惭愧地道:“陛下宽容大度,心胸非臣妾能及。”
  皇帝出了门,就对太监小钱道:“那先谷虽然是颗种子,说话声音却是那般好听,又柔糯又娇嫩,赛似嫦娥女、胜过董双成,一听就是个绝色美人。等她长出禾苗来,朕去那一亩三分地松松土,想法子再被她骂一顿。”
  原来先农坛的御田二百亩,其中专门为皇帝划出一块地,名为“演耕田”,躬耕礼上皇帝亲自耕作的就是这一块田地。这一块田地正好一亩三分,也称之为一亩三分地。
  后世人不知冒犯,竟推而广之,把那小民百姓的自留地,私家田也叫做一亩三分地了。

  小钱道:“万岁爷,那先农坛怪远的,万岁爷御驾亲临何等辛苦。不如奴才去给它挖回来,种在咱们御花园里,这样万岁爷想什么时候讨它骂就什么时候讨它骂!”
  万岁爷龙颜大悦,直笑你这个死奴才一肚子歪心眼儿!小钱答:“奴才虽然没资格被骂,在旁边听听她骂万岁爷,心里也跟吃了蜜似的。”

  皇后依然愤愤不平。过了二日,又对皇帝道:“陛下,臣妾问了那西洋天文士郎约瑟的妹子郎珍妮,她说我中华信奉的这些神君她西海国也有,叫做天使,乃是上帝用明光灵气吹化而成。头顶光圈,背生肉翅,赤身露体,派来人间预报祸福,传达信息。”
  皇帝头脑里立刻幻想先谷天使头顶光圈,背生肉翅,赤身露体的样子,口水差点流了一地。

  “臣妾又问她这天使可有作恶的?郎珍妮说,天使作恶的多不胜举。这天使们飞行途中遭雷电误中,降落时刻被石块撞击,乃至蛇虫咬噬,毒果误食,都会性情大变,弃善从恶,她国中呼之为堕落天使。”
  皇帝吃了一惊:“那我国那些孽龙兴水、旱魃作恶,也是天使堕落之过了?”

  皇后浅浅颔首:“臣妾以为,那条先蚕初始兴许是天降而来,不知他下凡中途受了什么挫折,就凶性大发,化为这堕落天使,为妖作孽起来。”
  “郎珍妮还说,这堕落天使浑身乌黑,头顶生角,臣妾那天看到的先蚕丝毫不差正是这副样子,长公主和妃子们也都目睹了的。”

  皇帝果然五谷不分,毫不知天下蚕虫生来都是这个样子。点点头道:“是吗?下次叫朕见见这蚕虫。”
  皇后咬牙切齿:“无论如何,臣妾不能再留这堕落天使在先蚕坛里兴风作浪,扰乱乾坤。这先蚕坛之事,陛下请交与臣妾处置。”
  皇帝想想应许,又道:“梓童慎重行事,不可轻易得罪了上天神官。改日叫钦天监的刘天闲和郎约瑟一起去先蚕坛看看好了。”

  皇帝一走,二位姑姑就来报说:“娘娘,今日蚕宫署里小太监来说那条先蚕走失了!”皇后惊怒:“胡说,一条蚕能爬多远,怎会走失?”
  严姑姑道:“奴婢也是这么说。奴婢跟马公公去看了一遍,果然是没有了。”皇后道:“那一屋子蚕母看不住一条蚕?不是哪个裹藏潜逃就是故意偷窃!”

  王姑姑道:“奴婢以为就是那蚕宫令监守自盗。今日奴婢们去时,见他斗胆包天,竟把那四个丫头禁闭在署里,装疯卖傻说他耳背未听清,在等宫正司传旨来处分她们。”
  皇后毫不关心这事,只想着那先蚕:“丫头们没死就算了。冯允带着太监们去搜拿了那蚕未?”二人忙点头。
  王姑姑依旧不平:“娘娘金口玉牙,叫她们死竟敢不死?”忽然眼珠一转,“奴婢觉得不如责令四个丫头去找那先蚕,找不到时再叫她们自缢!”

  四个蚕娥蓦然得释,出了那暗无天日的门房,阳光照得眼前白花花的,几乎要跌倒在地。四人抱头痛哭一场,哭完又谢冯允救命之恩。
  冯允道:“莫欢喜得太早了,找不到那条先蚕,这一蚕署的人上下都要没命。”

  ********************
  (下午还有)
  @聆歌1542 367楼
  默默拍爪。五点多就更新。好有爱!辛苦了~
  -----------------------------
  呵呵,趁着涯叔没睡醒,不发神经的时候赶紧发。
  @路过飘魂 2012-12-5 9:25:00
  更新啊更新~~~
  -----------------------------
  那魂,你要逼死人哪?
  @聆歌1542 2012-12-5 9:26:00
  -----------------------------
  聆歌,我也是怕蚕呢!不过我还是准备努力克服,明年养一次!

  
  小小的蚕儿

  奉送一个蚕宝宝的童年照,这个阶段还毛乎乎的很可爱
  @猫猫又 2012-12-5 9:48:00
  @药园 其实杀子比做任何恶事都可怖,可杀子便可杀任何人,这种人最是危险,也是最该重判的才对
  -----------------------------
  同意,不过如作者在文章里所写,还是希望有爱和宽恕来感化他吧
  @猫猫又 2012-12-5 12:19:00
  药先生可要加油哟,我看好你哟~
  -----------------------------
  谢谢猫的支持!看得出上一篇把你看激愤了,这一篇会比较轻松愉快~~
  @爱蹦的豆丁 2012-12-5 12:40:00
  支持一下
  -----------------------------
  豆丁你又蹦来了?欢迎~
  我咋看不到上面两个回复呢?
  开始更新
  ——————————————————————————

  这先蚕坛的二令丞、四宫女、三十二太监、众蚕母爬高上低、翻箱倒柜;揭了瓦、打了门;掘地三尺、拆墙五丈。
  只挖出蝼蛄上百,眠蝉几十,蚯蚓若干,还有刚苏醒的菜花蛇四条,却哪里有那先蚕的踪影?

  蚕房里的蚕匾里蚁蚕已经如牙签般粗细,卧在竹帘上一动不动。原来蚁蚕经过数日的成长,已进入蜕皮休眠的阶段。
  这蚕虫一生需要经过四次休眠换皮,这是第一次,叫做初眠。初眠蜕皮之后醒来,就从黑乎乎的蚁蚕变成白白净净的小蚕。

  日暖气和,树影婆娑,桑叶如翠、蚕儿酣睡,若不是生死一线悬在头顶,这情景几乎令人昏昏欲睡。
  众人愁眉苦脸看着一匾匾静卧的小蚕,忽然冬至大喊一声:“我想起还有个地方!”
  小邢小毛抬着梯子,冬至领头跑到桑林,指着当日那株栖息野蚕的桑树道: “就在这树上!”刚欲上攀,却被夏至扯了下来:“你不伶俐,还是我去!”。
  这夏至爬到梯顶,东张西望,又拨开树叶翻找不息。

  秋分叉腰在下,出言不逊:“姥姥的,到底死哪里去了?这东西口出狂言,得罪娘娘,连累我们,居然还畏罪潜逃!”
  四个蚕娥本是训练有素,这月余在蚕坛里少了约束、失了管教,心中一急,口里不免学那蚕母们粗言恶语起来。

  眼看夕阳如金、缓缓西下,先蚕殿的影子越拉越长。
  夏至找得心焦,也在骂骂咧咧,正骂道:“死蚕虫,哪里挺尸了?”就听旁边一棵树上发出当空一声怒喝:“你说什么?”
  惊天动地、小题大作,震得满树的桑叶哗哗作响,正是那先蚕的声音。

  夏至吓得一个倒仰,失足掉了下来。众人见她躺着直翻白眼,纷纷掐人中、按虎口、忙个不停。那春分推了冬至道:“快上去捉那蚕,莫叫它跑了!”
  二太监扶好梯子,冬至拎起裙子就爬上去。到得梯顶,只见枝繁叶茂,密密匝匝,一簇簇新叶上趴着零零星星的蚕虫,黑粗糙蠢,四样俱全,正是当日见过的那群野蚕。

  而当中一片格外大的叶子上卧着的一条却是又黑又亮,背顶星纹闪烁,招招摇摇、堂堂皇皇,不是那先蚕是谁?
  慑于它的威势,冬至一下说不出话来。先蚕见她惊愕,转头相看:“古时大禹陆行乘车、水形乘舟、泥行乘橇、山形乘辇,相地势、勘民情。先蚕来本地巡视一下蚕儿,值得你们大惊小怪?”

  秋分几个充耳不闻,只在下面喊:“快拿住,死活不论,只莫叫它逃了!”先蚕讶异的声音响起:“这先蚕坛是先蚕自己的地盘,如何要逃?”
  说完,淡定自若把头转向冬至。
  冬至胆战心惊伸出手,摘下那片桑叶托在左手手心。那先蚕果然即不飞天,也不遁地,一副清静无为、垂衣而治的样子。

  冬至一路托着这先蚕下了梯子,众人欢呼:“好了好了,总算拿到了!”十几个脑袋一起凑上去,三十多只眼睛看个究竟后,一齐喊道:“堕落天使!”
  那先蚕本来在桑叶上施施然等着众人喊他先蚕神君,却听到这一句,疑惑地翘起头来,问:“你们说什么?”

  众人又说一遍:“堕落天使!”
  见那先蚕头翘得更高,众人便解释道:“这是皇后娘娘给您定的西洋罪名。你胡言乱语,扰乱祭坛,犯了大不敬的欺君之罪,赶紧跟我们去认罪伏法!”
  先蚕勃然大怒:“一派胡言!皇后自己祭祀神明不守规矩,才是大不敬!还给神君乱定罪名,这是哪来的道理?”

  众人不理,簇拥冬至捧着那片桑叶回到蚕室里。
  众蚕母看这先蚕找回来了,全都欣喜不胜。那何氏先道:“唉呀,神君您走去哪里了?婢子一个不留神您就不见了,真把婢子们急死了!”众人道:“再莫叫神君,娘娘要叫它堕落天使。”
  何氏哦了一声,改口道:“天使请看,别的蚕儿都乖乖在此吃桑叶,今日都初眠了。神君,唉,打嘴,天使也该赶紧吃了桑叶,早早入眠蜕皮罢。”

  说着就把先蚕连带桑叶放进那只玉匾,又撮起一捧切细的桑叶洒在先蚕面前。见先蚕毫无反应,何氏又道:“天使莫要生气,这些桑叶是婢子专门给天使留的尖儿,要不婢子给天使再切细些?”
  先蚕忍无可忍,发出一声怒吼:“哪里来的天使?我是天降神君,堂堂先蚕,不是什么堕落天使,尔等不准再乱喊!”

  见众人不应,又道:“你们在先蚕坛侍奉蚕神,总该晓得蚕桑制衣,滋养民生,一家一户,主妇不养蚕,娘子不织丝,哪有丰衣足食?”
  “蚕身虽小,禀赋自然元气而生,上符龙精,下同马类。上古人类,不知冠冕衣裳,不晓御寒遮体,蚕儿也自在蠕动于桑林之间,相忘于生生之境。”

  “自西陵氏始蚕之后,女子无贵贱,皆尽心养蚕,供应人民衣服丝帛。令幼者不寒,老者不病,人类繁衍兴旺。蚕儿蒙人类豢养之恩,也遭烹煮缫丝之苦。”
  “五帝以降,虽天子皇后,也不敢加尊于我;姜嫄太姒,亲手操持饲养。我叫当今皇后礼敬蚕神,诚心祭祀,难道不是十分理所当然之事?”

  众人听它扯到姜嫄太姒,实在是食古不化,迂腐得很,恨无皇后之口才,驳斥它不得。
  先蚕发出一声长叹:“我赫赫中华、丝绸之邦,代代蚕桑、源远流长,先蚕要是苟同于轻浮不虔之举,认了这个西洋罪名,如何对得起皇天后土,黄帝嫘祖?”

  听它叹得悲伤,众人可怜起它来,劝道:“天使,您识趣些,这是没法子的事,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既然到人间,莫说天上话咧。”
  先蚕定了定,渐渐平静下来:“去告诉皇后,不给我收回这个什么西洋罪名,重新来先蚕坛祭祀一遍,我先蚕再也不吃桑叶,就此绝食而死。”

  众人嗤笑:“天使,娘娘正想杀您泄愤,您绝食哪里要挟得住人!”
  先蚕道:“你们饿死了我,从这蚕坛,到这京城,再北到长城、南到海滨,今年全国的蚕农,莫想收到一粒茧子!”
  说完一伸头探向面前的桑叶,用两只触角把那堆桑叶拱得凌乱缤纷,以示九死不悔。

  众人心悸,畏惧后果严峻,只得又去禀报皇后。皇后多少有些不虞,遂叫佘公公去请钦天监的郎约瑟前往先蚕坛勘实。
  郎约瑟这些日又要忙着预测日食,又要指导工匠给太后做八音盒,实在腾不出功夫,便指了他妹子郎珍妮替他前去。

  蚕宫令丞都从未见过番国女人,因为这郎珍妮到来,心中忐忑,不敢怠慢,在先蚕坛里好好折腾了一番。虽然没有一片一片擦洗桑叶,然众太监修补院墙、填埋土坑,四蚕娥整理打翻的箱、倒乱的柜,忙了整整一日。
  直忙到夕阳西下,四个蚕娥才回到蚕署房里歇了口气。


  恰此时张兴过来问道:“咱听冯公公说,蚕娥们可是手头上有个东西叫浑不似?”夏至快口道:“不错,是有这么个闯祸的东西。”张兴嘻嘻笑道:“既是个闯祸东西,就平贱些卖与咱家?”
  春秋二分立刻警惕:“公公说得便宜!虽然是闯了祸,那是我们自己时运不济,东西却是我们花了大价钱买的!”

  张兴道:“不瞒你们说,皇庄里罗庄头的蚕桑场里今年端午节应承贡品丝缎,来经办征收的是司礼监魏公公。你们也晓得,魏公公是皇帝的红人,什么世面未见过,所以老罗四处托人去寻个稀罕物件来。”
  春分斜眼道:“这浑不似虽好,却是个妇人用的物事,魏公公怕是用不着。”张兴道:“你管他什么用途?老罗说魏公公点名要寻这样东西。”

  “他们这几个皇庄每年的租子贡品都是司礼监管理,暗里都叫魏公公活太岁。魏公公一句话,老罗听得比圣旨还惧呢。”
  春分便使个眼色给秋分:“妹妹,我们既用不着了,那就原价卖与他?”

  秋分点点头,顺口就把李若望说的价钱翻了个个儿说上去。
  张兴还价一番,秋分道:“罢了,再要便宜,他还送得出去当魏公公的礼?”张兴笑道:“就是这样了,那明日晚上我叫他家里人来一手兑银子一手拿货!”

  ********************
  -----------------------------
  呵呵,好吧,怪俺写得慢。
  奉送纸上别墅楼花一座,请消消火。

  纸上别墅:先蚕坛平面图

  
  @路过飘魂 2012-12-5 13:39:00
  @药园 376楼
  那魂,你要逼死人哪?
  -----------------------------
  偶等了2周~看看不完~~~这不是折磨人么~~~
  -----------------------------
  呵呵,好吧,怪俺写得慢。
  奉送别墅楼花一座,请消消火。
  @聆歌1542 390楼
  这先蚕要不要这么萌~

  呵呵,送一个它老人家的星图。

  房宿是四颗星,属于天蝎座。

  根据元朝的农书,蚕神的第一位就是天驷星。 天驷星是二十八宿之一,也叫房星、房宿。属于东方苍龙七星之一。关于它的资料较少,不知这位蚕神的相貌与神通。不过根据《西游记》的描写,二十八宿里似乎没有女性。所以它只能是一位男性的蚕神。

  

  (本文的图片多数来自网络)
  @恋冰物语 391楼
  Mark
  -----------------------------
  谢谢支持!
  早更新~
  ————————————————————

  次日一早这郎珍妮女史过来,黄不溜丢头发、绿不瘆瘆眼珠,血盆大口赛似阎罗王,手背毛多胜过孙大圣。
  张兴几个背地里都说:“番国男人何其不幸,只得娶这样女人回家。”

  郎珍妮带着一男一女两个随从,说是广州收养的杂种儿。
  那男的叫亚当,深目塌鼻、皮糙毛厚,望如猩猩直立;那女的叫夏娃,却是又高挑又白净,好个俊俏模样,看得太监们也口水汪汪。

  走进蚕坛,郎珍妮兴致勃勃绕了一大圈,直说未想到中国皇后养蚕的地方也这样气派!冯允忙纠正道:“女史,这是我皇后祭蚕神的殿坛,那蚕室才是养蚕的地方。”
  郎珍妮啧啧,说中国地大物博,神明众多,连蚕虫都有个坛来祭它。

  又要一处处观看下去。王姑姑已等不及了,直接带她去养着先蚕的蚕室。
  郎珍妮一见这先蚕,拿出一只圆圆的水晶镜子对着查看。看完大呼吾之上帝,怎有这样的奇迹,这虫子身上怎会长出半个天蝎座的图形来?
  立即掏出一本素描簿,对这先蚕一笔一划描画起来,边画边是赞叹吾之上帝。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