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挖出一座5100年前的啤酒厂遗址,还是第一王朝纳尔迈法老那会儿的,产量2万多升啥的,好一个高大上啊!
扒皮就要扒个干净。
先看看所谓西方主流意见,不外伪史伪证,列出来瞅瞅。
公元前6000多年前,两河流域聪明的苏美尔人就发明了啤酒,那啤酒估计也不怎么好喝,所以到现在为止,阿拉伯半岛和中东地区能喝酒的人少见。
欧洲人发明了两种啤酒酿造方法,一种是中世纪逐渐兴起的艾尔啤酒,一种是15世纪从巴伐利亚掀起的拉格啤酒。这两种啤酒如今在世界风靡,尤其是后者。
南美科学家2011年与欧美科学家合作在自然科学界比较牛的PNAS期刊上发布论文,称葫芦娃老四的起源地是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Patagonia)高原!
他们发现了不怕冷的非常原始的酵母菌株,从这些酵母的基因组DNA序列居然和拉格酵母的一个亲本有高达99.5%的相似度!
所以宣称:拉格酵母的起源地应在南美。很可能是因为大西洋贸易把它带到了欧洲。
但很多学者不同意。因为德国巴伐利亚开始用拉格酵母是在15世纪,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大西洋之间的贸易是在16世纪, 拉格酵母在欧洲的使用,要早于所谓的其“祖先”从南美抵达欧洲。
老规矩,即使不是俺专业领域,搬砖上论文也可以参考一下:
中国和非洲酿酒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演化研究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摘要
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酒类酿造和食品发酵等行业,被称为“第一种家养微生物”。该菌同时也是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中最常用的真核模式生物。然而,我们对其在自然界中的生态分布、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以及其驯化群体起源和演化等,依然所知甚少。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国或东亚地区的S. cerevisiae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而非洲驯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大于其他地区,因此提出了东亚起源和非洲起源说,但均缺乏足够的证据。本项目拟通过对中国和非洲这两个酿酒酵母菌可能的起源地进行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演化的研究,阐释其自然演化和人工驯化历史,并进一步探讨其发酵和抗逆性能因人工驯化而提高的分子机制,从而为培育适应新的生产技术需求(如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等)的优良酵母菌株提供优质资源和理论依据。
从2014年到2017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非洲南非、尼日尼亚、埃塞俄比亚等科学家在非洲开展酿酒酵母采样,几百株样本通过基因组对照,虽然发现一些菌株早于其它地区被驯养,但始终没有发现最原始的酿酒酵母菌群。加之非洲的气温高,对酿酒酵母耐冷冻的遗传性无法建立关联。
结题摘要
本项目对中国和非洲这两个酿酒酵母菌可能的起源地进行了野生和驯养酿酒酵母的菌种分离,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糖类利用和抗逆能力测定以及多基因和全基因组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从中国和非洲四国新分离野生和驯养酿酒酵母菌各120和2500余株;多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中国和非洲驯养酵母菌均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
2)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发现,酿酒酵母菌的驯养群体形成了一个独立于野生群体的单系类群,说明其可能起源于单个驯养事件;
3) 整个驯养群体可分为固态和液态发酵两个大的亚群,不同来源的菌株,如白酒、黄酒、青稞酒、马奶酒、葡萄酒、发面和市售活性干酵母等,分别形成了独立的谱系;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基物的非洲菌株也形成了彼此独立的谱系,但未从非洲发现真正的野生菌株;
4) 相对野生菌株,驯养菌株多具有较高的糖类利用和抗逆能力,尤其是对麦芽糖的利用能力显著提高,而马奶酒发酵菌株显著提高了半乳糖的利用速率;
5)基因拷贝数差异(CNV)分析发现在驯养群体中麦芽糖代谢基因和许多抗逆基因发生了显著的基因倍增,而在马奶酒菌株中,则发生很多包括半乳糖转运蛋白GAL2在内的谱系特异性基因扩增。
本研究结果为酿酒酵母菌的东亚起源说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并揭示了酿酒酵母菌适应性进化机制,为培育新的优良酵母菌株提供了优质资源和理论依据。
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科学家在对青藏高原和相邻地区的酵母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这一地区酿酒酵母属的物种多样性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从该地区分离的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也远远高于美洲。
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科学家们始终在努力寻找酿酒酵母的源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居然在中国找到了所有的酿酒酵母大类,这在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是从来没有的情况,可能是唯一案例。
也就是说,不仅是拉格酵母,整个酿酒酵母菌群的七大类都有。非洲只有两大类。
从应用和驯化方面来看,在全世界已经识别的16个主要驯养酵母谱系及其演化关系中,中国亦是驯养酵母群体遗传性最高的地区,推断出中国还是另一个起源中心——驯养酵母起源中心。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真贝氏酵母群体,居然属于中国的西藏谱系,基因分析证明,西藏谱系和拉格啤酒酵母的对应基因,具有更高的相似性。西藏的真贝氏酵母菌株才是拉格啤酒酵母真正的野生亲本,中国的青藏高原才是其真正起源地。
2016年,新西兰学者发表在《环境微生物学》上的论文,从数据上支持了酿酒酵母东亚起源说。
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中,两组法国遗传科学专家也有论文证明了以上结论。
问题来了,没有中华的酿酒酵母,两河、埃及区域的人群在6000-7000年前喝的是什么呢?
拿破仑指着金字塔对士兵训话,“士兵们!四千年的历史在俯视着你们!”也是以一个欧洲人面对世界历史时说的话。问题是,谁告诉他这些玩艺有4000年历史的?
吐槽一下欧洲吹嘘的埃及露天沙漠垃圾堆。
1897年,两名英国牛津学生在沙丘中发现了一个古埃及垃圾堆,里面竟然有超过50万张莎草书碎片。
1898年至2012年,学者们只翻译出其中的5000张碎片。这意味着1个多世纪以来,研究人员只解译了这些文献总量的1%。这里面大部分是文件契约证明,只有10%是文献典籍,好,只有500张了,那所谓的古代戏剧著作还有几何原本、希罗多德历史、希腊志之类的大批文物证据如何分布的?这个运河岸边的古代城市,其居民在千年跨度里不厌其烦、不遗余力、不亦乐乎地把古代宝贵的手抄本成卷成捆还带标签地运送到沙漠里倾倒,有的还有包鱼的痕迹,俺不提有机质文物在沙漠露天垃圾堆里由于温差变化和湿度变化而必然产生的碳化归宿,就是有个问题,那条鱼呢?
故事还没有完。
为保证破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由牛津大学教授德克·欧卜克倡议发起的“古代生活”项目于2014年全面启动,把破译工作众包给具有古希腊字母表基础知识的“公民科学家”,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招募了超过25万名志愿者,在线学习古希腊字母表并破译文本。后者在网上浏览这些碎片,并尝试把上面的文字翻译出来。被转译后的文字都会经过系统和软件的反复核对,以确保工作的精准度。
此次众包得到全球25万多名志愿者的帮助,破译工作目前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任何对古希腊字母表有基本了解的人都有机会在线接触这些文本、并尝试破译它们。随后,软件会从现有文本和翻译中提取数据,对译文进行交叉对比,对翻译进行检验。甚至连只学过希腊字母表的在校儿童都可以做这件事情。
德克·欧卜克表示:“项目进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考古人员自己拿着放大镜埋头苦干,我们已经破译了10万到20万张古埃及文献碎片。”据了解,这些文献主要记载了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7世纪的历史,包括古代戏剧、诗歌、法医报告、购物清单等内容。
--俺能说这100年里面的欧洲专家都是一群饭桶不?
作为对比,不要说甲骨文,即使是金石文,乃至战国秦汉的简牍文书,那也不是随便什么孺子都可以众筹释读的。不信,请看四种古文老子,最长的已历40年释读。欧洲天才何其多!
竹简保存倒是水坑货相对容易留存至今,植物纤维制品干燥容易枯裂,温湿变化容易碳化,露天沙漠垃圾堆?撒哈拉果然好神奇。贝叶经呢?古印度的史料问题还没扒皮呢!
傻瓜都明白莎草席子怕潮湿,这是欧洲史料自己说的,所以才会保存在埃及明亚省西部的沙漠垃圾堆。据说绵延千年垃圾,那时候先后有古希腊影响和希腊化时代,于是亚城图书馆的谎言和沙漠垃圾堆的假货相映成趣。
西方对古埃及和希腊化的关键联系点--俄克喜林库斯垃圾堆遗址的描述:
由于现代埃及的城市建筑在俄克喜林库斯的遗址之上,因此古城市本身从来没有被发掘过。但是一般相信,该市有很多公共建筑物,包括:一个可容纳1万1千名观众的剧场,一个竞赛场,四间公共浴室,一间健身房和两个位于约瑟运河的小港口。此外,它也可能建有军营等军事建筑,因为俄克喜林库斯于罗马和拜占庭时期,曾多次支援军事驻军。在希腊和罗马时期,俄克喜林库斯建有崇拜:Serapis、宙斯-阿蒙、赫拉-艾西斯、Atargatis-Bethnnis和欧西里斯的神殿。此外,还有得墨忒耳、狄俄倪索斯、赫耳墨斯和阿波罗等希腊神殿;以及朱庇特和玛尔斯等罗马神殿。在基督教的时代,俄克喜林库斯拥有主教席位,建在其遗址之上的现代城市,仍然有几间古老的科普特基督教教堂。
1922年,著名埃及学家弗林德斯.皮特(FlindersPetrie)在俄克喜林库斯,发现柱廊及剧场的遗迹。不过到了现在,只有一条柱的一部份能保存下来,因为其他的物料,已经用来建设现代住宅[3]。
--从来没有发掘过,于是就一般相信,相信那些同样可疑的所谓史料?1500年以后突然印刷出来的史书?这些神庙是谁编出来的啊?还建设现代住宅?1922年的考古发现只有一条柱子的一部分?那还叫遗址考古?那就是废弃的石块!是考古没发现什么,放弃了吧?反观我国诸多遗址中的灰坑发掘,都是附近有建筑的,都很近,你家才用骆驼拉着大车跑到沙漠里干燥的地方挖坑去!
从1896年至1906年的十年时间,每年的冬季,当埃及气候在能忍受的范围之内,二人会监督数百名埃及工人,开挖垃圾土堆,挖出层层紧紧挤压着、混合了泥沙的纸莎草纸。然后纸莎草纸会被筛选和初步清洁,之后会运到格非和亨特在牛津的总部。牛津大学的赛克勒图书馆(SacklerLibrary)藏有100,000件纸莎草纸的碎片,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古典手稿收藏。约有2,000项手稿以玻璃装裱,已经有4,700项被翻译,编辑和出版。71巨册的俄克喜林库斯古卷经已出版[6]。其余的则藏在800个箱内。
超过70%迄今发现的纸莎草纸文学著述,来自俄克喜林库斯。这些文学著述,有人所共知的作品(很多作品的版本,比那些从中世纪留传下来的手稿,显然地更接近原始版本);此外,也有古代伟大作家本已失传的的作品。只有约10%是文学作品。其余的是政府和私人文件:法令、登记册、公函、人口普查表、税单、法院纪录、契约,遗嘱、票据、帐目以及私人信件等等。
--一张碎成了很多片?按照这个样子,哪来那么多作品和文件?层层紧紧挤压着、混合了泥沙的纸莎草纸!最长的莎草书一张就是一卷,长达40米!太伟大了!
我国甘肃墓葬汉武帝时期的,干燥气候密闭,出来的西汉早期麻纸地图缩成一小块手掌大的残片,像是一块土渣。这埃及倒好,50万张以上!还是在一个垃圾堆,还是露天倾倒的垃圾堆,天长日久才被风沙掩埋的垃圾堆!神迹!
--
网址可参考,所谓埃及俄城的莎草书垃圾堆是个什么货色。一个阿拉伯谢赫(就是酋长)的圆顶墓地周围居然是成堆的露天垃圾堆,周边便是沙漠。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地标。
--俺的问题是,先有阿拉伯酋长墓地,还是先有露天莎草书垃圾堆?哪位慕洋犬选墓地找垃圾堆中央的好风水?包括欧洲主子在内哦!当然,也许阿拉伯酋长口味特别,喜欢选择异教徒书卷垃圾堆的中央安居祈祷见安拉?
--漫天灰土,挖开垃圾堆,最后便是成捆成卷带标签的所谓2000年前的莎草席子,还据说连续抛弃近千年之久!从材质、地点、气候、保存状况到文字解读、内容与题材的分布,参见俺前面的多个帖子,俺只有一个结论,伪造。
--推测,当年俩牛津大学生作为代理人,在资助者和导师的指使下,找了个沙漠里认为干燥易保存有机质文物的地方,又怕迷路,就把这座墓当作地标,在周围堆积了很多堆所谓的古籍、真正的垃圾。
--那些所谓的莎草片子,有所谓蛀虫咬出的圆洞,有所谓的几何原本,有大批的耶经,还有戏剧脚本,据说是2000年前的玩艺,用心点的收藏爱好者都懂的,呵呵。慨叹的是欧洲居然如此大胆和肆无忌惮地造假,水平低劣!
俄城的垃圾堆里不仅有希腊经典古籍,而且所扔纸草量之巨大,50万张(纸草卷)呢,一个非古埃及一线城市的生活垃圾堆,竟然不比亚历山大图书馆逊色呢!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怎么就没有想到上这个古埃及三线城市的生活垃圾堆里淘出希腊经典古籍呢?何必再煞费苦心地从希腊人那里骗取手抄本呢!
文明的传承靠的就是书籍,在古代,抄写一本书籍是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心血的,更何况纸莎草纸造价不低廉且比现代纸厚多了,抄写一本书籍是要花很多的钱买很多张纸草纸,并且,还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手工抄写,靠手工抄写多不容易啊,这样的辛苦付出得到的昂贵书籍,谁会舍得拼命地往垃圾堆里扔?为何不传给后代、或捐给图书馆?
比如,亚里士多德的300万字著作共需要5000张草纸,这样的书籍,谁家会舍得扔出去?如果不是放在墓地里厚葬时的陪葬品,而是被平民当成垃圾扔出去!太可惜了。。。。
俄克喜林库这座城市的居民如此地富有和奢侈浪费呀,不仅有扔重要文件和书籍的爱好,而且还是书写在并不廉价的纸草上。
这些纸草当年它们被扔进垃圾堆里的时候可都是完整无缺的(又不是碎片),而且出土时的状态是“层层紧紧挤压”着堆放的,根本不像是散户人家随心所欲地“零散”扔入垃圾堆时的凌乱无章状态,而是一次性大量地“整体”被装卸扔入垃圾堆的感觉!2-3万人口的城市怎会拥有如此巨量的纸草用量?历经2000年风沙,还有50万件!除非是超越亚城图书馆级别的。
另外,无论是贝多芬年代还是现代,都是有印刷品的时代。在没有印刷品的古代,手抄本的珍稀程度是远大于现代的印刷版的书的
那个亚里士多德,且不说他自己写的那套原版作品早已不见踪影(这个可以理解嘛!),就在他身后三百年里的任何手抄版的书籍,现代人也没人能见得到!
古代的手抄书多到想扔就扔的地步?西方考古是否发掘出大量的公元前的古代手抄书?对应于中国,手抄版竹简书可是有身份有文化的古人很珍贵的陪葬品。
俄城,发现的基本都是所谓古希腊文字著作片段,换句话说罗马人来了以后也不用拉丁文的,呵呵。
植物纤维的保存最好的条件恰恰是合适的温度与湿度,干燥环境导致纤维脱水,温差湿度变化导致碳化,反而更加难以保存。墨迹亦然。
1986年甘肃天水市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中出土西汉初文帝、景帝时期(公元前179年到前141年)的绘有地图的麻纸,出土时类似一小片土渣,经现代技术手段才发现是地图残片,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以下均涉及文物或史料的可靠性问题,对于古代文明的解读不能建空中楼阁,硬凑甚至伪造的遗迹上产生的不是真正的历史,而是具有政治性的故事。例如耶经考古学和建基于其上的欧洲中心论考古与古典历史体系。
即使按西方所谓的记载和研究:
“莎草纸”并不是现今概念的“纸”,它是对纸莎草这种植物做一定处理而做成的书写介质,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
莎草纸消亡以后,制作莎草纸的技术也缺乏记载而失传。后来跟随拿破仑·波拿巴远征埃及的法国学者虽然收集到古埃及莎草纸的实物,但也没能复原其制造方法。
Thecollectionofpagan,ChristianandArabicpapyriinViennacalledtheRainerpapyrirepresentsthefirstlargediscoveryofmanuscriptsonpapyrusfoundintheFayuminEgypt.Around1880,acarpettraderinCairoacquiredonbehalfofKarabacekover10,000papyriandsometextswrittenonlinen.OfthoseFayumpapyri,over3000arewritteninArabic.ThepapyrioriginatedfromK?mFaris(KrokodílonPólis)andIhnasiyyahal-Madinah(HerakleopolisMagna),thetextilepagesfromK?mal-‘Azama.TheywereexportedtoViennain1882,andpresentedinapublicexhibitionthefollowingyearthatcausedasensation.
--吐槽一下,真正可靠的莎草“纸”,这个就是席子,1880年以后突然大量出现在埃及古玩市场上。起初大多为阿拉伯文字和拉丁文字!为什么埃及博物馆的几千卷阿拉伯文字莎草书乏人问津?伪造的古董?那些号称是1880年以前发现的莎草书,去挖掘一下其出现的源流,呵呵。
直到1962年,埃及工程师哈桑拉贾(HassanRagab)利用1872年从法国引种回埃及的纸莎草,重新发明了制作莎草纸的技术。
--这个工程师的真正身份,呵呵。看下面。
据说古埃及人将莎草纸称为pa-per-aa,意思是“法老的财产”,表示法老拥有对莎草纸生产的垄断权。
莎草的绿色植物,主要生长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沼泽中。它生长茂密,高达2米以上,茎可做笔,茎髓可造纸,根部可作燃料,数千年前,古埃及人正是借助这种植物造的船而航行于尼罗河上,深得古埃及人的喜爱甚至崇拜,是古埃及人所崇拜的三种植物之一,即纸莎草、荷花、枣椰树。这种植物在苏丹、乌干达的小部分地区也能生长,但产量有限。后来,尼罗河两岸多次被清理,纸莎草不再生长,莎草纸随之绝迹。
埃及纸草造纸术失传达1000多年之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曾有不少人试图恢复纸莎草纸的制作。然而,考古发现的纸莎草纸虽不计其数,但关于造纸工序却未见详细记载。
生产莎草纸的原料是纸莎草的茎。先将莎草茎的硬质绿色外皮削去,把浅色的内茎切成40厘米左右的长条,再切成一片片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至少6天,以除去所含的糖分。之后,将这些长条并排放成一层,然后在上面覆上另一层,两层薄片要互相垂直。将这些薄片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趁湿用木槌捶打,将两层薄片压成一片并挤去水分,再用石头等重物压(今一般用机器压制),干燥后用浮石磨光就得到莎草纸的成品。由于只使用纸的一面,在书写的一面要进行施胶处理,使墨水在书写时不会渗开。
古埃及人最初是将纸卷成卷轴使用的,后来为了方便,就裁为一张张的以便制成抄本,这样,书本就出现了。如今莎草纸偶尔还用于绘画,但水质的颜料会使纸张变形。莎草纸在埃及的干燥气候下可以很好的保存。但是它在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被霉菌毁坏。因此,当希腊和意大利曾大量引进使用的莎草纸最终大都损坏的时候,在埃及还能发现保留下来的纸草书卷。世界上最古老的纸画—早在第三王朝的美杜姆金字塔里出土的纸莎草纸画《美杜姆的鹅》,即使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不但纸质丝毫无损,色泽亦绚丽依旧。如今,不论在亚历山大图书馆还是在开罗博物馆,很容易看到数千年前古埃及纸莎草画的精品,一张张纸莎草画生动地描述着古埃及人的服饰、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祭祀供品、动物与人的关系。
哈桑拉贾卜(HassanRagab)是工程师、军人、外交家、科学家,还是实业家。他参加过推翻法鲁克封建王朝的革命,获得过一级共和国勋章并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先后出任驻中国、意大利和南斯拉夫大使,曾与埃及共和国历史上的三位总统纳赛尔、萨达特和穆巴拉克有过亲密接触,并三度为他颁奖。
他潜心纸草学,成功研究出了失传千年的纸草造纸术,并创建了一个庞大的纸莎草纸产业,几乎垄断了整个埃及纸莎草纸市场。
出使中国期间,他受到当时中国造纸系统的启发,并对古埃及纸草造纸术萌发出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对中国家庭作坊式的小造纸业系统进行研究,认为这非常适合纸莎草纸制造业,并建议埃及政府发展类似的造纸系统。
不过,对于他的建议,政府并未采纳,于是,他决心自己创办这一系统来拯救古老的纸莎草造纸术,潜心钻研,查阅历史书籍,与专家们进行交流,认真学习古墓画,细心观察从法老古墓中发现的纸草文书的纹理,并借助中国家庭造纸作坊的传统工艺进行实验,终于找到了古人的方法!
货真价实的纸莎草纸重新被仿制出来,阔别久矣的纸画重获新生。在发掘造纸工序的过程中,拉贾卜俨然成为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画家,并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纸莎草纸的再生之父。
--古罗马的老普林尼出来说几句啊?
这莎草的用途多着呐!做纸?莎草“纸”做出来擦屁股都不好用的,还不能折叠,只能卷起来。神奇的故事。并借助中国家庭造纸作坊的传统工艺进行实验?
俺倒是去过宣纸作坊,这和所谓莎草书的石头压席子是两个世界的概念好不?
在吉萨金字塔附近的旅游定点画店里就可以见到纸莎草纸(以下引述方便均用纸来称呼,实际上还是草片子。)的制作。
纸莎草纸是古埃及人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人类最早知道书写的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3万年,当时,人们用颜料在岩石、岩洞壁上绘、刻代表人和动植物的几何图案。后来古巴比伦人将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古阿玆提特人用桑科植物树皮书写绘画,古印度人用贝叶(棕榈叶)刻写佛经,中古欧洲人用羊皮纸等野兽皮书写。而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西周铭文刻在青铜器上,后来还有竹简、丝帛等等作为过书写的载体,但是它们各有缺点:或是太沉重,或是太昂贵,不能大量使用,部份更不能修改。纸莎草纸的发明则使得书写介质变得轻盈、可以修改,便于携带,极大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纸莎草纸的发明,我们对于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许多的历史的细节就无从认知。纸莎草纸的发明在古代没有传到中国。
--(点评)伟大的莎草片子,可惜,阿拉伯人就是要用中国纸的低阶版来代替高大上的草片子,为什么呢?
古埃及人发明纸莎草纸的时间可以追溯很早。根据从埃及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100年—2840年)的大臣荷玛卡(Hemaka)位于撒哈拉的坟墓中出土的一张没有被书写过的纸莎草纸,学者们推断纸莎草纸的出现与埃及文明史的发端几乎是同步的;而最早的纸莎草纸文献则来自于第五王朝末期(约公元前2500年—2350年)的阿布塞(Abusir)神庙,它主要记载了这个神庙的收支情况。目前所知的最宽的纸莎草纸卷是古埃及的丧葬文献《亡灵书》(theBookoftheDead)。根据捐献者的姓名,它还被称作《格林菲尔德纸莎草纸卷》(Greenfieldpapyrus),该文献宽度达49.5厘米;最长的纸莎草纸卷是埃及第二十王朝时期书写的《哈里斯大纸莎草纸卷》(thegreatHarrispapyrus),该文献长达41米。
--(点评)这些所谓的莎草文书的来源也是可以扒皮的,市场购买,无私捐献,也有卖高价的,可靠的来源不清,俺以前扒过一些。
纸莎草像芦苇一样生长在浅水中,叶在茎的下部,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茎不长叶子,直立、坚硬、高大,最高的可达4.6米。在茎的头上是蓬开四散的须发。
纸莎草纸的制作:先将纸草茎的硬质绿色外皮削去,把浅色的内茎切成40厘米(可以根据茎干的长度和需要切得更短或者更长)左右的长条,再切成一片片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至少6天,以除去所含的糖分。如果超过6天,薄片就会由白色变深,泡的越长夜色越深。之后,将这些薄片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趁湿用木槌捶打,挤去水分,然后将这些长条并排放成一层,在上面覆上另一层,两层要互相垂直。将摆放好的两层薄片用石头等重物压(现在一般用机器压制),干燥后用浮石磨光就得到纸草纸的成品。由于只使用纸的一面,在书写的一面要进行施胶处理,使墨水在书写时不会渗开。现场演示了制作好的纸莎草纸的结实程度,扯来扯去不见薄条分开。要想分开也很简单,把它放到水里继续泡。
在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五世的时候,根据普林尼在《自然史》中的记载:公元前2世纪,帕加马帝国国王欧迈尼斯二世热衷于收集和抄写图书,为了使帕加马图书馆的藏书量能够与亚历山大图书馆相媲美,他遂打算从埃及大量进口纸莎草纸。为了遏制帕加马图书馆的发展,托勒密五世下令将纸莎草纸制造方法列为国家机密,并严格禁止向帕加马输出纸莎草纸。欧迈尼斯二世不得不另辟蹊径,命令把羊皮处理成光滑的薄片,用其来代替纸莎草纸。公元八世纪,中国纸及其制作方法传入埃及以后,纸莎草纸的制作工艺就失传了,就连纸莎草在埃及都逐步销声匿迹了。因为中国的造纸术可以利用破布、渔网、麻片等各种废旧材料,并逐渐发展到可以广泛使用竹、木等植物纤维,原料广,成本低,产量大,价格低,而且成品多样,可以适应不同的用途,也可以在各地生产。
--(点评)这莎草片子制作起来便宜,还是需要打浆抄造的中国纸方便呢?做好的莎草片子撕不开,应该是草席子了。莎草的灭绝和中国纸也能拉上关系,呵呵。
今天埃及的纸莎草纸据说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中国当过大使的哈桑·拉加卜在学习参考了中国的造纸术以后,重新制作出来的。纸莎草也是重新引进繁殖成活的。怀疑现在埃及纸莎草纸制作工艺,是不是完全复制了古埃及工艺的血统。
--(点评)拉氏当年可是去过皖南的宣纸作坊的,问题是,中国纸的制作工艺无论古今的浇纸法还是抄纸法,都与所谓的莎草纸工艺没有一丝一毫的关联。中国古代先民宁可采用竹片木板直至植物纤维打碎成浆抹平晾干的复杂工艺,也不愿意在中国各地的莎草属植物草片子编织的席子上写文章,呵呵。
今天作为一种生产技术和文化用品,纸莎草纸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一种文明遗存和工艺品,许多游客都购买纸莎草画,以做纪念。埃及政府将纸莎草画在旅游行业大力推广并形成繁荣的产业。例如在著名的卡拉姆斯村,纸莎草是于30年前传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纸莎草画需求的增长,村里的纸莎草纸产量不断扩大,兴盛时全村有1500多个家庭作坊,生产的纸张不仅销往埃及各地,还受到意大利、法国等地买家的欢迎。近年来埃及政局动荡,对旅游业影响很大,这让卡拉姆斯村的纸莎草纸生意经历了寒冬。年轻人开始到外地找工作,过去清一色的纸莎草田很多也变成了小麦、水稻和苜蓿田。
--(点评)30年前传入的莎草,旅游业。有兴趣的可以在专卖店买几份漂亮的莎草书画,回来以后好好鉴赏一番。
还是欧洲自己据说的纸草书的发现:
1880年,人类首次发现了纸草文卷,并将其视为人类文明的宝藏。不幸的是,在许多阿拉伯国家处于外国统治时期,有成千上万部阿拉伯纸草文献流失海外。
--那时候还是以阿拉伯文字为多的,还有波斯文等文字。俺不用纸来称呼,因为这不是纸,连席子都不算,就是靠外力压制和草汁粘连的草茎切片而已,所以不能折叠还怕水,只能卷起来保存的,前面引述很多。
最大规模的纸草文献走私发生在19世纪末,走私到奥地利的纸草文献超过了10万卷。原来,奥地利商人邱杜尔·贾拉夫热衷于收购东方织物和经销东方名贵地毯,把它们销往奥地利。奥地利东方学家冯·克拉巴契克也对东方织物情有独钟。因有共同的爱好,一次偶然的机会,俩人一见如故,从此成为密友。
--联系现代中外的古董商,还要比这俩职业一些。还是量词,卷,说明纸草书的形态。
1881~1882年间,地毯商贾拉夫把一些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织物寄给冯·克拉巴契克时,还寄去了一些埃及纸草文卷。收到这些东方礼物的冯·克拉巴契克兴奋不已,他对纸草文卷进行了仔细研究,发现是无价之宝,便立即写信给贾拉夫,告诉他纸草文卷是如何的珍贵,吩咐他务必尽可能多地收集。
--地毯商人代购的,没空也没那专业精神,人就是买的,按照西方拥趸说法,那就是发现。俺们考古这叫传世品,属于无考的物件,参考可以,难以定论。
贾拉夫见信后,立即前往埃及各地寻找纸草文卷。这次,贾拉夫在法尤姆绿洲和艾赫纳西亚等地收集了大量纸草文卷,共约1万卷,用六种文字写成,其中的阿拉伯文卷多达3000卷,都是些极为重要的文献。在对这些纸草文献进行翻译研究之后,冯·克拉巴契克于1883年在奥地利博物馆举办了纸草纸文献展。当时任奥地利科学协会 的奥地利皇太子拉英尼尔大公花重金买下了这批珍贵的纸草纸文献,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以他的名义存放在维也纳博物馆。
--还是收集的,不就是地毯商改行收莎草书了么!古希腊语没花头的,所以也没法有轰动效应,层累地历史还没有开始编制。阿拉伯语什么的顺便翻译一下变成德语。重金?对头!这是有效益的啊!这是考古还是什么?联系当代英国佬文物骗子的光辉事迹,包括大英博物馆和拍卖行连番中招,呵呵。
巧舌如簧的奥地利地毯商贾拉夫利用埃及人的无知和他们对纸草文卷价值的不了解,在19世纪末的短短几年里,共从埃及掠走7万多卷纸草文卷,这无疑是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法老文明遗产的肆意掠夺。
--这和俺前述的摩押石碑发现大战相比,相同的年代,就在埃及,有的埃及人就是不一样啊!还是古希腊文字的问题。阿拉伯早期还是大量使用纸草文卷的,后来就改中国纸了。
1891年1月19日,《泰晤士报》刊发了一篇爆炸性新闻,大英博物馆收集到了一份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的纸草抄本,它也是从埃及出土而来的;仅仅在11天之后,1月30日,该图书馆管理员科尼翁(F.G.Kenyon)编辑整理的希腊文本公开发表了。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这份纸草抄本并未完整抄录《雅典政制》,它没有开篇文字,最后一部分严重破损,大约有63章的内容可以被学者轻松识读。
--终于惦记到古希腊了,还有政制,所谓的雅典宪法出世了!据说出土的,大英博物馆可不管,收集到即可。希腊文本登场了!实际上从东罗马的所谓希腊语到1832年立国的新希腊王国的所谓希腊语,这里面也是深水一潭啊。问题:为什么是英国佬?其它城邦的政制呢?关于这方面,诸兄多有阐述,俺不提。欧洲找爹的水很深。
在此感召下,几乎全部古希腊文的俄城考古就应运而生了。
顾撷刚前辈这个层累地古史创造还是有根据的啊!
那些商人和东方学家从阿拉伯地区掠走的大量纸草文献,不仅丰富了他们图书馆的馆藏,也使他们的钱包鼓了起来。
--名利双收,这让我们的商人和学者艳羡啊!回忆功甫帖的纷争,岂不乐哉?
令人遗憾的是,拥有丰富的纸草文献的阿拉伯至今尚未设立研究“纸草卷学”的机构。埃及作为纸草文书的故乡,很晚才重视“纸草卷学”。在20世纪80年代,埃及的第三大综合性大学艾因·夏姆斯大学才第一次建立了“纸草卷学”研究中心。
--奇怪啊!另外,联系我国对于海外流失敦煌文书的判读,咱自己的东西还就是比吸收中华文化的日本更熟悉。阿拉伯呢?埃及呢?话语权呢?
还有,纸草文书是有机物质,会因时间、环境因素变旧,发生突变性化学反应,导致纸草文卷损坏。光线、高温、干燥、空气污染及人们的粗暴行为都有可能损坏纸草文卷。过去,由于没能正确掌握修缮、保护纸草文卷的方法,故大量埃及、阿拉伯伊斯兰纸草文卷遭到毁灭。原先悬挂在埃及博物馆阶梯上的纸草文卷因一直暴露在阳光下,最终自燃焚毁。正确的保存方法是将纸草文卷夹在玻璃片之间,这样既能防止尘土和水的侵蚀,又可避免高温和光线的照射。
--这个毁灭很有目的性啊,古希腊和古埃及文字的留下来,其他的就完蛋了。还有这些损坏和保护,啥干湿啊,啥水土啊,古埃及2000-5000年前的气候俺就不吐槽了。自燃,呵呵。
埃及国立图书馆的纸草文献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但因长期无人过问而正在风干变质,急需进行修缮和维护。另外,至今还从未有人对它进行过整理、编目,除对其中的数百卷曾进行过粗略研究外,其余均被束之高阁。
--为什么?俺前面问过了,再疑问一下。
意大利第二大海港、第三大城市那不勒斯的拿波里博物馆收藏的纸草文卷,发生自燃后已经碳化变黑,只能在借助红外线摄影技术对其进行照相处理后才能辨认。其余一些状况较差的纸草纸文卷也需采用专门的修复技术进行修缮。
--这可是地中海气候的西北意大利,也自燃了?呵呵。
有关阿拉伯早期的埃及历史,除纸草文卷外,目前尚未发现任何相关的文字资料。因此,纸草文卷是目前仅存的记录当时社会状况和时代风貌的历史资料,如今,这些珍贵史料在奥地利,而不在埃及。记载伊斯兰教史的第一部纸草文卷也在奥地利。此外,流失到奥地利的纸草文卷还包括婚姻契约、买卖合同及国家官方函件。这些流失的纸草文卷,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形态、阿拉伯统治者们和阿拉伯政权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阿拉伯书法、文学的发展也颇具价值。
--难道这些阿拉伯文卷用古希腊语记载,甚至包括7世纪开始的伊斯兰教史?还好俺中华文书自有的颇多,即使是被欧洲打劫了百万卷古籍,照样层出不穷,不怕西方拿去乱改,就连乱破译都没办法,话语权呗!哪个西方专家敢用那几条数学啊建筑啊的逻辑推理大胆猜测去破译咱甲骨文或者金石文啊?那些西方拥趸们来试试?或者也来个众筹,只要会发汉语拼音的儿童天才也来网络破译篆书或是草书?
在有了中国纸之后,西方才有了大量伪造古文献的条件。到了下一个阶段,为了证明所伪造的东西是真古董,才开始用羊皮伪造所谓的古典手稿;借助莎草片伪造古文献,时间更为晚近。
“1880年,学者们在埃及进行考古时首次发现了纸莎草纸文献。”(孙宝国、郭丹彤《论纸莎草纸的兴衰及其历史影响》)在此之前的莎草纸发现都是后来编造出来的故事。
关于字母文字的吐槽:
现代的英文字母完全借用了26个拉丁字母。所谓“拉丁字母”,就是古罗马人所使用文字的字母。
英语开始成为文字,大约是在公元六世纪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当时负责把当地人口头语言记录成文字的,是罗马天主教的传教士们。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当时的英语(即古英语)共有超过40种不同的音,然而他们手中只有23个罗马字母(当时还没有J,U,W),无法一一对应。于是他们实验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如增加字母、在字母上加变音符号、两个字母连写等等来对应不同的发音,慢慢形成了古英语的27个字母和一些拼写规则。
1066年诺曼征服之后,当时许多文书是法国人,他们抛弃了一些他们看不惯的拼写规则,又从法语中引进了一些新的规则,针对不同情况,又制定了一些新的例外。这使得当时的英文在拼写形式和用词上有了巨大的改变。有的字母被废除,有的被改造。,逐渐演变为现代英语的26个字母。
古英语的27个字母如下:
a?bcdeefghilmnoprstt?xy
和极少使用的k,q,v和z。
没有字母j和u。中世纪,字母?被w所替代;?被a所替代,但是在后来的国际音标中却保留了下来;e和t被字组th所替代,但前者却在后来的国际音标中保留了下来。
重要的是下面:
英语开始成为文字,大约是在公元六世纪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当时负责把当地人口头语言记录成文字的,是罗马天主教的传教士们。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当时的英语(即古英语)共有超过40种不同的音,然而他们手中只有23个罗马字母,无法一一对应。于是他们实验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如增加字母、在字母上加变音符号、两个字母连写等等来对应不同的发音,慢慢形成了27个字母(后来演变为现代英语的26个字母)和一些拼写规则,这时候就已经有了拼写例外,但是古英语单词较少,约5万个左右,所以问题尚不明显。在诺曼征服之后,许多文书是法国人,他们抛弃了一些他们看不惯的拼写规则,又从法语中引进了一些新的规则,针对不同情况,又制定了一些新的例外。
从中古英语开始,英语词汇量急剧膨胀,英语发音也发生了变化,大批外来语进入,而每次对英语拼写规则的改革,结果似乎都是进入了新的不规则拼写,新科技如字典、印刷术等并没有解决问题。当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的同时,世界各地的英语却又发展出自己的拼写规则来。
世界上所有活的语言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几个世纪以来,英语的语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原来在古英语中和古英语时期发音的字母(如字母b在climb,thumb等词后面原有发音的)现在已变得不再发音,但英语的拼写却基本保持原来的样子,这给英语单词的拼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时常出现单词误拼和字母漏拼现象,大部分都是由于哑音字母造成的。
例如哑音字母k在n前构成的kn字母组合,在英语和日尔曼语发音相近时,k和n都是发音的。英语语音演变的结果,/k/音脱落了,而拼写却保留了下来。
音变是语言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语言现象,它记录了语言的发展史。各种语言在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中,都要经过“归化”过程,对不被本民族所接受的词语和语音,会逐渐被淘汰,代之以合乎本民族习惯的词语和语音来。就语音和拼写来看,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要比拼写的变化大得多,语音的脱落给单词拼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问题来了,欧洲的业余天才们是如何身临其境地发出几千年前的各种各地死去文明文字符号的发音的呢?
扯过了假货包邮的莎草文书,下面扒一扒羊皮书的段子:
1、羊皮纸是制作书本或提供书写的一种材料。事实上并不仅由小羊皮做成,有时也用小牛皮来做。
--就是说,不是什么皮子都好做羊皮纸的,当然这就不是纸。所以昂贵。
2、传说,普林尼《博物志》XIII21,70的内容,但是还有其他的说法,如埃及与塞琉古的战争激化,导致纸莎草纸无法出口的说法,还有单纯的埃及国内纸莎草纸产量不足的说法。
公元前170年左右,靠近所谓特洛伊遗址的一个古国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雄心勃勃,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稍具规模的图书馆,以与亚历山大城一别苗头。可是,帕加马并不生产莎草,只得向埃及大量购买。埃及国王得知其用意,为确保亚历山大城在学术上一支独秀的领导地位,下令禁止输出;欧迈尼斯二世一气之下,派人研发其他的书写材料,羊皮於是成为崭新的书写替代品。
羊皮纸以羊皮经石灰处理,剪去羊毛,再用浮石软化,便成了这种新的书写材料。羊皮纸的英文名称“Parchment”就是由这个城市的名字而来的。帕加马产的羊皮纸也供应罗马,罗马人称之为“帕加马纸(CartaPergamena)”,这就是从帕加马(Pergamena)到羊皮纸(Parchment)的演变。把这些羊皮订成小册子,称为手抄本,再合订成册,使成为留传后世的羊皮典籍。此后,手稿一直使用羊皮纸。
中世纪是羊皮纸的黄金时代,从圣经开始的宗教书、公文、以至于艺术都被书写于羊皮纸。因为当时的记录和作品有幸书写在极有耐久性的羊皮纸上,数百年后的现在也能保持当日的辉煌。特别是到了14世纪,此前只收藏于教会的书变得非常普遍。作为祈祷书“(拉丁语primer原意‘入门书’)”,民间也生产在较小的页面上书写引用的圣经、合并的各时期的祈祷文的书本。伴随着需求的扩大,以前只在修道院里制作的手写书本,变成了在民间的笔帖士作坊里作成。
--(点评)问题来了,书本的普遍在以前的千年里没有发生,现在的突破只有可能是一个原因:14世纪,中国纸和印刷术都已经在欧洲普及。
3、羊皮纸之所以会逐渐取代莎草纸的原因在于,它两面都能书写(较粗糙的那一面通常不会拿来书写文字,且有助于防止墨水渗透纸张),而且能够让鹅毛笔的书写呈现饱满的色彩,拿来折成书本也没有问题。唯一问题是它相当昂贵,制作也比较耗时耗工。
识别的办法是蘸水。(购买后才能如此确认)蘸水请用切掉的边角,全部蘸水会毁掉羊皮纸。如果是真品,水浸后会变得卜愣愣地,也就是变回了动物的生皮。拉一拉,会像橡胶般伸长。
--(点评)就是说莎草纸,姑且算是纸,无法两面书写,好,这不是和莎草书两面写的文物矛盾么?弯折不破的羊皮纸渐渐淘汰了纸莎草纸。就是可折叠,比莎草书好放置和运输,但是依然昂贵,废话,老牛皮和老羊皮不好用阿。但是,莎草书不是据说还要贵么?
--千万别浸水!想起不列颠诸岛的大雾了,那些年复一年光临的潮湿雾气,藏在修道院夹墙里的羊皮书啊,呵呵。
据估计,新旧约全书,至少需要宰杀360只羊才能容纳得下。詹姆斯国王钦定版圣经大概有788,000个单词,某现代抄手总共抄写了2400张19*13英尺的水墨纸。这两个数据之间还是有疑问的。
“西奈山抄本”版《圣经》是用古希腊文手抄在羊皮纸上,成书年代约为公元4世纪,距今约1600年。1844年,德国学者康斯坦丁·蒂斯琴多夫在埃及西奈山的圣凯瑟琳修道院点火用的废纸堆里,偶然发现了残存的800多页“西奈山抄本”。但之后,抄本的大部分原件流入俄罗斯。1933年,大英图书馆向当时的苏联购买了其中的347页,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仅收藏了其余6份残片。此外,德国莱比锡大学图书馆收藏了另外的43页。1975年,抄本的另外12页和40份残片无意中在圣凯瑟琳修道院一间密室里被发现。至此,完整版的“西奈山抄本”流散在四个国家。学者们相信整套的“西奈山抄本”应该有1400多页。据介绍,这份抄本大约于公元331年用漂亮的希腊文书写在上等羊皮纸上。只有极个别人看过这一最古老《圣经》的完整面貌,也只有很少的专家曾经看过抄本屈指可数的几页。大英图书馆把全部的内容放到了互联网上,给相关研究者送上了一份大礼。
欧洲古代手卷多为小牛皮。意大利的手卷多用山羊皮。在山羊皮纸发祥地的佩加蒙(Pergamon),山羊被认为是羊皮纸的主流。
--(点评)这个也是很可疑的,过程,时间,语言,内容,都有疑问。科普特人的修道院,藏书不是科普特文字,而是古希腊文字,呵呵。
--不是什么皮都能用,现有的证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埃及西奈山的圣凯瑟琳修道院点火用的废纸堆里,偶然发现了残存的800多页”如果这些羊皮书是真文物,恰恰说明,废弃的纸,还有羊皮书,在古代一般都是当柴火烧掉了,哪有像俄克喜林库斯城那样,把大量的纸草书卷当成生活垃圾成捆成卷地还要带标签地一路运输扔到城外的露天垃圾堆去!居然还把近代的阿拉伯酋长的圆顶墓室给包围了!孰先,孰后?
4、制作过程:
剥皮:剥下适龄的羊皮。
浸泡:将刚刚剥下的羊皮(原始方法带有羊毛)用水充分洗涤,彻底去除盐分与污渍,用水预浸泡约2日。一起浸泡于石灰水中,这是利用强碱性软化毛孔脱毛,另把表面的组织分解,去除多余物质的工序。如此约浸泡在石灰水中8天时间。为了避免不均匀,每天用竹棍搅拌两三次。洁白的溶液渐渐溶出缠杂着毛的污物,变得茶色浑浊。浸泡的时间因气温而异。夏天三四天足够了。使用棒子刮毛,如果刚刚能刮掉,就是最恰当的时候。继续浸泡的话原皮就会破孔,极端情况皮子会一块块地溶解掉。
刮皮:将浸泡数周的羊皮捞出拉伸张紧并刮去皮上的毛。用刀剔除内侧残留的肉与脂肪,剥落毛侧的表皮。首先用锋利的凸面清理肉侧。然后用凹面剥除表皮。因为羊皮在表皮下有脂肪层,如果不进行这一步骤,就会做出非常油乎乎的羊皮纸。这是很辛苦的工作,一边要注意别弄破,一边要修得干净。
还有再次浸泡:石灰水约8日,清水浸泡2日。这一过程称作石灰再浸,因为使用的羊皮含有特别多的脂肪,如果节省掉这一过程,会形成油腻的羊皮纸,会“不受墨”。
晾晒:再次拉伸晾晒。刀刮,抛光。
涂抹保存剂:将处理好的羊皮纸,进行数次的防腐工程(次数不定)
--(点评)这样的羊皮纸会有多薄?和纸一样薄?俺见过羊皮书藏品,厚多了。
5、羊皮纸是“羊(或其他动物)的皮,在木框架上拉张到极致,用刀削薄,干燥成的片状物”。与植物纤维交缠成的“纸”有根本的差异。
但是,既不是“纸”,又与“革制品”有什么不同呢?“革”是把动物的生皮(也称“原皮”)浸在石灰水中除去毛和脂肪,然后浸泡在单宁或酸液中引起化学反应,改变原皮中的纤维结构的产物。这个过程被称作“鞣制”。
而羊皮纸在浸泡石灰水去毛除脂阶段与制革相同。但其后用专用的木框极力拉伸,并非用化学手段获得纤维,而是用物理性的拉伸状态干燥并保持状态固定的东西。因此不能把制作羊皮纸说成“鞣制羊皮纸”,那是把羊皮纸当成普通的皮革了。
6、绵羊皮薄而柔软,表面顺滑。但是皮肤中富含油脂,制造需多费功夫。山羊皮多数的表面颜色是接近纯白的,毛孔明显,毛孔多是三个一组。意大利的手卷多用山羊皮。在山羊皮纸发祥地的帕加马(Pergamon),山羊被认为是羊皮纸的主流。用难产死亡的小牛制作的被称作胎犊皮纸,是最高端的皮纸,欧洲古代手卷多为小牛皮。猪皮容易获得。毛孔比山羊更明显。常被用于书本的封面。但是由于毛孔过于明显,以及宗教方面的原因,手卷中基本没有使用的。
7、羊皮书的代表作:《贝里公爵的豪华时祷书》LesTrèsRichesHeuresduducdeBerry,又称《豪华时祷书》,是一本中世纪晚期的法国哥特式泥金装饰手抄本,内容为祈祷时刻(canonicalhours)所作祈祷的集合。该书由林堡兄弟为赞助人约翰·贝里公爵(John,DukeofBerry)而作,创作于1412年至1416年。1416年上半年约翰·贝里公爵与林堡兄弟们都去世了,死因可能是瘟疫,书中装饰图案未完成,直到15世纪40年代由匿名画家(艺术史学家猜测为Barthélemyd'Eyck)补完[1]。在1485年至1489年,画家JeanColombeit受萨伏伊公爵之命将书中插图补充完整。该书由ucd'Aumale收购于1856年,现藏于法国尚蒂利MuséeCondé图书馆。该书使用了206张羊皮纸,尺寸为30cm×21cm,包含66幅大型细密画及65小型细密画。该书的设计复杂,且经历了很多变化。许多艺术家曾参与其细密画、首字母装饰、边缘的装饰绘制及抄写工作,但确定艺术家精确人数和身份的问题仍有争论。
--(点评)瘟疫而死的人家里的书稿,在14世纪黑死病大灾难以后,欧洲人已经明白如何对付那些瘟疫人畜和物品了。居然,还有胆大如斗的家伙把瘟病死者留下的书稿拿来补充插画,呵呵。
--注意,该书真正的出现是在1856年,还有多部所谓的中世纪羊皮书插画本也都是这么个来历,书写作者和地点、传承稀里糊涂,包括爱尔兰的国宝《凯尔经》,更是逃脱了维京海盗对凯尔修道院一次次的洗劫,保存完好,色彩鲜艳,呵呵。
对了,补充一下爱尔兰的气候环境:
气候温和湿润,为典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四季区别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0℃到20℃之间。长年多雨,晴朗天气约占全年1/5时间。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以及大西洋盛行西南风的作用,爱尔兰气候平稳,全国气温基本一致。冬季4-7℃,夏季14-16℃。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
问题来了,这地方的修道院夹壁墙里保存未经药剂处理的皮子卷儿,还是人手反复摸过的,为了保密又不通风,虫鼠啮咬,霉藓丛生,能够可靠保存多久?
对了,米国佬的独立宣言羊皮书抄本,在米国国家档案馆里保存了多少年就被迫换成中国纸版本的了?
呵呵。
挑选皮肤光洁的绵羊或山羊,将皮用碱水浸泡,去除羊毛和脂肪,然后用木框绷起来,就有了挺括、半透明、可以双面书写的羊皮纸。
制造羊皮纸是个很脏很累的活儿,探索频道曾推出一档节目叫《dirtyjobs》,其中有一期就是制造羊皮纸。生产过程如此繁复,价格当然不便宜。
当年一本普通的羊皮书,比如一本羊皮纸的《读者》杂志,与一座房屋等价。而一本羊皮《圣经》——那是中世纪土豪才能拥有的财产,则相当于一座葡萄园的价格。
《温彻斯特圣经》。这本手抄于12世纪的英格兰《圣经》,共用了468张羊皮纸。抄写者花了4年时间虔诚地完成了所有文字部分的书写。至少有6位艺术家负责绘制书中的装饰图案,经过他们多年夜以继日的工作,这本《圣经》仍有大量绘图尚未完成。
欧洲人直到12-13世纪才学会造纸术,知识的传播从此变得轻便又廉价。十五世纪末,欧洲人基本停止了使用羊皮纸。但直到18世纪,欧美人还是习惯把重要文献写在羊皮纸上。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1789年《宪法》、1791年《权力法案》这三大奠定美国政治基础的历史文献都是写在羊皮纸上。
即使现在,整张羊皮做的真皮制品也很昂贵,中世纪羊皮纸单张厚度1-2毫米,一般为了书写的手感,皮子不会薄于1毫米,太薄的话容易坏……
有个例外就是被反复使用的羊皮卷,为了节省开支,中世纪的人会把用不上的羊皮纸刮掉一层,把上面的字刮了就来写新的字,但这是越刮越薄的……
普通80克纸的厚度在0.06毫米,羊皮纸单张厚度大概是普通80克纸的20到30几倍。
一本几何原本普通80克纸大概600多页,约厚4厘米。
拿中世纪羊皮书做几何原本,一本厚度超过半米甚至要到一米。
13世纪出生在古埃及的历史学家伊本·基夫提在其《贤人史》中说,阿慕尔重新占领亚历山大城之后,一位与他相识的名叫约翰的文法学家表示,希望得到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阿慕尔遂向帝国统治者欧麦尔请示,得到的回答是:“把所有书先翻阅一下。如果其内容与经书(指《古兰经》)相同,就无需保存;如果相悖,也无需保存,不妨销毁。”阿慕尔后来下令,将所有馆藏图书交给城里的4000多个公共澡堂作燃料,足足烧了6个月之久。
--(点评)亚历山大图书馆里的图书销毁,也是能当柴火烧掉的,只有俄城很古怪,当垃圾扔!
学医的童子还记得伯利克里时代的名医Hippocrates么?
以下照抄伪史说法:
希波克拉底,古希腊黄金时代的雅典名医。约前460——前377,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提出“体液(humours)学说”,他的医学观点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希波克拉底署名的论文(专题分册)只有60篇左右。希波克拉底文集收录了250多年间众多的个人作品。书中论文各抒己见,触点丰富。包括诊治疾病、治疗断骨和脱臼、应对时疫、医疗保健、合理膳食,以及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等。这些文章不但有助于行医治病,而且有助于协调医患、同行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它在当时是包罗万象的医学百科。
希波克拉底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前辈,生活在偏僻的科斯岛上。那时候没有印刷术,所有的文字都是一笔一笔写在羊皮纸上、兽皮上、黏土上,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上,然后再手手相传。但是,岁月使墨迹褪色,加上战争和气候的破坏,还有昆虫的无孔不入,我们现在只能读到由后代的爱好者抄写的版本。
该文集第一次为欧洲所知是在16世纪初出版的拉丁文版本,里面有十字架排列的那篇所谓希波克拉底誓言,学医的应该都知道这个。
有个所谓东罗马的抄本,可能是12世纪的,里面也有这个誓言。
这当中的文献源流么,和所谓《亚里士多德全集》一样的,那座应该在海水里泡着的所谓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珍藏,呵呵。
顺便提一下,所谓《亚里士多德全集》根本不是三百万字那么少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一生著述繁多,他所留下来的作品,仅依公元2世纪传记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其《著名哲学家传》中保存的目录所载,就有164种400余卷,共计445270行、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只有47种。
1831年,柏林科学院授命伊曼努尔·贝克尔(It-manuelBakker)编辑《亚里士多德全集》,历经40年,到1870年完成,是为《亚里士多德全集》贝克尔标准本。
90年后,又有奥托·吉冈(OttoGigon)的新版《亚里士多德全集》,是书在贝克尔标准本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最近几十年所发现的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残篇,尤其是《雅典政制》一书。
汉译本《亚里士多德全集》即依据Bakker-Gigon古希腊原文标准本编译而成,它完全按照国际惯例进行页码编排,按学科门类依次分为10卷,300万字,这可是汉字。
好了,我们可以从亚某死后近500年的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其《著名哲学家传》中保存的目录所载,就有164种400余卷,共计445270行。
亚某死的时候还没有羊皮书,羊皮书是托勒密埃及时代的小亚细亚帕加马王国的欧迈尼斯二世(公元前197~前159)时期,帕加马人因埃及人停止供应纸莎草纸而被迫发明羊皮纸。
当然,欧洲政出多门,伪造历史起来也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
某些欧洲学者认为羊皮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已知较早的羊皮书卷是公元前6~前4世纪成书的《波斯古经》。全书21卷,约35万字。
(引注:即《阿维斯陀》(Zent~Avesta),该书据说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时候烧毁,原书仅存1卷,后来在萨珊波斯时期又增补为21卷,现已大多散佚。现有的《阿维斯陀注释》是在9世纪以后用中古波斯文帕拉维语(钵罗婆语)翻译和写作,由若干分散的经典汇集而成的,但这个也不是现存的那一套。公元18世纪,欧洲人开始注意古伊朗宗教,他们获悉移居印度西北部的帕西人仍保存伊朗人的古老宗教经典。1723年,欧洲人始藏有获自印度的文本,但无人释读。后有法国人昂克蒂尔·迪佩龙於1754年赴印度寻求帕西人之圣典,并潜心於其释读,并于1771年在牛津出版了《阿维斯陀》法译本,继而又有德译本。印度保存的古代书籍应该是贝叶经,数百年前的大多保存在西藏,高寒干燥才容易保存。至于现在所见到的所谓羊皮书抄本么,呵呵。)
不过,这莎草片子在希腊半岛这种地方着实很难保存,就算是羊皮书吧。
补充一点,即使是中世纪的欧洲,这养羊的草地比古希腊那种石灰岩山地要多得多,教堂抄写员还往往要从蜡板或石板上抄草稿,因为羊皮纸昂贵而稀少,如果用来做草稿纸显然很浪费。蜡板可以熔化再造,石板上的粉笔字可以擦掉再写。有些作者会口述作品。抄写员先把文字记录在蜡板上,然后再誊写到羊皮纸上。为什么?因为羊皮也是好东西,上好的羊皮对于广大的一字不识的封建领主们来说是个什么概念?
回到羊皮书。47种有300万汉字,那么164种呢?
大概1047万字。共计445270行,每一行才23个半汉字。
当然,变成所谓古希腊文字要大大多于汉字个数,问题来了,那么《亚里士多德全集》有多少单词,又有多少字母呢?
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全集》形成的时候,就算500年流传,这段时间里的损耗流失算一下,这套巨著的原貌有多少单词,又有多少字母呢?
好了,俺说亚某的巨著曾经有上千万单词,对不对?
问题还没有完,这羊皮书的厚度是多少啊?要比A4纸厚多了。
A4纸厚度在0.07-0.09mm左右。甘肃出土的汉代古纸厚度0.25mm。中世纪羊皮纸单张厚度1-2毫米,为了书写的手感,皮子不会薄于1毫米,太薄容易坏。单张厚度是普通80克纸的20到30几倍,一本几何原本普通80克纸大概600多页,约厚4厘米,拿中世纪羊皮书做几何原本,一本厚度超过半米甚至到一米。现代印刷才10卷本汉字的全集一长摞。《亚里士多德全集》不论是莎草片子还是羊皮书,这要多大一堆啊?
对了,那会儿还没有类似中华的装帧,都是卷轴,当中有木棍或铜棍,外面还要包皮套或是铜盒子。这上千万的单词,每一分卷还要有包装和标签的,要转运的话,需要多少马车?
在亚大帝完蛋的消息传回雅典后,暴民们反攻倒算马其顿外来户,亚大师吓得逃到了外地,这些羊皮书在到处打砸抢烧杀的环境里如何完整运输?
那会儿雅典有四大学园,子弟学生数以万计,单单一个教师就带了2000名徒子徒孙。都是听话的好孩子的话,这雅典的暴民们哪儿有能力造反?
除非是这些子弟学生也反水了,那么学园里熟门熟路的子弟打劫起来,能够给亚大师多少时间整理运输这上千万单词的全集啊?呵呵。
@铁马冰河陆川客 2021-09-02 21:27:01
学医的童子还记得伯利克里时代的名医Hippocrates么?
以下照抄伪史说法:
希波克拉底,古希腊黄金时代的雅典名医。约前460——前377,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提出“体液(humours)学说”,他的医学观点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希波克拉底署名的论文(专题分册)只有60篇左右。希波克拉底文集收录了250多年间众多的个人作品。书中论文......
-----------------------------
《潘祖荫的古埃及文石刻收藏》研究
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发现的潘祖荫旧藏古埃及石刻拓片实物,“摹得两石。以拓本为范,用塞们德土埏埴而成者,不爽毫发。”这个复制石刻的制作方法,是用拓本作为范,用水泥制成。
“美博物院有埃及石碑。。。照制一石相赠,而不允拓。初疑所制必不洽,前日望看,直与原石无异。”“此碑系石膏和灰制成,一捶则碎矣。。。美照制一模。。。然与原石直无丝豪(毫)参差。。。识数语于旁。。。特叙其原始然。”
也就是说,用石膏和灰,一般是指石灰,这也是19世纪欧洲考古伪造古建浮雕的常用材料,当然是吹嘘5000年前古埃及就会用石膏了,却全然不顾石膏遇水酥烂,干燥易裂的特性。
说明石膏灰浆制作的复制品虽然不能拓印,因为强度很差,但却“与原石直无丝豪(毫)参差”,说明什么?
而且“照制一石相赠,而不允拓”,宁可帮你做个易碎的复制品石碑,也不同意中华高手去拓印原碑,说明什么?
呵呵,大家都是明白人。
顺便提一下,相关的“卡诺普斯法令”碑(DecreeofCanopus)早于罗塞塔石碑约一百年,此碑又是三语碑,汉斯佬打造了新的古埃及语话语权,顺便为儒略历之前的希腊化历史和古希腊-埃及历法做个伪证,一举多得。
看看欧洲关于造纸术的谎言:
19世纪前欧洲文献关于早期造纸史有不正确论述,认为麻纸是13—14世纪德国人或意大利人发明的,在这以前阿拉伯人只知造棉纸,而中国人以丝絮造纸。这都是在不了解东方造纸史的情况下产生的误解。
直到1885年维也纳大学科学家威斯纳对出土的9—10世纪阿拉伯古纸化验后证明都是麻纸,而20世纪初他又化验了中国3—4世纪古纸也证明是麻纸,于是植物纤维纸为中国所发明,后传至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历史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再过半个世纪后,考古发掘和古纸化验证明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就制成以破布为原料的麻纸,比欧洲早1400年。
16-17世纪欧洲纸:
1.原料只限于破麻布,长期只产单一麻纸。
2.纸较厚重,双面书写与印刷,纸上纤维束较多,甚至可见未打散的绳头。
3.外观多呈肤色,白纸较少,纸上帘条纹较粗,表面滞涩,除非经过砑光。
4.纸的幅面一般都较小,所造最大尺幅的纸为31x53英寸或2.4x4尺,再大的纸难以造出。
16-17世纪中国纸:
1.原料多样化,除麻纸外,主要产皮纸、竹纸、草纸及混合原料纸。
2.纸较薄,一般单面书写及印刷,纸上纤维束少见,纤维匀细。
3.外观多呈白色,少数白纸竹纸、草纸呈浅黄色,纸上帘条纹较细,表面光滑,至少单面光滑,一般无需砑光。
4.纸的幅面一般都较大,能造出65.5x131英寸或5x10尺的纸,长宽为欧洲纸的两倍以上,如有必要,还可造更大幅面的纸。
欧洲单一生产麻纸,原料供应受到局限,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一旦破布短缺,纸厂就面临困境。
欧洲人不懂用中国可弯曲的纸帘,而用铜丝编成的不可弯曲的固定型纸模,从技术上看是倒退之举。因金属帘滤水快,只能抄厚重纸,难以抄薄纸,且纸在干燥后表面不平。
欧式帘还只能抄小幅纸,大幅湿纸难以从帘面脱离,总是一揭就破。
欧洲人不将植物粘液或“纸药”配入纸浆,抄出湿纸要垫上毛巾,压榨后逐层取下,增加了附加劳动和成本。而将压榨后的半干纸逐张吊起自然晾干,是笨重操作,浪费时间,干后又易变形,还要砑光,不懂中国用烘墙强制干燥,也是个失策。
欧洲与中国施胶方法也不同。中国将胶水及分散剂(明矾)放入纸浆中实行一次性纸内施胶,抄出的纸即施胶纸。欧洲在成纸后,在施胶槽内逐张施胶,再压榨、干燥,手续麻烦。
对16—17世纪欧洲各国古籍用纸作了系统的检验,发现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国手工纸具有下列共同特点:
(1)原料主要是破麻布,很少用别的植物纤维。
(2)纸质厚重,可双面印刷,但表面不光滑,需砑光。
(3)纸内尽管有未打碎的纤维束,但纸质坚韧,拉力强,抗蛀。
(4)帘纹较粗,抄纸帘不是用细竹条编成。
显然,这些特点与中国古代北方麻纸及阿拉伯古纸有一致之处,而与中国中原及南方麻纸有别。
应当指出,虽然欧洲造纸术归根结底来自中国,但中国与欧洲在发展造纸业方面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第一,欧洲纸在长期内原料单一,只产麻纸,越到后来原料越短缺;中国除生产麻纸外,还生产楮、桑等皮纸及竹纸,原料多样化,供应充足。第二,中国既能造厚纸,也能造薄纸,而欧洲长期间内生产厚纸;中国还能造书画用巨幅纸(9—16米),而且可用不同原料混合制浆,欧洲做不到这些,其纸幅面小,表面涩。以上两点显示出中国技术是先进的。但欧洲比中国早就以金属材料代替非金属材料制造造纸设备(尤其打浆机),这方面比中国优越。可以说双方各有短长。
18世纪以后,前述欧洲造纸业中技术路线的缺点变得突出起来。欧洲水彩画、版画的发展要求有更大幅面的薄纸,但纸工做不出来。他们抄大纸时总是一揭就破,而麻纸显然没有皮纸更适于美术家使用,欧洲又不会制皮纸。所以法国担任过财政大臣的经济学家杜尔果(Turgot,公元1727—1781年)托当时在巴黎的两位中国人高类思及杨德望返国后帮助欧洲解决生产大幅艺术用纸的技术问题。从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幻灭》中得知,当时破布因供不应求而价格猛涨,使造纸业面临原料危机。
发明家大卫·赛夏(DavidSechard)在中国著作的启发下想试用其他植物纤维造纸或将别的植物纤维与麻料混合造纸。其次,想试验将施胶剂加入纸浆中实行一次性纸内施胶。这些技术中国均古已有之,但因种种原因赛夏的幻想破灭,未能实现其理想。由此可见,就是到18世纪在造纸方面欧洲还得依靠古老的中国智慧克服其所面临的技术难关。直到19世纪欧洲人才掌握用竹料及茅草(espartograss)等非麻料造纸的技术。
中国历史上也有大批石材建筑,土木工程不是现代用语,《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然而,中国的石材建筑除了墓葬石材结构以外,露天的石材建筑无法经受千年的风化侵蚀。
例如中国有大量的千年上下的木构建筑,但千年级的石材建筑很少,历代君王陵寝前的神道上,千年的石雕基本上都模糊的看不清原样了;赵州桥千年来有文字记录的维修也有十多次,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当年始建的原件了。
中国石材建筑千年时光基本上都完蛋了,但是西方几千年的草席子(就是所谓的莎草书,看老普林尼的描述,这工艺就是莎草茎切片交叉后轧平靠汁液粘连后晾干,不能折叠,怕潮湿,易干裂,日晒会自燃。纸莎草纸轻便、柔软、质地优良,易于书写,优势明显,所以在地中海世界广受欢迎。但它也有两个非常明显的不足:一是原料产地单一,只局限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制作的场所也局限在生长纸莎草的沼泽边上,因而极易形成垄断;二是质地薄脆易碎,稍微折叠就会破损,这使其难以承受陆路转运的长途颠簸,只能通过水路运输。)和羊皮书稿(不是鞣制的皮革,仅仅是石灰水泡去油脂后用刀刮平张紧后切边,也是容易受潮皱缩,还容易虫蛀霉变。)都可以保留下来,而且边角纤维整齐,字迹清晰如上周文物,还有包鱼或擦屁股的痕迹,居然还保留至今。(罗马诗人马歇尔用警言提醒读者,一场雨水会损坏他的书,而用书来包炸鱼(显然有些人这样做了),会立刻使书蜕变。“约公元350年,恺撒利亚的潘菲卢斯图书馆有许多纸莎草纸卷已经损坏,需要用羊皮纸重新进行抄写。”〔5〕(P6))
所以说,问题来了,历史上欧洲何苦要学中国人的造纸术(参考注解),中国纸即使是良好的保存条件下也只是“纸寿千年”,那些欧洲完全可以继续用羊皮书或是莎草片子,便宜量大保存容易,比中国纸厉害多了。这历史上的古罗马或是文艺复兴以前的欧洲都是白痴么?
--注解:据1588年法兰克福出版的《百职图咏》、1662年伯克勒尔在纽伦堡出版的《新的舞台机器》、1693年安贝尔迪在巴黎出版的《造纸技术》的插图和其他相关文献,可以知道欧洲早期造纸概况。
欧洲人从阿拉伯人学到的,实际上是唐代北方麻纸技术,当他们造纸时值中国宋元时期,麻纸已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皮纸和竹纸的生产,总体技术超过唐代。
欧洲人没有及时再引进宋以后的新成果,而是在唐代并非先进的北方麻纸技术基础上发展造纸,以致他们在16-17世纪时还比不上11世纪中国宋代的技术水平。
对16—17世纪欧洲各国古籍用纸作了系统的检验,发现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国手工纸特点与中国古代北方麻纸及阿拉伯古纸有一致之处,而与中国中原及南方麻纸有别。
关于阿三贝叶经的问题,涉及阿三古代历史:
众所周知,一般认为,这词儿俺也会用。印度古代历史主要基于中国历史记载,西方学者还要捧着中国史书挖古建筑的。那么比佛教还要早的历史呢?
印度古代通行的书写材料是桦树皮和贝叶。贝叶是多罗树的树叶。这种树叶既阔又长,质地厚实,印度古人将它们裁成统一的长条形,用竹签或铁笔在上面刻写,然后在字迹上涂上颜料。贝叶上打有洞眼,可以用绳串连。但是,桦树皮和贝叶这两种书写材料都不宜长期保存,因此,印度古代始终保持口耳相传的文化传播方式,书写一般用作记诵的辅助手段。
--传说,就像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一样,岭国的传说并非信史,至今亦然。
《格萨尔》的整理工作还在进行之中,“估计诗行可达百万行”。也就是说,这部史诗的篇幅相当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五倍之多,堪称世界史诗宝库中一大奇观。当然,《格萨尔》直至近代和现代还处在创造性的发展中,是一部“活史诗”,与严格意义上的古代史诗是有所区别的。《摩诃婆罗多》呢?在英国佬整理出版之前,也是如此。
--没法当历史看的,可以去研究考释,不能当真。
印度现存最古老的四部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就是通过严格的吟诵方式传承的。而在整个吠陀文献中,找不到任何有关文字书写的知识。因此,印度古代文字起源不明。印度现存最早的书写文字见于阿育王(公元前3世纪)石刻铭文。
--早期婆罗米文字,学者推测很有可能是梵文的一些书写变体。暂且认为石刻断代为真。和佛经一样,“如是我闻”。
印度吠陀时代是部落社会。吠陀时代末期,约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的部落大部分过渡到国家。此后,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为列国纷争和帝国统一的时代。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产生于这一时期。《罗摩衍那》的最后定型约在公元2世纪,现存抄本约有2万4千颂;《摩诃婆罗多》约在公元4世纪定型,现存抄本约有10万颂。也就是说,印度两大史诗的篇幅总量相当于希腊两大史诗的十倍。
--请勿认为抄本就是在公元2-4世纪的宝贝,请看首段,没法保存的。
在印度,上古乃至中古时代的桦树皮和贝叶抄本已荡然无存。例如《摩诃婆罗多》,现存最古的抄本也属于16世纪。最早的证据显示在公元533年的抄本中已经收集了10万对对句,有20卷。中国的纸张至迟在七世纪末已经传入印度,但造纸术的传入还要晚一些,纸写的抄本出现在11世纪以后。尽管出现了纸写的抄本,更为流行的还是贝叶抄本和桦树皮抄本。至于印刷术传入印度,则是16世纪以后的事了。
--明确的抄本居然在16世纪,间接证据认为可以追溯到公元533年。回看我们的材料,战国竹简里大把先秦古籍。
直到11世纪,印度才有了纸张和纸质写本,且使用范围仅限于印度中北部的地区。在那些适宜棕榈树生长的地区,因为比纸张更容易制作、获取,也更加便宜,棕榈叶一直是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并没有随着纸质印刷书的出现而消失。FILLIOZAT教授曾经看到过一份梵语诗歌的棕榈叶抄本,在末尾处抄写匠说这些诗歌是选自一本在1890年印刷的书。直到20世纪上半叶,棕榈叶写本和抄写匠才慢慢的消失了。而且由于棕榈叶书写材料的深刻影响,后来的纸质写本的样式也是制作成棕榈叶般的长条行的。到18世纪,西方影响下,才渐渐出现了今天书籍一样的书写方式。19世纪的纸质写本《妙法莲华经》,样式仍然是长条叶片型的。
--热带潮湿多雨的气候,难怪树叶没法保存很久。棕榈叶抄本,在末尾处抄写匠说这些诗歌是选自一本在1890年印刷的书。呵呵。
《梨俱吠陀》(梵文:gveda全名《梨俱吠陀本集》,是由c“歌颂”和veda“知识”两个词根构成的复合词),汉译名称为《歌咏明论》,是吠陀经中最早出现的一卷,成文于公元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是除了赫梯语的文献外,在印欧语系语言中最古老的书籍。与其他文明的古老文献不同,它是以口传方式保存下来的。
另外的假说,《梨俱吠陀》的成书时间大致是在公元前2000至1500年之间,由于本地印度人没有惯用文字记述,《梨俱吠陀》实际上是靠婆罗门祭司们代代口耳相传,尔后才有手稿。
吠陀的时代并没有一致的说法。它在政治上也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历史,我们应该注意到,常常是用来表达历史学家的政治观点的。
--不少争论,其根源就来自于此。信史???俺看到的只是人写下来的东西,还是那句话,科技的验证。当然,有些可能永远是假说。
坚持把疑云密布、漏洞百出的西方1950年代以前编制的一套历史体系当真理和事实的,不是天真,就是狡猾。
19世纪初才有的天城文《梨俱吠陀》手抄本,其后欧洲人第一次刊印《梨俱吠陀》,有德﹑英﹑法等译本。
--这才是真相。13世纪以后的天城字体,19世纪的抄本,中国式造纸的基本。
离开贝叶经,看看古印度考古:
20世纪20年代,英国学者J.H.马歇尔对哈拉帕城址和摩亨佐达罗城址进行发掘,纠正了吠陀时代以前的印度完全处在史前时代的错误结论,使印度文明史提前到公元前第2千年的前半期。
--见俺前述,在没有1950年代以后科技参与以前的考古,均为假说与推测。这以后的也要按照文献来核对的。
根据考古学,古印度哈拉巴文化大致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1750年,具体地说,其中心地区约为公元前2300至公元前2000年,周边地区约为公元前2200至公元前1700年。在权威辞典<大英百科全书>中找到一个暂定的答案:“英国考古学家M.威勒爵士提出的公元前2500年到1700年的观点被一般人所接受。”而另一位学者D.阿格拉沃尔把考古和碳14的测定时间相结合,也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在以后的印度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几乎看不到一点古印度文明的影响。
--20世纪初叶的威勒爵士是田野考古的先驱者之一,施某这种茶叶走私贩子与其无法并论。不过,那时候可没有什么碳十四。1960年代以后基本没有新的进展了。这个阿格拉沃尔的结论也是在1998年碳十四数据库成熟以前很久了吧?
古代港口罗塔尔是位于印度河流域文明地域最南端的遗址之一,发现得比较晚,在时间上,也是延续最晚的一个文明遗址。而当学者们对从这里出土的物品进行分析后,认为它的存在时间可能要延续到公元前1000年,比权威的观点整整晚了七百年。时间上存在着的前移数千年、后延数百年的情况,这使这一文明在世界诸文明中的定位难以确定。只能说,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但是,对于它存在的确切时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而且,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个广阔存在了数千年,发展水平极高的古印度文明,竟然就是这样不留痕迹的消失了。在后世的文字典籍中,几乎见不到任何关于这个文明的记载,而且在以后的印度文明发展过程中,也看不到任何这一文明的影响,沉睡在泥沙之下,留给后人无数的未解之谜。
--也就是说,大英百科全书的词条那也只是一个推论而已!
关于印度河文明的创造者问题,随着印度河文明文字解读的进展,学者们所提出来的假说更加广泛,按他们各自的推断,可以列举出下列一些人:达罗毗荼、布拉灰、苏美尔、帕尼、阿修罗、乌拉提亚、瓦黑卡、达萨、那迦、雅利安等等。参见K.C.贾因著:《印度史前史和原始史》,第125页,新德里,1979。
--这才是西方史学的真相,假说,假说,还是假说!文字难以解读啊!反倒是1822年到1952年之间,西方势如破竹般“破译”了几十种文字几百种语言!!!难道现在欧洲的天才都死光了吗?现在的青年军官、建筑师、中学数学教师为什么不能按照同样的思维路线图破译其它的古文字?还有中华家的甲骨文和金石文哦!你看中国专家和民间爱好者百年来才释读多少甲骨文字?可以借用超级计算机啊!网上有古希腊语的莎草文书邀请网民破译的,据说读出很多,见俺前面引述的英国佬新闻,呵呵。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上所有的人的智商均下降了
所有需要借助现代科技的考古原来在19世纪都可以破译出来了。。。
--这段评论是借某网友的。
印度河文明遗迹--哈拉巴(Harappa)和摩亨佐达罗(MohanjoDaro)是20世纪20年代挖掘出来的。这些发现属于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2600到1900年间的文明已达到相当的高度,有文字记录,远程商业活动,庞大的城市规模和度量衡的统一,这一时期的文明被称为印度河文明。在那之后,文明慢慢衰落了,定居点规模渐渐变小,城市间的商业活动消失,书写和重量衡具也找不到存在的证据了。除了留下来的那些作舞蹈状的小雕像外,我们对印度河流域文化了解不多。它和晚近的恒河文明和德干高原文明间的联系难以考证。在印度河文明晚期(公元前1900-1300),许多文明的证据如书写、度量衡都丢失了。
--连假说都难说,就是死去的文明。
谈一下欧洲坚持过的印欧语系的问题:
人类语言间联系的系统理论首先是由威廉?琼斯(SirWilliamJones,加尔各答的首席地方法官,亚洲协会的创始人)在1786年提出的,他认为希腊语、拉丁语,欧洲的古典语言,和梵语即印度的古典语言,来自同一个源头(1786年于加尔各答关于印度教教徒的三周年演讲)。证据来自它们有同样的语言结构--梵语语法和古希腊语非常相似--两种语言的词汇表也是相近的。比如,“爸爸”英语里是“father”,德语里是“Vater”,拉丁语里是“pater”,希腊语里是“patêr”,梵语里是“pitr”,波斯语是“pedar”等等,而另一方面,“爸爸”在阿拉伯语里是“ab”,这看起来和前面的截然不同。这就形成了印欧语言理论,今天,这个被认为是所有印欧语言起源的假设语言成为“原始印欧语”。
--印欧语言的由来,比较出来的。这和语言传播有关,和族群关系呢?突厥语的推广是和突厥帝国的扩张有关的,不代表那些族群就是突厥一系。
印度被认为可能是所有文明的源头(启蒙学者如伏尔泰)。著名德国哲学家康德则认为人类起源于西藏。18世纪德国学者弗雷德里希?施莱格尔(1772-1829)推测一个新的种族从印度北部出发,蜂拥向西方,定居欧洲。随后又推定印欧人的老家是亚洲中部地区,(因为“winter(冬天)”和“snow(雪)”的词根相同,但“rice(米饭)”和“ocean(海洋)”的则不同,还有马的存在/养马的迹象——所以说起源地一定是远离海洋的寒冷地带)不同部落的人们向南方移民占领了印度和伊朗,向西则占领了欧洲。法国作家亚瑟?德?戈宾诺(法国外交官、作家、人种学者和社会思想家)鼓吹欧洲贵族是雅利安人,农民则是非雅利安人,之后反对犹太人的反闪米特观念诞生了。
德国学者马克斯?穆勒(1823-1900)重拾这个流行理论,他认为,公元前1500-1000年间,从西北部地区迁移来的印度雅利安人来到印度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Dravidian),把他们赶向南方。他认为印度的高等种姓来自雅利安人,低等种姓来自非雅利安人(正如欧洲引起的争论一样)。在印度河文明被考古挖掘和发现后(哈拉巴,莫亨焦达罗-1920年),英国考古学家莫蒂默?维勒(MortimerWheeler)先生在1946年建立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城市导致非雅利安文明终结的学说。雅利安入侵学说成为被广泛接受的理论。
--有证据的哦!1950年代以前的哦!
近年来,并没有太多支持来自欧亚大陆的雅利安军队毁灭印度河或其它地方的移民城市的证据。考古学上也没有找到印度河文明遗址或其它地方的文明遭到入侵军队破坏的证据。雅利安入侵说逐渐被移民理论取代,移民学说认为来自中亚草原的民族不断向欧洲和南亚和东亚移动,传播了印欧语言(离开大草原的印欧人和土耳其人进行的传播)。印度文明被认为是这些移民和当地原有居民(RomilaThapar--《再访雅利安问题》)。现在认为印度河文明是因为河流改道而废弃的,而不是由于雅利安人入侵的原因。公元前1700年左右,萨拉斯瓦蒂河的支流改道入贾木那河导致萨拉斯瓦蒂河的干涸。这或许才是导致了殖民地的废弃和印度河文明的最终衰落的真正原因。
--入侵还是移民?这是个俺不清楚,专家也在打架的问题。谁把这玩艺当信史的?
一些与印度教原教旨主义的思想达成一致的作家,则把雅利安入侵学说作为殖民宣传完全否定掉了。这些作家包括ShrikantG.Talageri(《梨俱吠陀-一份历史分析》),DavidFrawley(《印度的雅利安侵入神话》),DineshAgrawal博士(《雅利安人种/侵略理论的终结》),SubhashKak博士(《雅利安人河和古代印度历史》),N.S.Rajaram(《雅利安入侵》),S.Kalyanaraman博士(《萨拉斯瓦蒂-信都文明》),KoenraadElst(《吠陀作品中的哈拉巴人》)和S.R.Rao博士(《杜瓦尔卡的失落城市》)。他们认为雅利安人是印度的原著民,他们散播到亚洲和欧洲。我们称之为印度来源论(OIT)。
--博士,教授,权威?俺应该信这些阿三中心论的专家不?
马克斯?穆勒的学识和诚实受到了质疑(《马克斯?穆勒--一个偏执的传教士》,他被印度散播说的支持者妖魔化了。印度来源论的支持者争辩说马克斯?穆勒和其他19世纪的欧洲学者相信圣经里的生命神圣起源观点。爱尔兰大主教在1664年颁布法令宣布生命创造于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9点,任何持异见者均被认为是异端。地球上的生命开始于公元前4000年,根据他们的信仰,他们必须使任何理论符合这个时间框架。
--人品决定学术哦!
并且,在最近20年里,巴基斯坦、拉贾斯坦、古吉拉特新挖掘出了印度河以外的一些沿河文明遗址。这些遗址中有许多都在干涸的河流沙床上,那些印度散播说的支持者断言这就是梨俱吠陀里提到的萨拉斯瓦蒂河。因而,印度河文明被重新命名为信度-萨拉斯瓦蒂河谷文明(《萨拉斯瓦蒂-信度(吠陀/印度)文明,语言和手稿》)。他们把吠陀时代定为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之间(《萨拉斯瓦蒂河年代学》)。
--诸位,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阿三有一大堆是信了。
关于7000年前古信度文明的引述,不是俺伪造瞎编的哦!那也是一堆阿三的博士教授啥的大作阿!
接下来再看阿三中心论的反对意见,俺主张不要把假说当信史的:
许多现代吠陀学者不同意印度散播说(《雅利安土著--从旧印度和伊朗文本来的证据》)。他们指出印度来源说缺少可靠的证据并且OIT的拥护者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当然,印度散播说对印度教“同盟家族”(sanghparivar,【注】印度教“同盟家族”由印度人民党、国民志愿团、世界印度教大会(VHP)和由这三个组织所建立的工商组织、学生组织、青年组织(如猴王团)、妇女组织等组成,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是一支力量强大的队伍。)的印度教极端主义者(Hindutva)极为有利。一些作家如拉贾南(Rajaram)则制造大量证据去支持他们的结论(《哈拉巴的欢笑》)。实际上印度来源说的支持者看起来是内疚的,他们做的是和他们谴责的穆勒等学者所干的一样事情--书写历史以迎合他们的意识形态。
--现在看来,1950年代以前编制的西方古典历史学体系相当多的内容也是这么个来源。
谈到古代印度,就要看看雅利安人理论炮制的八卦
雅利安人理论的概念与疯狂
雅利安种族论的创始人是马克斯·缪勒。马克斯·缪勒认为,雅利安人是印度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创始人,古代印度的梵语、宗教、神话、哲学和法律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也是与欧洲最相近的。多次改动后,20世纪中期以来的主流雅利安人入侵理论认为,早期的雅利安人来自东欧草原,在公元前2000至1000年间,雅利安部落集团分成三支,一支南下定居印度河上游流域,一支进入波斯境内,另一支向西迁入小亚细亚。
人类早期文明的一切卓越成果(包括古巴比伦、埃及、小亚细亚、罗马、波斯、印度和黄河文明),就都被归于这个优越人种的创造物。西方人称,这个雅利安人种乃是希腊、罗马人和现代欧美人的共同祖先。
19世纪中叶,由于法国人约瑟夫·戈宾诺伯爵(ComtedeGobineau)及其门徒张伯伦(HoustonStewartChamberlain)的鼓吹,西方出现“雅利安主义”即“雅利安人种优越论”,声称“雅利安人种”成员就是讲印欧语言的人,他们是创造了人类一切文明的人,优越于闪米特人、黄种人以及黑种人。雅利安主义的信徒们认为,唯独北欧和日耳曼诸民族是最纯粹的“雅利安种”成员。
1990年代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近年以来,这种雅利安——白种人作为人类文明创始者,居于人类文明中心及领导地位的说法再度兴起,构成后冷战时代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和历史观的核心内容。其最新代表作之一,就是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H.McNeill的《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一书。
简介一下《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全球通史开山之作,第一次完整讲述人类文明互动的故事;
历经四次修订,全球持续畅销近50年,美国、日本近千所知名大学指定教科书;
中文出版者对麦克尼尔《世界史》的介绍:“麦克尼尔《世界史》是公认的全球通史开山之作,第一次完整讲述了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互动的故事,中文版首次出版。阿诺德·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杰里·本特利、何炳棣、许倬云、钱乘旦、刘新成等权威推荐。”
该书宣称:“麦锡尼—希腊、雅利安印度后,商朝中国的军事贵族政府几乎同时兴起,他们形成了一种贯穿整个中国大陆的松散的亲族关系。”
该书中的希腊—雅利安文明传播中国地图展示了战车游牧文明征服东方的全景。
书中对古代中华文明称:
一、没有考古证据表明夏朝存在,华夏历史始于商朝。
二、商朝是由战车民族雅利安人建立的国家,迈锡尼希腊、雅利安印度、中国的商是同一个民族建立的。
三、世界上只有三大古老文明(希腊、埃及、印度),中国黄河文明是很晚的文明。
四、世界早期文明产生于季节河的三角洲,黄河三角洲不可能产生早期文明。黄河文明不是诞生在三角洲,而是诞生在黄河中部,所以只能是外来文明。
五、水稻比小麦需要更多的技术与劳动力,产出也更多,所以中国南方才是中国本土文明,北方是外来蛮族的天下。
六、孔子是雅利安人的后裔,他的克己复礼就是要复兴雅利安文明。
--(点评)西方主流史学已不限于伪造希腊罗马史,俺说过,绝不应该低估伪造历史者的无耻与疯狂。在这里,俺就不介绍中华在3500-5000年前的那些庞大的古城,炫丽的玉器,浩大的工程,繁荣的产业了。从俺以前对中华上古史考古成果的介绍,这本书对中华文明的阐述纯属蓄意栽赃。
--在波斯,巴列维王朝在英国扶植下建立,直接把国名从波斯改为伊朗(Iran),这个词即为雅利安人之地的意思。而巴列维王朝以雅利安人自居,亲西方而打压伊斯兰教的行动最终导致了1980年的伊斯兰革命。俺曾经扒过其前,接受英国军官训练其军队的恺加王朝伪造所谓古代波斯石雕和建筑的事儿,同样的,巴列维王朝围绕伪史,在伪造所谓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古都波斯波利斯以及其他遗址上也是不遗余力的。
从比较语言学到雅利安人入侵理论
雅利安人入侵理论最有力的“证据”,是语言学家发现了梵语与希腊语的联系。欧洲学者认为,希腊语同梵语都来自于印欧语。也就是说,欧洲语言同梵语同属于讲印欧语的雅利安人。这就使得学者更相信,印度讲梵语的祖先,是来自欧亚大草原。
欧洲学术界在19世纪勇敢地将所谓的原始印欧语的基本的发音和词汇,通过所谓比较语言学的比照法系统地重构——也就是伪造出来,欧洲历史学家不仅断言古印度、古波斯人那些黑发、黑眼睛、褐色皮肤的高加索人以及安纳托里亚的地中海人,与远在北欧的金发、多毛的白色人是亲戚,而且希腊罗马人与蛮族日耳曼被说成一脉相承的直系亲戚。
通过虚构古代印欧语——雅利安语言,雅利安种族不仅被认为是现时欧洲主要语系白种人系统的共同祖先,而且也是那些古老的亚洲文明创作者——小亚细亚人、波斯人、印度人、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原始语言,甚至也是中国早期王朝商朝人的原始语言。也就是说,几乎全部的人类早期文明——特别是青铜文明和铁器文明,都被认为是印欧语系的雅利安民族创造的——也就是欧洲日耳曼民族的祖先所创造的。
请看主流西方史学的描述:
他们是生活在中亚的古代游牧部落,他们驯养马匹,他们驾驶马拉战车向世界各地迁徙,公元前2000年左右,他们中的一支迁徙到小亚细亚,建立了文明古国赫梯,这个国家在世界历史上延续千年,在公元前1400年开始于埃及的第18王朝到20王朝长期对峙,展开对叙利亚的拉锯式争夺,并且,他们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发明并最早使用铁器的民族。
公元前1500年,他们的另一支越过白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了古代印度达罗毗荼人建立的哈拉帕文明,开创了灿烂的古代印度吠陀文明。
几乎与此同时,他们的另一支占领了伊朗高原,称为米底人,波斯人的祖先,是他们终结了文明古国巴布伦,并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意义上强大的帝国,波斯帝国。
比这更早的时代,他们还从小亚细亚进入爱琴海创造了米诺斯-迈锡尼文明,并随后开创了古希腊文明的辉煌时代,并通过罗马帝国达到了最高峰。
他们中相对较晚的一群人,从公元前2世纪左右进入欧洲北部,并最终征服了不列颠……
通过语言学的虚构,本身缺乏文明历史和传统的日耳曼蛮族(欧美白人的祖先),就找到了与西亚、埃及、波斯、印度、中国等繁荣的古代文明的血缘历史关系,既然欧亚大陆的全部古代文明都是雅利安—日耳曼种族所创造,雅利安—日耳曼民族理所当然是世界的主人。日耳曼民族对于其他种族的优越性和对于未来全人类建立统治的合法性,也就找到了合理的历史支点。
此后,这种假想语言理论迅速被欧洲人引入、移植到考古学和历史学中,假设和猜想变成了确信无疑的历史。印欧语的假设,当今已经成为西方主流历史学对世界历史、古代文明起源和西方文明起源的最根本的支柱理论。
--(点评)这里面还有比较具体的关于比较语言学和人种学在雅利安人理论形成过程中的诸多编造,限于篇幅,不提。
雅利安人理论与英国殖民印度
回到马克斯.穆勒,他的最著名理论就是雅利安入侵假说。今天的主流世界历史体系,这个假说还是作为与印度相关部分的正史被载入史册。
这位德裔的英国著名学者是通过他对印度最古老的一部吠陀《梨俱吠陀》的释读得出的。《吠陀》的本意是知识的意思,是古代印度的思想智慧总结,古代印度文明又被称为吠陀文明,文明的精华就是四部《吠陀》,其中最为古老的是《梨俱吠陀》,意思是智慧之诗。
《梨俱吠陀》里面,那些自称雅利亚(Arya)的人,也就是之前的施莱格尔指出的雅利安人,这些自诩高贵的人,在战神因陀罗、火神阿耆尼的帮助下,水淹或者火烧“没鼻子”、黑皮肤的野蛮人“达萨人”、“达休”人的城市,并把它们变成奴隶。
《梨俱吠陀》中,这些高贵的雅利亚人已经懂得使用青铜等金属,驯养牛、绵羊、山羊、马和狗。懂得使用马拉战车。
由此,穆勒提出了著名的雅利安人入侵的假说:
公元前1500年,一支自称雅利安(aryan)的部落越过喜马拉雅山入侵了南亚次大陆,由于他们懂得使用马拉战车,拥有先进的青铜武器,因此他们摧毁了古代印度达萨人建立的文明,给原始蛮荒的印度带来了文明的曙光,开创了灿烂的古代印度吠陀文明,并建立了延续几千年的印度种姓制度,把被征服的达萨人变成贱民达罗毗荼人。
穆勒出生于德国,十八世纪30年代之后在牛津大学担任比较语言学教授。缪勒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帝国在印度统治最为辉煌的时期,但是他本人从未前往印度了解过印度文化。穆勒认为的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是像英国殖民者一样的高贵、先进、优秀的征服者,他们科技先进,有金属武器和马拉战车、他们语言先进,操梵语,人种先进,区别于达萨人的“没鼻子”、“黑皮肤”,雅利安人当然是白皙而鼻梁高挺的了。
他认为,印度人的语言从梵语演变而来,因此印度人与欧洲人的知识水平相当,或者比欧洲人还聪明,他们与欧洲人应当来自同一个种族,因此印度人和欧洲人应该是“雅利安兄弟”。印度知识分子多半属于高级种姓,很痛快地接受了穆勒的理论,因为这个理论将他们置于与他们的统治者至少在智力上平等的地位。这个假说尽管千疮百孔,但是至今在印度仍然不乏支持者,这也是它到现在还能留在世界历史教科书上的原因。穆勒认为他的聪明观点,可以弥合西方世界在梵文祖先问题上的鸿沟,拉拢印度上层的同时,让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合法化,因为早在公元前1500年,高贵的雅利安人就征服了印度,今天只是再度征服而已。
总之,欧洲学者和传教士的主要观点有
1.雅利安人种族、雅利安人文化是印度文明的基础,甚至在今天仍然流行。
2.穆斯林是印度的“外来人”,穆斯林在印度的统治是专制统治。
在这两种观点的指导下,西方学者积极系统地渗透在印度历史写作进程中,主要论见基本上都是崇拜雅利安人、歌颂雅利安人的高贵。19世纪最著名的历史著作是詹姆斯·米勒的《英属印度史》,书中提出印度的文明是落后和停滞的,穆斯林时期略微进步,只有在英国统治之下,印度社会才取得巨大的进步,并且将这个文明法制化。其他著作中,将穆斯林的统治故意说成专制和压迫,以突出只有在英国统治之下才能促进印度社会的进步。
--(点评)作为殖民者,欧洲不仅杀人,还要诛心。通过历史观洗脑,高层与欧洲同血统的拉拢,争取上层土著阶层的协作,共同压迫南亚的民众。
--印度最古老的书《梨俱吠陀》被认为是公元前1000年以前创作的。然而,俺也扒过,这玩意还就是英国佬在19世纪整理出来的民间口头说唱,在口传文学中,一代又一代的真假事件被加入到其中,就如不能用格萨尔王传来建立2000年前的雪域高原历史一样,即使是严谨的考证,也只能推测到900年前的北宋。
殖民地印度人从洗脑到反抗
印度人包括印度学者对“东方学”以及“雅利安人”问题的态度,经历了由几百年的认同到近几十年来的质疑甚至否定的变化。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西方的观点成为印度的主流观点。其一是印度本土历史学家水平有限,并且受西方影响很深,如印度的教科书里都是着西方的观点。其二西方观点被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的接受,他们对西方构建的印度雅利安人理论无比自豪。
印度雅利安人理论是一个漏洞百出的假说,尽管它千疮百孔,但是在修修补补后,仍然高悬在印度历史的首页。因为,一旦这个学说破灭,就不仅仅是印度一个国家历史的改变,对于西方学者300多年建立起来的雅利安迁徙和印欧语言学说是灾难性的毁灭。
另一方面,印度本土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利用最新的考古学证据和对《梨俱吠陀》、《摩诃婆罗多》等文献史诗的解读企图从根本上否定雅利安入侵,这不仅仅可以为几百年屈辱的殖民历史出一口恶气,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印度文明对全世界的影响——如果雅利安人的入侵不存在,那么自然意味着印度语言,梵文和印度精神对世界的输出。印度则当仁不让的是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的文明(印度为什么状况如此却又优越感如此,其内心自信源于这里)。
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印度史学家展开了对“雅利安人入侵论”的批判。他们批判的论点主要有
1.雅利安人入侵是西方学者发明出来用来证明并打击印度文化自信心的理论,是没有考古发掘证据证明的。
2.语言不应该和种族同等起来,雅利安人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的集体,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种族。梵语和希腊语的联系并不能成为雅利安人入侵的证据。等等
最新的理论认为,并没有什么雅利安人入侵。雅利安人到达印度的时间要早的多,甚至印度河文明时期(哈拉帕文明)印度本土的居民就已经和雅利安人共同生活。
而最新的基因证据也表明,这些所谓的雅利安人和数千年来一直居住在中亚-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基本上是一家人。
--(点评)这里要补充一点,所谓哈拉帕文明的断代也是俺质疑的。证据见下:
在印度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的拉杰斯坦沙漠,有一条干涸的河流,上世纪末,通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印度科学家捕捉到了这条河流的全貌,这是一条宽度从3公里到10公里巨大河流。这条干涸的河流被包括马克斯.穆勒在内的众多学者认为是传说中的萨拉斯瓦蒂河(Sarasvatiriver)。
在前述号称最古老的《梨俱吠陀》中,有60处提到这条萨拉斯瓦蒂河,而仅有一次提到恒河,专门有三首赞美诗是赞颂萨拉斯瓦蒂河,说她治愈过受伤的因陀罗,因陀罗是《梨俱吠陀》的第一大神,甚至有一句颂诗认为是她杀死了因陀罗的死敌弗栗多。可见这条河流的地位如何尊崇。
1974到1977年斯间,印度考古学者组织了一次沿这条干涸的河流进行的大规模发掘调查。考古工作者在这条河两岸发现了174个遗址哈拉帕文明成熟期据称就是公元前2500年和之后的遗址。而公元前1900年左右的遗址锐减到50个。学者由此推断,哈拉帕文明的衰落原因在于萨拉瓦斯蒂河的干涸,而干涸的年代就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而这个时间段也与摩亨佐达罗的被废弃时间相近。也就是说,这条传说中的“萨拉斯瓦蒂河”的干涸时间最晚也就是摩亨佐达罗的被废弃时间,公元前1900年。
那么,问题来了,请看《梨俱吠陀》对萨拉斯瓦蒂河的一段赞美诗:(Rigvedas7.95.1-2)
ThisstreamSarasvatiwithfosteringcurrentcomesforth,oursuredefence,ourfortofiron.
哺育我们的萨拉斯瓦蒂洪流滚滚向前,我们钢铁般坚固的堡垒;
Asonachariot,thefloodflowson,surpassinginmajestyandmightallotherwaters.
洪流倾泻,犹如驾驶战车,无比壮丽,任何河流望尘莫及!
Pureinhercoursefrommountainstotheocean,aloneofstreamsSarasvatihaslistened.
径直越过高山奔向大海,独自纵横,萨拉斯瓦蒂在倾听;
Thinkingofwealthandthegreatworldofcreatures,shepouredforNahusahermilkandfatness.
为了世间的灵长和他们的财富,她用奶水和油脂哺育了纳胡萨!
阿三真神,呵呵。
如果只盯着书本知识去看,那一定会被后世写下的文字所欺瞒。先要学会怀疑这些文字的叙事,然后才能重新进入历史。--叶舒宪教授
怀疑一切!--马克思
引述一点关于拿破仑开创的埃及学的意见:
埃及学是欧洲列强对外扩张和竞争过程中的副产品。这是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对埃及进行重塑的开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对埃及进行有失公允的建构实际上至今未能完全停止。
拿破仑的军事行动标志着西方对埃及甚至整个近东地区的重新发现,它引发并促进了西方对这一地区诸多古老文明的逐步复原、解读和评价。在欧洲列强对埃及的殖民活动中,欧洲人对埃及历史的解读和建构始终与政治上的控制和经济上的掠夺密切联系在一起。
欧洲列强通过国家机器以极其残酷的手段掠夺埃及的物产,特别是棉花,同时试图把自己的产品倾销到埃及。至1861年,埃及的外债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西方的借贷当然不是善款,英国以埃及还不了款和发生动乱而出兵占领了埃及。
在埃及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上,埃及人既无决定权,也没有参与中标的权利。(70)决定设计方案的审核小组由来自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专家组成。与欧洲早些或者同时期的博物馆一样,埃及博物馆也显现出古希腊罗马风格,因为构思和设计埃及博物馆的法国人杜赫诺恩同欧洲大多数建筑师一样从古希腊和罗马建筑中获得灵感。(71)1902年,埃及博物馆正式开馆。它的正面墙上刻写了埃及学创建者的名字,其中有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荷兰人、丹麦人以及瑞典人,唯独没有埃及人。到1911年,埃及的古迹和考古点由5名视察员管理,其中有3名英国人、1名法国人、1名意大利人。
布鲁格施曾经回忆说:“我的老朋友马里埃特担心总督会安排懂象形文字的埃及人进入博物馆,无论我怎么安慰他,他仍然戒心十足,他命令博物馆的欧洲官员禁止埃及人在馆内抄写象形文字。”H.Brugsch,MeinLebenundmeinWandern,Berlin,1894,p.24。
埃及学是由西方,特别是欧洲学者一手建立起来的学科。埃及语的解读方式无论在语音、语法方面都打上了西方的烙印,而古代埃及历史和文化的重新建构更是浸透了西方的思维和思想模式。
埃及学在其初期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充当了欧洲殖民主义的帮凶,表现在它把法老时期的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割裂开来,认为法老文明与西方文明一脉相承,把法老时期的古代埃及人说成是高加索人的后裔,同时把伊斯兰文明与东方专制与集权联系在一起。
按照伯纳尔的观点,在迫使埃及沦为殖民地的过程中,欧洲列强不仅掠夺了当地的文物,而且通过保存和解读这些文物获得了对埃及民众精神上的控制。参阅M.Bernal,BlackAthena:TheAfroasiaticRootsofClassicalCivilization,VolumeI.TheFabricationofAncientGreece1785-1985,London:FreeAssociationBooks,1987,pp.2-19。
----以上意见转自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金寿福近年文章。
欧洲也忒缺乏想象力了,老是围绕着拉美西斯二世转悠。因为欧洲的主流专家认为就是这个拉某的时代,犹太先知摩西走出了埃及,所以就吹嘘这个拉某有着一大堆的辉煌事迹。
问题是,旧约里根本就没有提到埃及的王是哪一个!
关于出埃及记中的王,后来欧洲专家说称呼是法老,总是有很多争议,有人说是拉美西斯二世,也有人说是拉2他儿子,还有人说是阿莫斯基。
以下是一些有争议的法老:
*PepiIINeferkare,lastpharaohoftheOldKingdom,(2278-2184)[1]
*Tutimaios(circa1690BC)-alsoknownasDudimose[2]}
*AhmoseI(1550BC-1525BC)[3]
*ThutmoseIII(1479BC-1425BC)[4]
*AmenhotepIV,alsoknownasAkhenaten(1352BC-1336BC)[5].
*Horemheb(1319BC-1292BC)[6]
*RamessesI(1292-1290BC)[7]
*RamessesII(1279BC-1213BC)[4]
*Merneptah(1213BC-1203BC),sonofRamessesII[4]
*Amenmesse(1203BC-1199BC)[8]
“究竟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期,相当于埃及历史的哪朝代呢?这问题主要有两派说法:
1.一派认为出埃及的年份远至主前1445年,这是根据列王纪上6章:2节推算出来的。
2.另一派则认为主前1290年才是准确的日期。这是考古学家推算比东(Pithom)和兰塞(Ramses)两座积货城被建造的日期而得出的。
但近来,不少学者重新鉴定考古学的资料,认为主前1290年的说法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而以1445年较合理。”
--(点评)公元前1445年?那就不是拉2了,连拉1都不是。问题来了,欧洲天才们当年“破译”那些符号时候头一个就是拉美西斯哈!细思极好,甲骨文近来研究,可能某几个字的变化就会导致一大片释文体系的崩溃(见俺以前引述黄教授对新近甲骨文诠释的认识内容。),这如果是字母文字,就呵呵了。。。
即使是所谓的拉2,俺以前也有引述的,相关文物可能晚至公元前7世纪。和欧洲教会主流认为的出埃及时间段相差约600-700年。
还有一个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拉美西斯2世的儿子,下一任法老麦伦普塔赫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一块石碑,叫做麦伦普塔赫石碑merneptahstele,其中第一次提到以色列这个名词,俺以前也提到过著名的考古学家,也是著名的耶经考古学家FlindersPetrie皮特里爵士以此为豪的以色列碑的故事,1896年,喜欢购买文物(还是俺以前扒皮的,买来的石碑残片。)的老皮在底比斯“发现”了这块黑色花岗岩石碑,有3米多高,上面的文字表明是19王朝公元前1208年的作品。刘文鹏教授的《古代埃及史》也提到过。某些ID动辄就拿教科书吓唬人,俺在大学里看英文版的所谓古罗马建筑十书时候,那些ID会干啥子哦!
老问题,那时候拿什么工具加工这么大的花岗岩?
下料可以凿孔加火烧水激,找平磨光和精细刻字用什么?
中华对付软玉也只好用皮绳加解玉砂的智慧方式,还只能是小玩艺!
最近考古发现的西周周原祭天遗址,那块3米高祭天巨石仅仅是砂岩,还是略经雕琢的原石!西周的青铜工具要比同期的所谓古埃及要多不少的。至于同时期据说的赫梯的早期块炼铁,那玩艺就算是真的,也无法用作大量使用损耗的石材加工工具!参见我国大规模石刻要到汉代,特别是东汉及以后才兴盛的工具材质与冶炼钢铁工艺问题!
按旧约说法,犹太人被派去建造了两座积货城,就是比东和兰塞。另外法老要求民众做砖,需要用草,也有用秸秆的,正好是草拌泥制作土坯的特征。石材加工的金字塔?没见过。下面具体说一下。
比东与兰塞二积货城是在约瑟的岳父波提非拉所居安城的境内(创四一45),亦即属于埃及国歌珊地内的城,约瑟曾经遵从法老王的命令,把这最好的地给他父亲和他兄弟们居住(创四七5,6,11),及至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的时候,建这二城为法老的积货城(参王上九19).据说此地位于尼罗河往红海的运河相近之处,积货城就是邻近边境的军用仓库,用来贮军需品,以应防卫及战争之用。
根据欧洲专家考证的记录,比东与兰塞二城是那位不认识约瑟的新王(出一8)兰塞第二(RamessesII)所建造的,约在公元前1500年。他就是拉美西斯二世,治理埃及共六十五年,是几个最伟大的法老之一。他是一个大建筑家,利用以色列人的劳役来建成了这二城(出一9-14)。
在1883年,有西方考古家Navilla,宣称发现了比东城遗址,此城面积约有五万六千平方码(4.7万平方米),四面有最厚的砖墙,其上印着拉美西斯二世的名字。在西南角有一座日神庙,庙的北边有些砖砌的窖,门开在窖顶上,其中贮藏间是由以色列人造的,特为存粮之用。在城门口,他又发现了一个拉美西斯二世的碑铭,上面写着“我在东方的要塞建立了比东城”。
1905年,又有SirFlindersPetrie宣布发现了兰塞城遗址。这位就是著名的考古学大师、考古类型学的开创者、爵士和耶经考古学的代表人物皮特里爵士,自己宣称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几块烂石碑碎片验证了耶经故事的历史真实性。
对了,就是夏鼐大师的恩师,夏大师博士论文就是研究皮爵士大部分从贩子手里买来的3000件所谓古埃及串珠。
俺以前扒过这位大量购买古董贩子手里货色的八卦,还漏了一句,这位大师从小没有上过正规教育课,他老爸是个电气工程师,教授这小子的是测量、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十多岁就去折腾巨石阵了,又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业余民科,呵呵。
另外,这位并不仅喜欢买古董来研究,其大量收藏还在1913年卖给了伦敦的大学,建立了博物馆。至于这位的欧洲中心论种族主义思想,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扒。
1922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Fisher,又在Bethshan伯珊城内,发现了一个高八英尺(2.44米),宽二尺半(0.76米)的拉美西斯二世柱形墓石,其上写着他“用亚洲的闪族(希伯来)奴隶建立了兰塞城”。
从这两种碑铭记载,都证明了拉美西斯二世就是建筑这两座城的法老,以及以色列人的压迫者。信不信由你。呵呵。
石头上刻有古埃及高科技的证据
很少有像古代埃及人的建筑技艺那样让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百思不解、想破脑袋的东西了。直到今天,顶尖的工程学家也很难搞懂,以当时埃及人的科技水平来说,他们是如何建造出像金字塔这样的超大纪念建筑的。古代埃及人会不会是经过什么高人指点呢?这不禁让人猜测,他们曾经拥有更先进科技,是历史学家无法想像的。现在,有证据显示这个假设可能是正确的。
--(点评)想不出来就对了,利用近现代科技在19-20世纪大规模伪造的石材建筑当然和胡编乱造的远古文明水平对不上卯了。
有关古代埃及人的英勇,最让人打问号的事情之一,就是他们文化对铁的厌恶。这个物质是在西元前7世纪被亚述侵略者完整引介过来。这因为此一金属蕴含的侵略含义,埃及人相信它是个不纯洁的金属,跟邪恶精灵西斯密不可分。古代埃及人拒绝在他们的工艺器具中使用铁,这个状况让历史学家百思不解:如果没有又硬、又有力的工具,他们要如何盖出金字塔呢?
--(点评)这段和希罗多德等一干名字(并非真有其人)转述导游的话矛盾,据说金字塔使用了大量的铁,还有大蒜和洋葱。虽然希某人等一干名字来源可疑,其著作也是一样,最早的所谓抄本自然还是出自近代阿拉伯谢赫墓周围一堆堆露天的沙漠垃圾堆里。导游的桥段和口述的传说只能是呵呵了。
--亚述帝国本身也只是旧约的玩艺,公元前7世纪的铁的引入,这和所谓的埃及与赫梯卡迭石大会战以及那些所谓的出土铁剑也是有点矛盾的。好在证明了一点,在亚述入侵之前,埃及没有出土钢铁工具。另外,历史学家们忽悠世人比较在行,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如果没有又硬、又有力的工具,他们要如何盖出金字塔呢?”
金字塔为人熟知,是用玄武岩、花岗岩、石英岩、闪长岩等即使用铁铸工具也非常难以雕刻的材料构成的。根据留下的清单,埃及人是用青铜工具,这比铁工具差得太多了。他们怎可能用这样的工具盖出这么大的纪念物?
--(点评)不是铁铸工具,熟铁太软,生铁太脆,只能用锻打成型的钢质工具。随便哪位民间石匠都懂的。
这里提到的清单,估计又是欧洲伪造的石刻阿草席片子阿什么的,折腾青铜,忽悠冶铁,时间对不上了。
顺便提一下,中华夏商周三代,倒是出土了不少青铜工具的,欧洲挖宝的那些墓葬呢?
--中华的夏商周三代时期根本无法大规模精细加工石材,新近发掘的周朝在周原祭天的遗址,那尊“示”石柱,仅仅是三米多高的可能经过简单修整的天然砂岩石材。相关考古论文分析,当时的工具与技术条件下,不论是开采还是毁坏如此体量的石材都不是普通力量的结果。
多年来,考古学家发现许多未完成的古埃及纪念物,它们提供了一些如何打造的重要线索。有趣的是,它们似乎是用某种比青铜器强太多的材料去打造的。
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最有名的古埃及学家William Flinders Petrie爵士发现多个钻具的内核,认为它们可追溯到金字塔建造的时代。
--(点评)又是俺一直怼的老皮爵士,业余成材的典范,考古类型学的开山祖师,耶经考古学的泰山北斗,喜欢从不知名的阿拉伯贩子手里收不少所谓文物的收藏大家。100年了,“追溯”这个词至今还在欧洲的话语权里坚挺不倒。
这些如今在伦敦大学展示的钻具内核,是由石灰岩、大理石、花岗石等构成的。又过了几年,更多的东西被挖掘出来,但因为跟当前主流的埃及学典范不一致,所以并未展示给大众看。但仍有一些历史学家曾有机会研究它们。
--(点评)不就是软硬不同的石质钻头么,中华史前新石器时代也有不少的,不过比所谓古埃及更加亲密接触山体的东亚新石器文化部落民们,从来没有被考古专家发现过有所谓古埃及那样神奇的石材加工能力。另外,花岗岩这样的高硬度高脆性粗晶粒多组分石材玩钻头,呵呵。具体可以参考俺以前引述过以及没有引述的大批量论文与考古发掘报告。
--“因为跟当前主流的埃及学典范不一致,所以并未展示给大众看”,哦,俺懂的。话又说回来了,展示给大家看的就一定是真实的么?
ChrisDunn的结论是,这些钻具可能比起现代电钻还更有效率,虽然无法像电钻转那么快。更不寻常的是,它们没有在埃及的古文献中被提到过,有可能根本不是古埃及人自己发明的。据信,古埃及人是从某个曾占领此地区的更古老的文明手中继承了这些科技。至于他们是谁?他们又如何发展出这样的科技,就无从得知了。
--(点评)外星人,超级文明,“石质钻头比现代电钻更有效率”,欧洲专家们真的信吗?“没有在埃及的古文献中被提到过”,那些草席片子和石刻铭文?呵呵。
无独有偶,还有古希腊那玩艺:
早在大约三千年前,希腊人已开始将大理石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来使用,并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雅典的巴特农神庙,以及众神之神宙斯庙、海神波塞冬庙、德尔菲阿波罗太阳神殿等伟大建筑之所以能够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都得益于希腊大理石坚韧耐久的品质和古希腊人高超的智慧和建筑艺术造诣。专家们至今无法想象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人是怎样分割那巨大的石块,运到山顶之间,又使之互相衔接得如此和谐完美,天衣无缝的,此谜和金字塔谜一样难解,或许用神工之斧才是最恰当的解释吧。
--(点评)俺常住地方以前装修时候采用了进口西班牙米黄大理石,花纹漂亮,色彩淡雅,不过很不耐磨,耐久性差,还渗水。当然,拥有块炼铁锻打出来的高成本钢质工具的古希腊神仙们用的是“神工之斧才是最恰当的解释吧”,俺再呵呵一下子。
当然,看到这高大上的石构建筑,无知游客自然萌发思古之幽情,独怆然而涕下,好辉煌好发达的古文明啊。
补充一点据说的古欧洲石建筑的石料来源(KasaLee的论述):
在古希腊-罗马世界的大理石矿是一张短单子就能列齐的,其中最有名的四处(按开采时间排序):爱琴海中央的Naxos与Paros,雅典的Pentelic(马拉松旁边),与意大利的卡拉拉。
这四处的大理石矿,以Paros为最,颗粒细腻,颜色洁白,开采早至公元前七世纪;其次是雅典的Pentelic,质量与前者不相上下,但开采时间较晚,发现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正是发现了这个矿,雅典才可能建起纯大理石结构的帕特农);卡拉拉的大理石也质量上乘,但开采时间远晚于上述两矿;质量最差的是Naxos大理石,颗粒粗大且色泽泛黄,颜色不纯,但其开采最早,不过,因其质量相对较差,价格便宜,是古希腊-罗马世界商业化最成功的大理石,出口众多。这四处矿今日依然在开采,同古时一样,价格也依然不菲。古希腊-罗马世界因成本原因(材料成本与运输成本),实际上全大理石结构的建筑是非常少的!
--(点评)“古希腊-罗马世界商业化最成功的大理石,出口众多”估计又是文艺复兴以后环地中海区域石材贸易的映射,和所谓商业城邦与民主体制一个套路。
所以,古希腊-罗马世界的建筑更多使用的是石灰岩(limestone)。在相对来说的大多数地方几乎可以做到本地开采,大大降低运输成本。石灰岩也质地较软,方便雕琢。比如,如果能实地去意大利、西西里与希腊本土的话,只要仔细看建筑的石料是否粗糙、不洁白、充满孔洞,便可确认是不是石灰岩。
--(点评)石灰岩的硬度并不一定比大理石差,总体上热液变质大理岩的硬度略胜于沉积变质大理岩,石灰岩作为大理岩的前体,相对硬度低一些,但也不是一概而论的。至于“石灰岩也质地较软,方便雕琢”,中国四大石窟,三个是砂岩,只有洛阳龙门石窟是石灰岩,而且还是灌钢工艺普及的时代。工具水平和加工难度决定了一切。
在古希腊世界,好的大理石的尊贵程度是不亚于我们对玉石的态度的,比如Paros的高级别石头(今天也是30、40欧才能买巴掌大不到的一小块)。大理石如玉一样,一方面“稀少”(人为认为如此);一方面的确质地非常特殊。对于古地中海世界的某些地方来说,即使充满石头山,他们也未必有合适拿来做建筑材料的石头,也就是说,连石灰岩都不一定凑的齐。这样的地方,比如说伯罗奔尼撒的Argos,逼的他们只能用烧制的黏土(terracotta)做部分建筑部件;意大利中部的一些殖民城邦也是如此,比如保存完好的Paestum(现在遗址公园里的三座庙也大体是拿石灰岩建的)。最重要、最奢侈与最尊贵的建筑才是全大理石结构;其次是大理石与石灰岩混合结构(大理石一般被用在关键部位,如三角楣);然后是全石灰岩,或石灰岩加烧制黏土。
--(点评)这里又和那些所谓的大理石建筑矛盾,按石材开采下料加工的大量损耗以及欧洲故事里的铺陈,那大理石和咸菜也差不多。
--terracotta无釉赤陶,就是陶质建筑构件,琉璃瓦没琉璃那一层。估计是抄袭中华庙堂建筑上面的琉璃瓦系列构件如底瓦,筒瓦,滴水,勾头。三连砖,压当条,平口条,斜当沟,正当沟,垂通脊,正通脊,正吻,吻座,群色条,垂兽,戗兽,垂兽座,戗兽座,套兽,仙人及走兽等等。不过欧洲没敢折腾釉面,直接烧陶对付。
--补充一句,所谓古希腊大肆“出口”到中亚的“瓷器”是个神马玩艺儿呢?就是欧洲砖家号称在中亚属于时髦用品的古希腊釉陶啊!
--据说是公元前140年左右,包括Tochari在内的塞种人诸部自锡尔河南下,灭了希腊一巴克特里亚王国。然而按中华史籍,约前139~前129年,大月氏人西迁,大夏遂臣服于大月氏。汉张骞于前128年左右抵此时,月氏“臣畜大夏”。后大月氏越过妫水(今称阿姆河)南下,占领蓝市城,大夏退至妫水(今中亚阿姆河流域)上游之南。可惜,在中华考古队新近的考古中,很可能是大月氏的那段时期的古墓葬群里毫无古希腊先进文明、科技或是兵器和艺术等时髦元素的踪迹,连古希腊釉陶或是瓶画这种高大上的奢侈品,可以用来大堆换购粮食的玩意也没有。
说到“整形”,一般是分两步:
首先,在矿区开采后分为所需要的块状。如果是属于柱子的部件,则要在此时大概雕刻成“圆形”。可以简单的说是“粗雕刻”,只要大概符合建筑部件的大概轮廓即可。其实这样做是方便运输,如果精雕刻,很难保证在运输途中不发生磕碰而产生损毁。
其次,抵达建筑工地后,由工匠在此完成精加工,并组装到所属建筑部位中。
--(点评)还是老话,请用符合所谓古埃及时代或古希腊黄金时代的石头、青铜或块炼铁工具去加工这些石材,时间、人力、工具的耗费有多大?注意,三大类工具的制备也必须使用考古证实的古代制备工艺。试试?
补充一下,花岗岩等火成岩的大体量精细加工就不要指望了,基于材质特性,高硬度高脆性粗晶粒加上组分间隙差异,这得是高速机械磨削才行。例如在某纪录片里模拟加工法老头像时候用的是现代手持砂轮机,呵呵。
帕特农修复项目的官网,有关于修复项目的视频,其中不少展示用“古法”精处理石料,并最终组装。ΥΠΗΡΕΣΙΑΣΥΝΤΗΡΗΣΗΣΜΝΗΜΕΙΩΝΑΚΡΟΠΟΛΗΣ
(其中有几个视频还涉及雕琢大理石所使用的工具,如各种凿,与磨平大理石的磨盘等等,非常有意思。)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
--(点评)不要低估欧洲的智商,造假也是要画圆的。问题在于是否符合实验考古的要求,从工具到材料全过程的复原,而不是忽悠。
众所周知,夏鼐大师的恩师William Flinders Petrie弗林德斯·皮特里作为资深考古学家,除了在耶经考古上作用明显之外,在那块著名的所谓公元前25世纪古埃及第五王朝巴勒莫石碑的研究上也是发挥了应有的贡献的,呵呵。这句和以前的重复,作为起始引题。
先来看石碑众所周知的介绍:
巴勒莫石碑PalermoStone
(公元前2494年至公元前2345年)是《古埃及古王国王家编年史》石碑的一块大碎片(一共有7个碎片),提供了古埃及前王朝至第五王朝时代国王及其重大活动时间的记录。该碑现是被意大利巴勒莫的萨利纳斯地区考古博物馆收藏,“巴勒莫石碑”之名由此得来。王家编年史石碑另有碎片被开罗及伦敦的博物馆收藏。原来的王家编年史石碑是刻在黑色玄武岩上,在大约前25世纪的古埃及第五王朝末期刻成。
--现在有高清照片,如此光滑平整的致密型玄武岩,摩氏硬度5-7要偏上一点的,还有里面辉石、橄榄石成分的不均匀硬度影响刻字质量的问题,如此尊贵的石刻,刻坏了是要从头来的。以前俺提过古代工具的问题,中华对这类硬质岩石的铭刻要到钢制工具普及以后的东汉时期。但这玩艺的风化痕迹呢?埃及的气候又不是文物保管箱!要查埃及的气候,游记、纪录片、气象台还有沙漠牧民的习俗多的是。某些睁眼说古埃及沙漠气候无风雨的,真是应该把其扔到撒哈拉腹地呆上半个月享受一番。俺有熟人在北非多个国家做项目,那地方,呵呵。
石碑刻有古埃及第一王朝到第五王朝的早期部分国王列表,以及他们统治的每一年的重大事件。《古埃及古王国王家编年史》石碑一共有7个碎片,巴勒莫石碑是其中最大一块,通常又指代整个古王国编年石碑。另外几块在伦敦和开罗收藏。其中伦敦Petrie博物馆收藏的一块碎片底部上有斯尼夫鲁的符号。
--考古学家皮特里也有的收藏哦。这石碑的重要性在于把最早的古埃及历史刻在了石碑上,口吻却和惜字如金的中华古代文字记载完全相左,就是中世纪以后旧约的味道啊!下面真的有。
巴勒莫石碑中提及了这一情况:
“斯尼夫鲁(时期)。……年建造数艘具备100单位容积的图阿塔瓦船以及60艘16单位容积的皇家船。突袭黑人的土地,带回七千囚犯、男女,以及两万头牛、绵羊和山羊……带回了四十船的雪松木……”
据该文献的记载,斯尼夫鲁能够从其他国家掠获大量的人口充当他的劳动力。在其攻击努比亚和利比亚期间,他也获取了大量的牲畜,从而解决了这么多劳动力的生存问题。文献还显示斯尼夫鲁发动的对努比亚的战争可能也导致了埃及文化在此地的传播。斯尼夫鲁在利比亚地区的军事行动为其获取了11000名战俘和13100头牛。除了上文提及的雪松的大规模进口(很可能是从黎巴嫩地区),有证据表明埃及还在西奈半岛开采绿松石矿。为了修建金字塔,此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采石活动。还有,斯尼夫鲁时期运送雪松木的船只——“两埃及的荣耀”是第一艘史上载名的船只。
--熟悉旧约的一定对这些描述感觉似曾相识的。前提是商某等一堆业余天才的创造性思维或是伪造性骗局。
巴勒莫石碑是“埃及古王国王室编年纪”石碑的碎片之一,记录了前王朝至第五王朝的各王及他们在位时期的重大事件,为我们提供了古王国第五王朝之前各王室的活动信息和宗教信仰等重要的历史内容。本文以巴勒莫石碑的基本形制与主题内容为切入点,概况性地总结了巴勒莫石碑之前和之后的王室历史记录形式,从发展演变的角度定位了巴勒莫石碑这种逐年记录的形式在古代埃及历史记录中的划时代意义。与这种编年记录相适应,巴勒莫石碑及其残片的内容也体现了对王权和宗教观念的整合。古代埃及的王室记录首次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了统一,可以说,巴勒莫石碑是最早的初具规模的王室年录。进一步讲,这种王室的编年记事,实际上体现出了古代埃及人对具有神圣起源以及各种圣神职能的王权的连续性统治的高度重视。从“祭拜荷鲁斯”、“阿比斯奔跑”和拉神崇拜等内容来看,国王的职能、神圣起源和循环的历史观念已经通过巴勒莫石碑完整地体现出来。所以从记录内容来讲,古代埃及以创世为起点的对神圣事件不断重复的的历史观念,在巴勒莫石碑中已经初见端倪。
--引自《巴勒莫石碑某某意义》,作者某某,《某某大学》,2013
--在此,隐去具体来源,并非质疑该文的研究成果,只是介绍一下对于该石碑的学术论点,与职称、薪酬、前途无干。这也是现在质疑欧洲伪造历史的最大困扰--饭碗问题,内部饭桌上可以直斥欧洲无耻,公开场合就呵呵了。
--与该石碑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多,反正就是最早,最完整,最发达阿!
然而,这玩艺是哪来的呢?
首先是该碑原来在什么位置树着呢?对不起,其原始位置不知道。巴勒莫石碑原始尺寸可能是60厘米高2.1米宽(欧洲专家说的,还有七块碎片在全碑的相对位置图解,这么一点大的碎片,果然言之凿凿。),意大利西西里巴勒莫考古博物馆收藏的巴勒莫石碑1个碎片43.5厘米高,25厘米宽,6.5厘米厚(最大尺寸)。现有的7个碎片挨个去查,没有一个具备了可靠的考古发掘来源。一个碎片在现在的开罗博物馆,据说,还是据说,是在孟斐斯的一个考古遗址发现的;而其他三个碎片,现在也在开罗,据说,抱歉又是据说,是在埃及中部某些地方发现的。
--哪来的不知道,发现的?区域知道,地点不知道,你发现个玩艺不知道哪来的?那你研究这玩艺亏心不?咱这民间买假古董还要带苦主到某个诡秘现场晃悠一圈的阿!没关系,下面有来源。
意大利西西里巴勒莫考古博物馆收藏的巴勒莫石碑1个碎片是由西西里的律师,FerdinandGuidano于1859年购买,,1866年带回了巴勒莫。1877年10月19日,放置在了Guidano家族创立的巴勒莫考古博物馆,直至今日。
--律师买的,不服?哪里买的?商业秘密!是否真实?律师的鉴赏和分辨能力如何?欧洲那些吸毒的摇滚歌手可以拿文学奖,茶叶走私贩子可以考古流芳,半路出家的律师、画手、军官啥的当然是如假不换的考古大拿、收藏高手以及死语言“破译”专家了。
埃及开罗的博物馆总共有五个碎片,其中四个是分别在1895年到1914年之间陆续获得的,怎么获得的呢?没有考古出土来源,应该还是买来的,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力更生的。第五个碎片比较老实,就是在文物市场上购买的,时间是1963年。
--前述埃及四个碎片,这第五个来源准确,时间晚近,这回子总算可靠了吧?
最后一个小碎片是在伦敦大学的皮特里Petrie博物馆里收藏,这就是俺提及好几次的伟大考古学家先生收藏的宝贝,也是他考古与历史研究的佐证之一,但是,这玩艺还就是他购买的,时间是1914年。购买场所?不知道。
--现在明白俺多次折腾老皮爵士的道理了吧?伟大的考古学家不仅坚定地成为耶经考古的拥趸和执行者,还在购买真假难知的传世品上与俺前述的那几个购买泥板、莎草席子或珠宝的欧洲考古或挖宝探险家有着相同的爱好!呵呵。
--民科?果然是一堆的民科。至于网络众筹“破译”俄克喜林库斯莎草席子上万片古希腊文字的桥段,那是连刚认识古希腊字母表的都可以参与的,效率远远高于百年来皓首穷经的欧洲专家,更远远高于中华10万元悬赏一个字的甲骨文研究学会。
--对了,快五年了,甲骨文才勉强算是释读成功一个半字。问题来了,欧洲那么多古代语言文字专家,死活就是不敢“破译”一个甲骨文字,怕什么?怕中华还有这么多继承古代文明精华的专家志士么?
提一下所谓西奈文字的起源
20世纪初以来,学者们考古研究发现,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拼音文字,有一个共同的起源,那就是在今天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
--(点评)在20世纪初以前,无人知晓,没有记载,连根毛都没有。
古代西方有两大文化区域,一个是两河流域,一个是埃及。这两大文化区域的彼此往来,需要经过地中海东岸的一个小地区——叙利亚·巴勒斯坦。这个地区成为古代西方商贾往还的走廊和文化交流的津梁。在这里,人们不仅在生活中需要频繁地应用文字,而且也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种不同王国的文字。
公元前18世纪左右,在这个地方还应用着古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这是当时正式国际文书所用的文字。但是,商人们不喜欢那种麻烦的文字,他们自己创造了“不登大雅之堂”的极其简单而切合实用的拼音字母。
--(点评)商人创造文字,次生文明用原创文明发明的文字片段来为自己的语言注音,更可能是所谓字母文字的起源,参考中华文明圈里各类拼音文字的产生过程。
1906年,英国考古学家威廉·皮特里Petrie在古西奈半岛南部的废弃绿松石矿区一带从事考古研究时,发现一些他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奇特刻画符号。它们显然是模仿或受埃及文字影响的书写符号,但这些符号的样式细节、排列方式,却又与埃及的象形符号有所不同。皮特里大胆地认定,这些刻画是以色列人出走埃及往迦南地迁移时,在西奈半岛途中所创造的字母符号。
--(点评)又是老皮爵士,他的功勋不仅是开创了类型学,包括他自己在内,公认他的最大功劳是旧约考古学。大胆的认定,说白了就是假设了一个前提,旧约是完全真实的历史记载。问题是这个假设有多少可靠性?后面有专文论述。
皮特里整理的这些刻画符号,比后世所知道的腓尼基字母符号的数目还要多。从字母符号的数量是由多到少精简演化的通则,西奈半岛的字母,显然比腓尼基字母出现的时间更久远。
1916年,另一位英国考古学家艾伦·加德纳也到现场看过这些铭刻,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的研究进一步确定了,西奈的闪语文字是最早以表达语言发音为主的字母符号。
19世纪以前,西方人一直以为腓尼基字母可能是拼音字母的源头,这时被确定必须再往前推至公元前18世纪的西奈半岛一带。而且通过闪语文字与古埃及文字的直接关系,字母的源头终于有了一个与古代形声文字符号建立历史脉络关系的基础,也解开了腓尼基字母来历不明的谜团。
现在我们知道字母的形成时期大约是公元前18世纪,字母的创造者是当时居住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北方闪米特人。
--(点评)这里实际上暗示了欧洲伪造字母文字起源的过程演变,即“层累”地伪造,最终要把闪族拉进来。
公元前18世纪,北方闪米特人以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创制出来以后,它的优越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示出来,并向四面八方传播。腓尼基人贩运商品也传播了字母,它的后代形成了各种拼音文字,以至完全取代了曾在古代文化中占有辉煌地位的古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以至这些文字竟然完全灭绝了,直到近现代,才被人们重新发掘辨认出来!
--(点评)还好,汉字及其语文精通的华人车载斗量,相关著作汗牛充栋。欧洲几乎不敢像对付其它古代符号体系那样肆无忌惮地进行胡编乱造和伪造篡改,有那么一位自称“破译”了汉字密码的家伙也在死前一把火烧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俺真的有一点小遗憾哦。
--同样,面对着如萨珊波斯文字等几种有汉字双语注解的古代文字遗存,西方和东方的专家也都是老老实实地按照中华古代的考据思路,一直在进行艰难的考释工作。“破译”?对不住,当年的青年天才们都死光了。呵呵。
补充关于《希伯来语圣经》(传统的基督教术语称为“旧约”)的研究
自19世纪早期始,西方对《希伯来语圣经》(传统的基督教术语称为“旧约”)的研究就出现了一个历史转向:
重构古代以色列人之兴起、他们在王国统一和分裂时期的成长壮大以及第一圣殿被毁(公元前586年)后犹太流散之出现的这段历史,成为《圣经》研究中的显学。时至今日,尽管《圣经》研究领域新见迭出,但历史分析所取得某些结论、所采用的方法和所蕴涵的一些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已构成人们理解和研究圣经的不可或缺的基础。陈贻绎的《希伯来语圣经——来自考古和文本资料的信息(至公元前586年)》(昆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就充分反映了这点。
就观念而言,19世纪对圣经历史的重构采用了当时盛行的书写“民族历史”的范式,其追溯事件、臧否人物的旨趣与正在上升的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目的是为了确立和激发一种民族认同①。以“民族历史”范式书写的圣经研究的西文著作不胜枚举,其中影响极大的有威尔豪森:《古以色列史绪论》(JuliusWellhausen,ProlegomenatotheHistoryofAncientIsrael),纽约1961年版(原版初版于1878年);马丁?诺斯:《以色列史》(MartinNoth,AHistoryofIsrael),纽约1958年版(德文原版初版于1950年);布特:《以色列史》(JohnBright,AHistoryofIsrael),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市2000年第4版。
从历史学角度分析圣经的中文著作,参看王立新:《古代以色列历史文献、历史框架、历史观念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此书关注文本,与陈著侧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