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记录--我在张家界散养土鸡的过程直播

  2016年8月9日,第1378天。
   
  阴。
   
  昨天不知道走的什么运。早上起来赶最早的一趟大巴车发长沙门店的鸡和蛋。在下完山离目的地不到三公里的地方,堵了十多辆砂石卡车。眼见是无法通过了,于是又联系了一位大巴车师傅。让他等我20分钟左右,改道从竹园塔翻山过去。不成想在社溪峪村道路口,一辆水泥罐车又坏在那里,等了十来分钟,仍然修不好。前后被堵住,再也找不到第三条路。这时,新联系的大巴车师傅已经到了,见突出无望,离目的地又只有两公里左右,师傅于是把车开到路口,然后又帮我将货物搬运一百多米到大巴车上,我这颗心才放了下来。要不然,下一趟车是两个小时以后,现在气温又高,鲜活的土鸡运输时间越短越好。幸好!幸好!
  
  妮妮已经寂寞了很久。不过不用急,再有一个月,这块沉寂的山林又会重新热闹起来。


  最后,再说两句。上面有朋友说看到我和老余们吃狗肉火锅的时候,感觉瞬间不好了,不仅后悔已经曾给予的评论,并且担心蛮山狗狗们的下场。这个实在是多虑了。湘西诸族,自命为盘弧后裔,宋代杂记便载有:“五溪之蛮,皆盘瓠种也”。沅陵有盘瓠山,女辛庙,瑶族非盘王不尊。某人某家突然发达,一般的说法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张家界的说法却是:祖坟上埋狗子了。当然,盘瓠的事情久远不可尽信,但因为渔猎传统,湘西各族对家犬是非常尊重的。后来客土杂居,吃狗肉的习惯也传入湘西。但自己家养的狗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吃的。所以,蛮山那些去世的狗们,秉持传统的老父亲都是好好将它们埋葬了。
   
  既然在农耕社会中居功至伟的老牛都能搬上餐桌,偶尔吃顿狗肉,老蛮认为也并非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
  2016年8月12日,第1381天。
   
  晴。
   
  这两天都在为新一轮的小鸡入驻蛮山做准备。原来装满杂物的轮牧鸡舍也要完全清理干净。
  首先请出来的就是兔子们,搬到外面屋檐下,给它们建了个新笼子。
  
  这一点上,动物和人都是一样的。
  2016年8月14日,第1383天。
   
  暴风骤雨。
   
  0:16分的时候我还没睡,于是看到了宝强的离婚宣告。
   
  无论光环多么炫目,周遭多么喧嚷。始终,只是一个人踟踟独行。
   
  也不可能不想到十三年前的今日,也是我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当然,不是和强哥一样关乎情感。

  成熟都是从痛苦中蜕变而出,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刻的人生会出现什么,唯一能够的,是尽力做好自己。
   
  上午参加了老同学茅垭老朱父亲八十岁的寿宴。
  
  雷霆雨露,具是天恩。能扛住风雨,才会重沐阳光。再小小感叹一下:阳光美好,雨露均沾,万物生长。岁月中,只有与自己努力操持相关的才能称为茂盛。若不是,无论多么葳蕤壮丽的风景,在你眼中,终究只是荒凉。
  2016年8月17日,第1386天。

  晴。

  铁哥们李老师的爱人小余,是湖南炎陵县的客家妹子。炎陵的特产,除了如今新晋的黄桃,最有名的当属一种糯米酿造的发酵酒:酒酿。
  
  时光被风催着,好快好快。一切都在变。不变的,只有那缕酒香。从酃湖的侧畔到刺史的府邸,从魏晋的日月到今年的夏天。
  2016年8月23日,第1392天。
   
  晴。
   
  农场的众筹计划书方案落定并在21日下午公布,到晚上零点正好入筹十万元。这中间,有之前的老股东、老会员,有现实中的朋友,还有合作桥的乡邻,有一位在国外的朋友甚至参筹了6股。感谢朋友们对老蛮的信任和支持,众筹开始,农场也进入规划和建设,老蛮带着朋友们的期许和陪伴,踏进了新的篇章。
   
  22日,老余和小龚抽了时间,上山来筹划农场区域划分以及猪舍牛栏的建造选址。可是上午刚好杀猪分了猪肉,要去城里仓库包装。于是约好下午。下午三点他们已经到了山上,等我从城里赶回来,他们已经在凉亭等了快两个小时了。
  
  但我觉得这些事情没有必要强求。想到原来还有朋友建议将村民迁出,专一打造我们自己的农场,且不说这个计划是否可行,但至少不是我的愿望。我只是想融入村庄,和村民们共存。这里既是我们的农场,也还是村民们的家园,我们是村庄那些逐渐老去的人们的伙伴,村民的生活也是我们眼里的风景。一切,就让他们保持着该保有的样子。他们大大咧咧,他们不修边幅,他们粗俗鄙陋,乃至于他们为邻里琐事吵架骂娘,那些是他们本来应该的样子。我们没有权力让他们为了我们而改变。我们都是时光的过客,我们也只是大自然中一道一闪而过的风景。
  2016年8月29日,第1398天。
   
  晴。
   
  今年的高温到25号晚上应该是结束了。25日上午粉玉米,那暴热的天,末了衣服能绞出一碗汗水。到黄昏时天气突变,虽然雨没落下来,但气温终于降下来了。以至于这两天睡觉,虽然盖上被子,竹簟却很是感觉冰浸一般,秋天真正地来了,该换上床单了。
   
  秋天来了,农作物次第成熟。先是玉米,高粱,大豆,现在是花生,一季稻也在开始收割了。
   
  父母在王木匠那块地上种了六七分面积的花生,如今叶子出现麻点,也可以收成了。
  
  但是,价格不能代表其的价值。
   
  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自然农业,驻足于自然农业,煎熬在自然农业。所有的努力和煎熬,自有超乎于价格之上的价值。对于自我来说,这价值也许就是成就心中小小的梦想;如果放大升高,也许会是民族、国家、人类,乃至这颗星球的未来。
  2016年9月13日,第1413天。
   
  前天在山下粉玉米的时候,甄大爷从岩口赶集回来,看到我,过来聊聊天。
  
  平常的生活,虽然是油盐柴米,日出日落。但是,我们都应该用心浇灌每一朵细小的梦想。让ta们,落地、萌芽、成长,绽放成花儿的模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