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公立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父母自我完善,以孝为本。
  这一次公公来,我积极行孝,既为孩子树立榜样,也提升了自己的境界。
  那天一看到婆婆在群里发信息说公公上车了,我马上给婆婆打电话,询问关心。知道公公一个人独自过来,我把这边的情况向婆婆详细说了一遍,老公此次赶上备考,请婆婆和公公说,多辛苦带着点孩子,不要让孩子总找老公。
  打完电话,我由衷地欣喜。一喜,我主动打电话关心公婆,这在以前很少见,我总认为公婆的事有老公操心就可以,与我没有多大关系,故关心为少。二喜,我明确和婆婆表达自己的想法,请婆婆和公公说自己的想法。公公毕竟为大,如果我出面说让他多带着点孩子,不太适宜。通过婆婆,既拉进了婆媳感情,又避免和公公直接说的不便。
  接下来培训的几天,通过视频我也尽量践行孝顺公公。家里水果没有了,嘱咐爱人去多买点,给公公准备着;公公炒好菜,我主动夸奖;教孩子和公公表示感谢。
  今日公公和老公带着孩子来接我,远远地见到公公,我马上大声打招呼。随后,儿子说想要去游乐场玩,我几次为难,“你去游乐场玩,爷爷就会很无聊。”说这话是真正站在公公的角度去想,自己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
  公公自己说没关系,陪孩子去玩,我们才带着孩子去游乐场。玩的过程中,我吩咐老公,“问问爸想吃什么,你提前搜搜。”老公带我们去吃酸菜鱼,落座后,我马上给公公先倒上水;香芋地瓜丸上来,我先问公公吃不吃;鱼汤很鲜美,我告诉公公可以盛一碗喝;公公爱吃土豆,我主动告诉他哪里有土豆;见公公吃完一碗饭,我马上问他还要不要添饭。
  晚上我做好饭,主动大声招呼公公来吃。公公吃完面,我告诉锅里还有,不够吃还可以加。公公说想明天回去,我马上说让他再多呆几天,等到周三我们一起过完生日再回。
  教育孩子要孝顺,不是父母嘴上说说,而是要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做给孩子看。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否则就是虚假的教育,无用的教育。
  以前我总是内心容不下公婆,每次他们来我都会摆脸色、使小性子。既使他们不悦,我自己又何尝不痛苦:公婆为大,虽无养育之恩,但有帮衬为重,故不可不孝,我的种种行为,是为不孝,此为第一大痛苦。教育孩子,榜样为先,对待公婆我境界低、心眼小、不容人,何谈教育孩子,此为第二大痛苦。读了那么多书,古今中外,经典名圣,知孝却不行孝,知行无法合一,为另一痛。
  这一次公公到来,我内心对待他的想法,好像一下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有能力做到孝的,之前不过有诸多纷乱观念的阻扰,当我突破阻扰,尽力行孝、身体力行后。我马上给自己积极评价,积极鼓励,“以前看起来那么难的事情,我勇于去做,积极尝试去改变,我很勇敢,我很积极,我一直在追求完善自我。”
  同时在心中给自己树立一个孝顺儿媳妇的美好愿景,“我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妇,对待公婆,如待父母,主动关心他们,体贴他们,尽量让他们安享晚年。对他们言语温柔,表达恭敬;有好吃的,先想到他们;有能给他们买的,积极去买;有能帮他们做的,努力去做。公婆顺心,深感遇到好儿媳;外人夸奖,她家有个好儿媳;我自己自豪,我是一个言行一致的好儿媳;子女骄傲,妈妈是个好儿媳。”想到这里,我的心情舒畅了,心胸开阔了,感觉自己的境界一下子提升了。
  天下之大美,美在思想之提高,美在格局之提升,我有幸遇到这大美。
  昨天下午小张跑过来和我说,他遇到了一个难题,需要我的帮助。原来是英语老师中午放学时找到小张,让他帮忙劝说自己的闺女(英语老师的闺女在我们班),不要沉迷在哈利波特电影中,要以学业为重。英语老师信任小张,交给他这个任务,小张欣然领命,没想到出师不利,小张和小鹿(英语老师闺女)一说,小鹿都不搭理小张。小张无计可施了,请求我帮忙。
  下午延时时我找到小鹿,了解了中午她和妈妈发生的冲突。小鹿昨天看了哈利波特的一部电影,心理还想着,中午和妈妈说想再看一会儿。妈妈让她写完作业看一会儿,没想到写完作业妈妈不让看,因为妈妈以为她要看书,一听到说要看电影就不同意了。小鹿一听,着急地扭头就走,把妈妈也气得够呛。
  我把小鹿叫出来,让她从自己的角度,也就是“她对妈妈错”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件事;然后又从妈妈的角度,“妈妈对,我错”的角度来分析;第三个角度,就是从“我和妈妈都有错”的角度分析;第四个角度是“我和妈妈都没错”;第五个角度是“这件事没什么”。从这几个角度看一件事,就能跳出事情本身,明白双方的问题在哪。
  接着,我教会孩子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正确应对和妈妈之间发生的冲突。当妈妈说不能看电影时,小鹿的情绪是很高的,这个时候要马上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升高;情绪一升高,接下来的言行可能就不受理智控制,所以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可以深呼吸,也可以攥紧、放松肌肉来控制情绪。
  如何应对和父母之间的冲突?很多孩子没有学过,父母也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小鹿会出现扭头就走这样很伤父母心的举动。我教她可以深呼吸之后告诉妈妈,“您很生气,我也很生气,我们不适合再说,一会冷静下来再说。”尽量控制情绪和父母说话,才不会让矛盾激化。
  父母和青春期的子女间沟通不畅,很多时候是双方都带有情绪在沟通,使原本芝麻大的小事升级变大。如果我们都能觉察情绪、控制情绪、学会正确的应对冲突的方式,激烈的冲突会少很多。
  昨天下午小张跑过来和我说,他遇到了一个难题,需要我的帮助。原来是英语老师中午放学时找到小张,让他帮忙劝说自己的闺女(英语老师的闺女在我们班),不要沉迷在哈利波特电影中,要以学业为重。英语老师信任小张,交给他这个任务,小张欣然领命,没想到出师不利,小张和小鹿(英语老师闺女)一说,小鹿都不搭理小张。小张无计可施了,请求我帮忙。
  下午延时时我找到小鹿,了解了中午她和妈妈发生的冲突。小鹿昨天看了哈利波特的一部电影,心理还想着,中午和妈妈说想再看一会儿。妈妈让她写完作业看一会儿,没想到写完作业妈妈不让看,因为妈妈以为她要看书,一听到说要看电影就不同意了。小鹿一听,着急地扭头就走,把妈妈也气得够呛。
  我把小鹿叫出来,让她从自己的角度,也就是“她对妈妈错”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件事;然后又从妈妈的角度,“妈妈对,我错”的角度来分析;第三个角度,就是从“我和妈妈都有错”的角度分析;第四个角度是“我和妈妈都没错”;第五个角度是“这件事没什么”。从这几个角度看一件事,就能跳出事情本身,明白双方的问题在哪。
  接着,我教会孩子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正确应对和妈妈之间发生的冲突。当妈妈说不能看电影时,小鹿的情绪是很高的,这个时候要马上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升高;情绪一升高,接下来的言行可能就不受理智控制,所以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可以深呼吸,也可以攥紧、放松肌肉来控制情绪。
  如何应对和父母之间的冲突?很多孩子没有学过,父母也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小鹿会出现扭头就走这样很伤父母心的举动。我教她可以深呼吸之后告诉妈妈,“您很生气,我也很生气,我们不适合再说,一会冷静下来再说。”尽量控制情绪和父母说话,才不会让矛盾激化。
  父母和青春期的子女间沟通不畅,很多时候是双方都带有情绪在沟通,使原本芝麻大的小事升级变大。如果我们都能觉察情绪、控制情绪、学会正确的应对冲突的方式,激烈的冲突会少很多。
  今天是我的生日,公公也是今天,早上让儿子在微信里祝爷爷生日快乐。儿子一早上和我说了三四遍生日快乐,老公说要做好多我爱吃的菜,再买个蛋糕。
  生日当然要快乐,但是嘱咐老公不用做那么多菜,就我们两个人吃,多了也剩了,还不如吃新鲜的。
  今天是我的生日,公公也是今天,早上让儿子在微信里祝爷爷生日快乐。儿子一早上和我说了三四遍生日快乐,老公说要做好多我爱吃的菜,再买个蛋糕。
  生日当然要快乐,但是嘱咐老公不用做那么多菜,就我们两个人吃,多了也剩了,还不如吃新鲜的。
  下午上完第一节课,学校组织六年级所有孩子去旁边的初中校区参观、听宣讲会。除了班里几个成绩比较好,有条件选择的孩子外,大部分的孩子都会选择在市里这个公立校区就读初中。毕竟,众多私立中学的学习强度很多孩子也都承受不下来。
  我们几个班主任聚在旁边的一个会议室,我正好和白姐坐在一起,两人抓紧时间聊了很多。她一个儿子一个闺女,家庭条件比较殷实,在本市两套房,天津也有一套房,大儿子去年摇号上了天津的一个公立初中,现在状态比较好。她每周跑天津和孩子呆两天,但是很少听她抱怨累啊,烦啊的。
  我就和她说,感觉她的状态特别放松,面容上也看不出是四十多岁,心态也很年轻。昨天看到她婆婆的照片,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老太太特别慈眉善目。她说他们一家人心态都好,经常也是笑呵呵的,都很善良。所以孩子呈现出的状态也很不错,孝顺懂事,勤奋上进。
  我就联想到办公室另一个小M老师和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她们给人的感觉都是比较急躁、比较焦虑的。经常是满腹委屈、满心想着跟别人比,不出所料,孩子的状态都不太好,自己的生活和教学也不是很理想。
  这样一对比,教育孩子就像把一把沙握在手上。你越是紧紧地想把孩子攥在手里,孩子越是离你越远,孩子离理想的状态还会越来越远。相反,你越是放松自己,把沙子松松地握着,孩子反而会朝着理想的状态一直发展。这两天跟英语老师也总在聊很多事情,一直在劝她慢慢要调整状态,希望她能意识到,先调整自身。
  英语老师分享了她和婆婆间的恩怨。婆婆本来答应拿二十万给她们买房,最终演变成大姑姐拿十万,婆婆拿十万,他们还要还大姑姐的十万。接着,大伯子在北京买房,婆婆转身拿了七十万给大伯子。这两件事,让英语老师对婆婆家意见特别大。
  其实和我絮叨的时候,我心理挺烦气这样的事。我也和她说我婆婆一碗水端不平,给老二拿钱做生意,接济老二家,意思是想告诉她,父母有的时候也很难做,很难一碗水端平。有一次同学说起我生完二胎后,婆婆要来给我看孩子,她还记得头一个孩子没出月子婆婆就回去了,之后也一直是我家人在看孩子的事情,问我心理舒不舒服。
  我回答说没有一点不舒服呀,她要回去是因为她开着店,我自己能看好孩子,我也不愿和老人住在一起,于她于我都是特别有利的事情,我有什么不舒服的。再说回婆婆偏重老二的事情,我也从来没觉得钱财上有什么不舒服的,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可能因为从小家里穷惯了,自己手里有点钱就觉得挺美,挺知足。再有一个我就想我有我的责任,我理应孝顺公婆、帮衬小叔子,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责任,我尽到自己的责任,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情,我又何苦为他人烦恼。其实看这么多家庭矛盾,很多都是因钱而生,因利成怨。我就觉得人特别想不开,自己有能力过得好,何必在意那么多钱财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你纠结于钱带来的那么多烦恼,烦恼会生怨恨,思想被怨恨占据,不仅自己过得累,还会把这种怨恨传染给身边亲近的人。烦恼、怨恨会消耗很多精力,我们自己的追求呢。弄清楚我们自己要追求什么,往长远了看,我们要追求的不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家庭的和谐幸福,事业的遂心顺利,还有什么比这些追求更重要的呢。换句话说,凡是有碍于这些追求的思想、言行都要劝说自己放下。一念放下,既不为难别人,更成就了自己的大格局,这何尝不是更美的事情。
  分享几个穿衣服的搞笑事吧
  今天一早,小X老师慌张地问我们,“我今天忘了穿外面的短裤,这样看不出来吧。”我们帮她仔细瞅瞅,上面穿着长款卫衣,刚刚能盖到屁股,下面穿着黑色打底裤。于是纷纷给她支招,上衣将就能盖上屁股,只是上课时遇到不好好听的孩子,不要激动地上去拍他们,要不然真是怕露出打底裤。还有,板书就不要写太高了,万一踮起脚来一写也容易露出来。
  大家又说起前两天小H老师外裙差点掉了的事情,一进办公室,小H老师就大声嚷嚷,“我还说学生笑啥呢,我以为我写在黑板上的板书很搞笑。起初我也感觉裙子有点不对劲,感觉很松,一想可能是裙子穿得时间长了,洗松了,赶着上课也没想那么多。后来我低头一看,妈呀,我的裙子侧面拉链没拉,我这是有多二,幸亏髋骨大,要不然裙子掉下来就丢人丢大发了。”
  又说是她以前的一个同事,大早上穿着肉色打底裤骑着自行车就出去了,走进校园学生们纷纷朝她笑,她还以为是学生热情打招呼,她也热情回应。遇到另一位男同事,她还亲热地停下车寒暄几句。谁知一到办公室,经同事一提醒,才发现自己忘穿外面短裤,只穿着肉色打底裤四处招摇。她想起孩子们不纯洁的笑,想起男同事隐忍的笑,她只能哭笑不得,羞得躲在办公室一个星期不敢出去得瑟。
  小王老师也忍不住给我们分享一个男同学的搞笑事,“我的这位同学,大早上起来开上车走半道,发现自己穿了两只不一样的皮鞋,一只黑色的、一只棕色的。这要两只不一样的袜子也就算了,偏偏他那天还要开大会上前发言,穿着不一样的两只皮鞋上去,太丢人了。于是果断回去换鞋,把老婆好个埋怨!”
  生活中总有这些好玩的事,与大家一起同乐。
  每天中午睡起来,都发现自己睡得流口水了,我这是有多困。自从怀孕后,经常午睡时流口水,身体倒是不行,口水都控制不住。最近还感觉右上腹怼得难受,好像是小老二用一只脚一直踹我一样,和刘姐一说,她让没事就按摩按摩。可能是我坐的时间长了,窝着肚子就难受。
  人的想法真是奇怪,那会刚知道自己怀孕,虽然不想要,但是还是满心欢喜,孕育新生命的欢喜。随着月份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累,有时候就恼怒自己为什么还要怀孕,受这份罪。无端地就对身边的人,身边的很多事感到很烦。
  工作群里发信息,让我们周六日联系社区,和社区好好沟通,争取能做什么就帮社区做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个信息?因为前几日我们都收到社区的电话,给每个老师分配好了去哪个区域服务。领导们指导说,接到社区的电话不要发生冲突,就说在上课,走不开,很抱歉没办法帮社区服务。
  众同事气愤异常,每个人都把领导骂了个遍,什么都脑子有病、脑子进水、脑子进粪水了。我们这些在职的老师,打电话让我们去社区服务,推说要上课走不开,到周末了,还得让我们打电话问人家要不要服务。这都是什么破七八糟的事,也不知道上面到底是怎么想的,出这样一个又一个弱智的决定。
  三点半醒了,睡不着。看了半个小时有关教育的帖子,把有用的知识复制粘贴保存,有时间就分门别类保存到电脑上去。工作以后的学习就是这样,看书、看帖子、和人聊天、自己写作,都是学习的途径,有计划,有分类地储备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时间一长,你对某方面的知识掌握得够多,好像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了,这就是“知识智力观”的实践运用。
  我同样会有空就把元认知有关的心理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既然没有大块的时间听视频、做笔记等集中学习,有时间就要点滴学习,点滴积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相关的知识不断在头脑中累积,形成优势兴奋,这又是关于知识的另一个心理学知识,学到了就运用在自己身上,亲自实践才能验证知识的正确性。
  最近还在不断地反思对儿子的教育,关于他品格、个性上的教育也在修正,虽然他现在只有四岁多,但是品格、个性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和我早期教育没接触到心理学,有些教育措施跑偏有一定关系。跑偏不怕,跑偏只是因为我不懂,当我学了,我就懂了,就能进行调整。明白教育孩子的很多心理机制,就是能做到这么坦然,这么自信。
  我每天观察孩子的言行,记录具体的场景,分析背后的原因,再设计好正确的程序性知识就行调整,目前已经看到效果了。
  例如,有一次,我坐在沙发上休息,儿子想从书架上拿书,但是拿不出来,要让我帮忙,但是他语气很不好,情绪也不好。我把这个场景记录下来。这是记录场景,这提醒我们教育者,平时要多留心孩子的言行,及时记录。
  第二步,是要进行诊断,分析问题。在这里孩子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在需要他人帮助时不知如何正确求助的知识,这属于人际交往的一个知识点。正确诊断问题,是设置程序反应的前提,诊断问题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表现现象是孩子拿不出书来,想让父母帮忙,又生气。背后的本质就是他在遇到困难想寻求他人帮助时,不知如何去做。
  把这一本质把握住了,以后再遇到孩子打不开什么要请求人帮忙,想吃什么要让大人帮忙拿,等一系列需要请求他人帮忙的情境,就可以套用下面设置好的程序反应。
  第三步就是设置好的程序性反应。诊断好了,就设置相对应的正确的反应程序,把这个正确程序一点一点地输入到孩子脑海中。遇到困难如何请求他人帮助,首先自己不要哭,不要着急,这是针对孩子还没说话就先哭,先发脾气而设置的。其次,怎么样说话,以多大音量,什么语气,要教给孩子,例如这样的话,“妈妈,我现在拿不出来书,您能帮我吗?”
  最后就是要不断地复盘,把这套正确的程序性反应反复输入孩子大脑,直至这套程序成为孩子的潜意识条件性反应。以后遇到要请求他人帮助的情境就知道该怎么做,怎么说了。
  我上个星期一直在灌输孩子正确请求他人帮助的知识,最近几天发现孩子遇到问题,要请我们帮助时,明显改善了很多。昨天晚上让我们帮他搭积木,没有大喊大叫,情绪也控制得不错,说的话也是“妈妈,你能帮我吗?”
  你看,只要我们懂教育原理,懂心理学知识,很多教育问题就不是问题。
  前天晚上儿子一直踹被子,一晚上没盖,昨天就有点流鼻涕、咳嗽了。昨天晚上我时不时给他盖被子,小儿还是倔强地要踢被子,前半夜确实有点热,可是后半夜他通常冷得缩成一团,也硬要踹被子。气得我凶了他好几句,本来就有点流鼻涕,再冷着就不用去幼儿园,我和他爸哪有空在家带他。
  儿子睡觉还有一个习惯,使劲挨着我,通常到了早上我就只睡床边一条缝,偏偏这会肚子大了,晚上得不断地翻过来翻过去,才能睡个好觉。昨天晚上让他挤得我根本就没睡好,唉,浑身难受,又不能出去跑跑步。
  昨天一天没出去,天气也冷,没地方去。早上包了点馄饨,把剩下的馅捏成丸子煮了冻起来。九点半我和老公各自忙各自的,他看文职,我弄电脑,儿子自己一本书接一本书地看,一直看到十一点钟多,中途虽然也说让我陪他看,看到我在工作也就不勉强。时不时地拿着本书过来,惊喜地和我分享他的新发现。
  我工作完了还是陪他看书,也就是说这个孩子能连续看书两个来小时。我和老公感慨,这么个小人,这么有兴致看书,我们大人看一个小时都烦了,他也不嫌烦,看完一本就塞回去,再拿下一本,小时候培养习惯真是要轻松很多。
  今天早上起来,照例是先看书,两个人窝在床上读了五、六本书,然后才是早餐时间。一会儿准备带他去游乐场玩,正好家里的桶装水喝完要去拉新的,再去超市买点菜。周末我是愿意出去走走,呆在家里一整天就容易烦躁。哪怕去超市溜达溜达,也能换个心情。
  照例三点半醒了,学了两个小时,五点四十又睡了个回笼觉。我要是三点多起来看书,儿子就不大会醒来找我,可是我要五点多才起来看书,这小子一会儿准醒了来找我,就是这么鸡贼。
  上午约了做产检,上一次产检还是两个月前,刘姐仔仔细细看了半个多小时,一切正常,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右上腹疼的症状也消失了,大人、孩子状况都倍儿好!刘姐笑着说,还想给我们看看有没有翻盘的可能,这次看完是彻底没有翻盘的可能,我们都坦然地笑着说死心了,天不遂愿,只能接受。
  这一次要测血糖,前后间隔三个小时测了三次,我这一上午就活活在这坐着。也正好放松放松,看看八卦,写写随笔,看看心理课程,没事和他们同事唠唠嗑,反正也没闲着。
  这两天王力宏的瓜有点大,我吃了好几口。高中到大学、研究生一直挺喜欢王力宏,高中那会还教过班里同学《你是我心里的一首歌》,自己也喜欢唱《花田错》《改变自己》《龙的传人》等,印象中王力宏的歌唱实力是没有问题的,很多首歌都耳熟能详。这次一塌房,就觉得这个人活得挺自私、挺累。我看到一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王力宏的,“王力宏特别注重优秀,有时一个太注重优秀的人会显得很假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人的优秀里有太多的防御。
  一个人不能接受自己不优秀,必须优秀,只有优秀,就会格外紧绷,他用优秀来控制自己,一旦感觉自己不优秀了就会碎掉,这是因为他的内心格外脆弱,所以他要用更强大的优秀来防御这种脆弱 ,所以他的内在与外在呈现一种完全的割裂的状态,从而显得不真实。
  这就可以理解他那些不可思议的P图行为和说谎行为,因为他不能允许自己有任何一点不完美呈现于人前,所以他要用P图,要 用假话,要用各种各样的古怪动作。
  例如把普通大学毕业的老婆说成是普林斯顿的高材生,这些都是他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真实的生活而形成的怪圈,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觉得他好,无论使用什么方式。”
  我很赞同上面这段话,说到底王力宏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和性格的问题。哈哈,说来说去,我最关注的还是心理健康,一个表面的优质偶像要承受很多心理问题,那他的内心也是相当纠结和苦闷的。
  昨天晚上参加了一个饭局,旁边初中校区的领导和主任们组织的,请的我们的大校和毕业班的班主任,目的是什么?无非和上次讲座一样,让班主任多发发力,帮他们多做做工作,让更多的孩子选择这个初中校区。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进这个初中,都得托人找关系才能进。现在呢,我们毕业班的班主任倒成了香饽饽,初中校区还要拉拢我们进行招生。一个公立初中沦落到这种境地,不禁让人唏嘘。我们这个这个地区的私立中学,发展势头特别猛,长期以来把各个学校的好学苗都掐走了,出成绩也是他们的事情。再加上没双减之前,公立初中的某些老师在外办班,坏了名声,失了信任。
  家长们怨声载道,自己的孩子上个初中花一大笔银子去私立,家里的公立没成绩不甘心上。双减政策以后,从上往下一直在扶持公立初中,企图把本区好的生源留住,以挽就日益畸形的教育生态。措施是好,但有点积重难返,家长们认可的还是出成绩的私立,哪怕这个私立的很多教育措施非人道。
  饭桌上照例是各种应酬,各种敬酒,我们这些班主任是被请的,就老老实实地各种被敬酒。没有人单独敬酒,我也就不出这个头,跟着大家走,总不会出错。我旁边的三位初中领导,是后来的,来了之后就开始猛灌酒,不一会儿其中一位就能听出迷迷糊糊、神志不清了,拉着我说话,我就忍着不停地点头微笑。心里有好几只羊驼飘过,用同事的话说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嘛,把自己喝成那样也不嫌丢人。由此也能看出伴侣在外面应酬是个什么德性,人家还没催,他们就拿起酒杯框框自个灌了。
  所幸后来这个男老师终于不拉着我絮叨了,我趁机躲在厕所呆了十多分钟才出来。饭局七点二十就结束了,走之前被数学老师叫住(她因为下个学期要接手我这个班,因此今天也被请来了),说我们班有个家长打市长热线,把她告了,说她对孩子有言语伤害。我俩边走边猜测是哪个家长,边走边一通吐槽,每天忙得像条狗,工资还不发,时不时还被家长告到市长那,真一个憋气。
  昨天幼儿园老师又把我单独留下,说上周一直是孩子爸爸接,不方便和爸爸说,寻思跟我说。孩子这段时间特别淘,好几次无缘无故地推别的小朋友,或者别人一惹到他,他就大喊大叫。当着孩子的面,我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特别诚恳的予以接纳。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他难免会有一些不如意的小问题,我一再感谢老师对我们孩子的关注,并请她费心加以管教。
  上次老师反应他中午不睡觉,我当面就教导孩子要听老师的话,中午好好睡觉,不要在床上蹦哒。当时孩子的情绪马上就变得低落,虽然对老师没什么反应,但在回去的路上一直跟我闹情绪。这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不要当着外人的面去教育孩子,这会让他情绪比较低落,孩子情绪低落时,就不要教育。很多教育要提前做好功课,在孩子情绪好时再进行,后来我跟他玩了几次游戏,进行程序性输入后,老师也没再反映过这个问题。
  但是这次孩子无故推别人的问题,我一时想不好该用什么方法教育。便一直没和孩子说,回到家和孩子爸爸磨叨这件事,他明显有点心烦,但是也选择在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和他说这个事情。看到爱人在和孩子说这个事,我也过去助力,说了几句,觉得此时两个人教育不如一个人精准教育。让孩子一次接收到的信息尽量少而精,才能让他更好地接受。
  除了言语上多次教导,我们没有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因为没有办法判断是在什么场景下孩子会无故推人,我便没法设计好的反应程序来训练孩子。于是,我给幼儿园老师发了请求指导的信息,“李老师,非常感谢您一直关注着我家孩子,孩子有什么不妥的行为及时给我们反馈,辛苦您。昨天您说到的孩子爱无故招惹别的小朋友,我和我对象也反映了,我们积极调整,和孩子说了好几次不要打别的小朋友。您是比较有经验也很负责任的老师,我想请教您,除了我们言语上多说他,您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能指导我们吗?让孩子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请您不吝赐教。”专业的事情找专业的人去咨询,总不会错。
  在整件事情上,我想呈现给孩子的状态就是,无论他出现了什么问题,妈妈都是很平静的,很冷静的。面对老师,我也一直心怀感恩,积极沟通,闻过则喜,让他和老师之间尽量建立积极情绪。
  我也一直抱有这样的想法,孩子无故招惹别人,可能只是这段时间的短暂反应,只要我们做父母的坚持耐心教育他,我们言行端正,长久来看,孩子的小问题就会自行消失。
  这一周给云南的网友做了两次远程咨询,和几次微信开导。这位Z妈妈因为看了我的帖子,认可我的一些做法,找到我进行咨询。两次咨询后,Z妈妈对我所提供的心理咨询,亲子教育咨询,特别满意,不断地肯定我,鼓励我。
  这对于我来说,真是特别有价值的事情,能用自己学到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在生活中实践,改变自己,同时还能帮助到更多父母,更多家庭。我在做的就是一件特别有福报的事情,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给别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十点来钟睡到早上七点来钟,九个小时的充足睡眠后,真是太舒服了。工作日我一般就睡七个来小时,在旁人看来,七个小时的睡眠对于一个七个月的孕妇来说是不是太少了。老公看到我睡一觉后起来学习,经常会催促我多休息,不要太累到了。还有,就是他认为我学习时间太多,用脑过度,会挤占肚子里孩子的营养。
  在他催促几次之后,我实在是有些不愿意了,平静地告诉他,我的身体什么样我自己有把握,我是成年人,我会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他这样三番两次地催我,反而让我不舒服,从那之后老公就很少说我了。至于他说的我会挤占孩子的营养,我也不敢苟同。我坚信的是,妈妈情绪良好,每天成就感满满,肚子里的孩子情绪就会好,发育就没问题。反之,如果我不去学习,情绪糟糕,孩子的发育肯定也不会理想。至于生理的营养嘛,正常吃就没问题。
  平时在和同事们相处时,我也会经常说我身体底子好,怀孕后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我的外在表现也是很皮实,挺着大肚子每天忙个不停。办公室孟姐说我比较幸运,摊上特别老实的孩子,怀孕时不让我受罪。我其实在心理还是认为妈妈心态好,孕前多运动,怀孕就不会那么辛苦。
  最近看《秘密》这本书,上次产检刘姐推荐的,三天就快看完了。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想法具有如此重大的重要,可以说你现在拥有以及以后拥有的所有东西都由你的思想和想法决定。假如你想拥有健康的身体,你就要有“我是很健康”的思想;假如你想拥有更多的财富,就要有“我能挣到更多财富”的思想;假如你想拥有亲密的夫妻关系,和谐的亲子关系,你就要有“我能经营好夫妻关系、处理好亲子关系”的思想……所有你拥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你的思想,这就是在宇宙中不断运行的吸引力法则。
  多少人不懂得这个宇宙法则,做着与自己理想生活背道而驰的行为。明明是想好好教育孩子,却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批评、指责孩子,思想和言行背道而驰,怎么能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明明是想拥有亲密的夫妻关系,却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挑剔、指责对方,思想和言行背道而驰,怎么能拥有亲密的夫妻关系。明明是想让自己更优秀,拥有更好的事业,却一次又一次地否定自己、谴责自己,思想和言行背道而驰,怎么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所以,最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思想,正视自己的要求,让自己的言行符合这个要求,这样才能心想事成。
  今天给业内一个大姐打电话,请教她想调到开发区的事情。大姐原本是支持我这个学期或下个学期,就可以为这件事情努力。后来,大姐又说有一个新情况要和我分享,我于是给她打过去电话,聊了一个多小时,这才了解到她说的新情况是什么。
  原来她已经得到消息,说以后评副高会增加一个硬件条件,就是得有一年农村学校教育经验。我是18年评的小高,五年之后也就是2023年以后就可以参评副高,但是在这期间如果我没有农村学校一年的从教经历,就算硬件条件再多,也一直评不上副高。所以她建议我先不要着急调到开发区的那个学校,不行先在下面的农村学校呆几年,有了这个经历后再谋求调到开发区也未尝不可,以后评副高就不会被一年农村经历卡住了。
  晚餐时和老公分享了这个信息,老公反应很激烈,无法理解要评副高得去农村学校呆一年这项制度的意义何在,直言如果这样,副高不评也无所谓。在对比了他们评副高得到基层的要求后,老公特别激烈地批判这项规定,甚至把整个教育体系都否定了个遍。
  我一直耐心地听着他的批判,也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气愤,不断安抚他不要着急,我们现在得到这个信息,得到不一样的道路安排指导,不是说就一定要这么走。很多事情都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综合选择,当下只是要讨论一些问题。
  由这个事情我也注意到,一直以来,我和老公两个人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由一个点,或者一个方面的解读就对整个体系或者系统进行批判。我会因为自己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人事问题,批判整个教育体系;他也会经常因为医院的一些规章制度,批评医院的整个管理体系;甚至因为文职这件事,而批判jundui的体系和制度等。
  毫无疑问这些批判对于发泄个人压力有好处,但是如果过多过频繁,就会让我们的思维更多陷入挑剔和批判中,这也是一种单向思维,单向思维指导下的言行必然就会有偏差,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用最近看的《秘密》中的观点来解释,就是我们更多地去关注不合理一面,就会吸引更多的“不合理”来到我们面前,让我们遭遇更多地“不合理”。
  那么,要打破这个循环,只有改变自己的思维,放下总是关注消极面,总是挑剔批判的态度,转而寻找更积极的想法,更积极的做法。我们才能吸引到更多的积极到身边来,生活才能向更积极的一面转变。
  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安排在1月12日,妈呀,一想到还有那么多课程还没开始听,厚厚的一本书也没开始看,即使作为考试老手,我这也心慌慌的。于是从周六开始,就开启了疯狂地看视频跟书学习的节奏,周六、周日两天看了六、七个小时的视频课,晚上一熬夜,马上嘴角痘痘就冒出来了。
  今天接到培训学校的电话,通知了8-11号的集中培训事宜,住宿各项要求,还有考试是什么形式。原本我以为的特别难的考试,其实就是三个小时考完三十个人,留给每个人的也就十几分钟,而且主要是案例分析。按培训班老师的说法,“我看您平时朋友圈分享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分析对于您来说完全没有难度的,您就放心吧。”哈哈哈,也就是说我可以高枕无忧了,只要参加集中培训就没多大问题了。
  这样一聊完,我顿时就放松了很多,起码那一百多节视频课不用集中全听完,起码那么厚的一本书不用全啃完,起码我最近有时间再弄弄期末复习。啦啦啦啦啦啦,这个信息,是最近最高兴的一件事了。
  昨晚又给业界很有权威的C老师打了个电话,把自己目前的困惑和她说了说,为了以后评副高去农村小学呆几年,还是直接就申请调到开发区。C老师耐心地说了她的想法,作为一名老师,职业的目标绝对不仅仅是评职称,我的兴趣以及专长决定了我应该走像她一样的道路,也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凭自己的本事去说话。
  她不主张我为了评副高去农村呆几年,只要一去农村,必然要承担很多教学之外的乱七八糟的事,耽误的那几年荒废不起。如果一直呆在市里的学校,一直不骄不躁地耕耘,总有一天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只要你足够优秀,很多你想要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也会来。别把自己的重心弄偏了,千万不要短视地就盯着职称。
  其实她的建议也契合了我自己的想法,我也觉得去农村就为职称评定,表面上看显得很功利,内心深处我也不愿意这么做。前天听了L姐的建议后左右摇摆,主要是觉得L姐对我特别好,如果还一味贸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有点对不住L姐。现在C老师给我分析了利弊,我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还是要申请调到另一个学校去,为了自己有更好地发展平台,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无论在哪个环境,我都会秉持自己的坚守: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追求心中的理想。
  九点多,老公的同事Z姐微信里和我聊起孩子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让她头疼不已,心力交瘁。
  她儿子这会二年级,虽然不进行期末纸质考试,但平时的测验就让她焦躁不安了。数学就考四五十分,卷子上很多题目都不做,后面大片大片的题目空着。语文也是很多阅读题不会做,平时也不爱读书。辅导作业更是差点让她吐血,一点作业盯着写半个小时能写完,要是不盯着,写上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都不再话下。作业有错误让他改吧,他就糊弄改一改,完全没有好好改的意思。有些题目孩子错了,家长给他讲,他还特别不乐意,犟得像头驴。
  这是Z姐跟我描述的情况,从她的描述来看确实问题比较严重。我首先问了问亲子关系,对方说都挺好了,除了学习时很气人,平时孩子还是很听话。虽然家长这么说,但是我能感觉到亲子关系肯定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要不然不会才二年级就因为学习的问题弄得母子二人很紧张。亲子关系如果存在一定问题,必然会对孩子学习情绪产生影响,而情绪是影响孩子学习的关键因素。
  其次,我询问什么时候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最近在学习上有没有受到什么比较大的打击,孩子妈妈也反应说没有。从这个角度问也是想了解最近孩子有没有在学习上受到比较大的情绪刺激,对于学习形成潜意识的消极情绪反应。这一点也排除了。
  然后我开始考虑学科知识缺陷问题。一个小学生如果卷面出现很多不会的题目,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他会但是故意不做,这种情况小学生比较少见,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是上进心比较强的,不像初中和高中生一样,会的题故意不做气老师和家长。第二种情况就是他真的不会,所以才会大片大片地空题。Z姐反应孩子幼儿园在公立上的,没有学到为一年级做准备的很多知识,家长也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更没有提前认字,做一定量的算术题。一年级做试卷时,老师都给读题目,孩子勉强能理解,能考九十来分。这会二年级,老师不给读题了,他写作业的速度明显就慢很多,很多题目也不太理解。
  听Z姐说到这里,我对孩子的情况有了大体了解,得出初步的判断。
  目前影响孩子学习最主要的是家长的心态和情绪,家长面对孩子学习上的很多不足没办法保持平静的心态和情绪,一辅导作业就炸毛,就控制不住情绪。必然导致孩子一面对学习就产生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会抑制孩子的大脑思维和运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家长更加生气,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其次,孩子现在面对学习产生的消极情绪,一部分还来源于学校教师。最开始时面对孩子写字不好,老师多次撕过他的本子。老师的本意是通过这种严厉的撕本子惩罚行为,让孩子能写好字更有进步。但是教师的这种行为只能让孩子更讨厌写字,更讨厌需要写字的学科知识学习。这种讨厌的情绪就是一种消极情绪。
  再次,孩子的学科知识学习存在比较大的缺陷。表现在语文阅读量不够,认字偏少,严重影响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直接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说他语文学科最基本的认字、写字、组词、造句、阅读理解、看图写话,肯定都是存在不足的。而数学学科,又因为认字少,不理解题意,再加上数学的加减基本运算掌握也不是很好,数学学科必然也存在很多知识缺陷。两门最主要的学科,孩子都学不会,学不懂,又得不到家长的正确帮助,这种由学不懂带来的挫败感更加重了学习的消极情绪。
  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孩子目前的情况就是面对学习时消极情绪比较严重,有来自于家长情绪处理不当带来的情绪,也有学校教师和同伴给予的消极情绪,更多的是学科知识学不会产生的消极情绪。这些情绪都是长期累积形成的,想要消除并替换为积极情绪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Z姐说想考虑把孩子送到私立,我给出的答案是不要着急送私立去。因为送私立解决不了孩子学习时的消极情绪,也解决不了孩子学科知识的缺陷,还可能会引发其他行为异常?接下来,我还得和Z姐沟通,如果家长切实愿意改变并支持我的方案,我是很愿意给孩子进行干预调整的。
  我们在办公室边改卷子边闲聊。一班老师说,她们班有好几对男女朋友,都是男生不怎么样,女生比较优秀,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优秀女容易喜欢上渣男。数学老师吐槽其中一对,男孩子长得挺高冷,一副霸道总裁范。从四年级开始就知道用钱砸,经常买一大堆好吃的,跑去挂人家女孩家门上,金钱的猛砸换来了爱情,女孩也喜欢他了。
  哈哈,这个数学老师说话太搞笑了,用成年社会存在的爱情规则,用来解读六年级男女孩的交往,产生了一种特别讽刺的感觉。又说到一个不怎么样的男孩,和另一个精致的男孩竞争,简直是被甩十八条街,要长相没长相,要成绩没成绩,家里还不怎么样,拼爹也拼不过,除非以后被包养,才能咸鱼翻身。偶尔听他们聊聊孩子们之间的八卦,感觉蛮好玩的。
  上级又有新通知,明天不能举办大型庆祝活动。原本学校定好明天上午庆祝,下午放假的计划也得改了,改为上午照常上课,下午一个半小时元旦庆祝。5.6号考完试,9-12号师生正常返校,什么??都考完试了,师生返校干什么??大眼瞪小眼!不太理解这种安排!
  公公婆婆在家准备好饭菜,老公下班后接上我,这几天我们俩都乐乐呵呵地在车上闲聊。但是今天中午出现了小小的不愉快。前面有一辆三轮车,老公滴滴两声,三轮车还是在路中间开。老公气得骂了一句国骂,特难听的三个字。
  我也一下子火了,明明我们一脚油就能超过去,在意那些干什么,还非得骂那几个字。平时最讨厌听到他说这些字眼,尤其是一遇到婆婆也说这些字眼时,就会极其讨厌。那种感觉就像你自己被骂了一样,恨不得立马让骂人者把那三个字吞回去。
  老公立刻像弹簧一样反弹,“我就这样素质的人,你要嫁嫁素质高的人去,你随便去找,我是改不了!”大街上我也不甘示弱,“你是脑子有病不,天天就因为这点事找找找,我能去找吗?你能就事论事吗?”说完气鼓鼓地故意走马路牙子里面,不理他。
  我们都不再说话,但是回家和公婆照常寒暄,吃饭。吃完饭这货又舔着脸各种服软,我不愿意搭理他。现在我想明白了了,老公的路怒和时不时的脏话都是他所控制不了的,他从小就受公婆处理方式的影响,以至于成为了他潜意识的行为反应。这些年,他还是改了不少,开车骂得没那么狠了,要是他弟一开车,那简直马路上都是傻B,就他技术第一。
  从元认知的角度分析我的行为,就是长期对于他说脏话形成了比较高的焦虑,在高焦虑下就容易情绪失控,没法冷静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出口就变成了指责他。如果当时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高焦虑,意识到自己的单向思维,及时进行调控,就不会吵那没用的一架。回头再选这货情绪积极时,把自己心理感受到的不舒服,以及他骂脏话对孩子的影响,一一分析给他听,他还是能听进去的。
  又或者后期时机成熟,给这货做心理干预,消除他一生气爱骂人的潜意识条件反射,也不是不可以。
  昨天没有跨年,也没有大餐,儿子闹了一通脾气后,八点多就睡着了。我和老公看了一部老电影,《居里夫人》,九点多也睡着了。
  一年又一年,时间确实快,老公要备考,我也要学习。新的一年有自己稳定的追求,提升自己,学好心理,干好工作,教育好孩子,对家人更好。重新锻炼身体,感受美好生活,我所想皆能成愿!
  四点到五点给一个孩子做考前焦虑疏导,五点到七点多给z姐做心理疏导,回来都累劈了,带着我大儿子早点睡了,晚安,新年第一天!
  昨天病了一天,头晕眼花、全身酸痛、嗓子很疼。幸亏公婆把儿子带去游乐场玩了好几个小时,我才能一直在床上躺着。但是躺着也睡不着,坐着脖子疼,站着头还晕,小小的感冒太折磨人了,真有点痛苦得度日如年的感觉。
  晚上带着儿子八点多就睡了,中间起来上了五趟厕所,七点半醒来,终于把身体休息过来了。虽然还有点嗓子疼,但起码全身不疼了,谢天谢地,恢复了的感觉太美妙了。
  有孩子遇到人际交往的困扰,和我抱怨说感觉班里同学都不愿意和她交往,自己在班上找不到几个能说上话的人。
  我问她找到哪些证据来证明别人都不愿意和你交往,她说有一次和一个女孩说话,A没搭理就走了;还有一次问一个女孩问题,B也没回答;再有一次,和同学们聊天,感觉自己插不上话。
  “感觉同学都不愿意和她交往”这是孩子的一个认知,这个认知推动孩子产生单向思维,找到那么多同学不愿意和她交往的证据。我告诉孩子,有没有想过“感觉同学都不愿意和她交往”是一个错误认知,如果把它调整为正确认知,“我是一个不错的人,同学们都很愿意和我交往”。在这样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她就会想到,A可能有别的事着急走了;B可能没有听到你问她问题;这个话题和同学聊不上我们还有很多话题可以聊。
  很多时候,要认真审视自己的认知到底对不对,合不合理,是不是自己臆想出来的,不要让错误认知推动思维走向单向模式。
  我们总是在说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首先应该提高的是父母的品质,完善我们的认知。
  所以在学习群,我们这周的主题是父母对自身美好品质的塑造,下面是事例分享。
  今晚,我去药店买注射器,药店里的一个小姑娘接待的我,我跟她说我要7号针头的注射器,她一边玩手机一边漫不经心的在那找,找到最后,她也不知道7号针头是多大,还是一直在玩手机。我有点生气了,想叫她认真点。当时我发觉自己有情绪了,于是我转念一想,这有什么呢?没必要为了不相干的人生气。然后我自己捡了一个过来付款了。夸夸我自己,及时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没跟别人起冲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在这件事上,Z姐不仅修炼了自己觉察情绪控制情绪的能力,使自己逐渐能做一个情绪平和的人。还通过这件事培养了自己特别大度,特别宽容,心胸特别豁达的美好品质。当我们自身能特别宽容、豁达,很多烦恼就不再是烦恼了!
  有不少朋友私底下加我好友,非常感谢您的信任。但是说实话我实在是没有多少时间在天涯跟朋友们聊天。天涯这个平台,很多时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平台,有些心情或感想不适合在微信里说的,这里就能发表。
  也承蒙天涯上各位涯友的厚爱,加我微信找我做心理咨询,无论是自身状态的调整,夫妻关系的调整,还是亲子关系的调整,我都会竭力所能地帮助大家。
  所以,请请各位涯友见谅,没有时间总是在这里聊天,个案很多,学习很紧,家庭需要时间和精力经营,孩子需要好好教育。
  如果您有需要咨询的问题,可以在评论里告诉我微信,微信里可以更好地提供咨询。我敢于告诉您微信,就因为我心胸坦荡,为人处世始终如一。
  夸夸我,我有那么多优点
  1、夸夸我,我真的很有耐心,并始终做到不骄不躁。
  早上我一起床,儿子就马上跟着起来了。知道他不可能睡回去,我就边收拾自己,边和他聊天。等我收拾好自己后,给他拿来干净的秋衣秋裤和袜子,嘱咐他换上。但是孩子一直好像在神游一样,我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说任何催促“快点、快点”的话,也没有指责他拖拖拉拉,磨磨蹭蹭,而是耐心地提醒他先穿什么,再穿什么,接下来可以穿哪里了。五六分钟我始终站在他跟前,让他自己把衣裤和袜子都穿上了。
  2、夸夸我自己,能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让他恰当自如地度过自己的情绪起伏期。
  中午回到家,儿子生气地过来推我,让我出去,不要带饮料回家(当时手上拿了半瓶饮料),并且把我推开,让我也出去,还把凳子也推开。我有点生气,但一直在理智控制范围内,抓住他的手臂,严肃地说,“我不许你这样无理取闹,马上把凳子扶起来。”
  儿子赶紧把凳子扶起来,也不再纠缠着我。当我出来看到他把饮料自己拿到一边,偷偷放到抽屉里时,我理解了孩子,我知道他是想吃,但是还要以特别强硬的方式去拒绝。以前我可能都会说一两句,“你这孩子,想吃你就和妈妈说”,或者嘲笑他,“这个孩子呦,偷偷把妈妈的饮料藏起来”又或者是望着孩子笑一笑。这一次,这些可能嘲笑孩子,否定孩子的行为我都没有做,而是看了他一眼,假装没看到一样地去忙乎。
  3、夸夸我自己,能改变自己对待孩子吃饭的态度,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不给孩子的吃饭制造太多的消极情绪。
  中午吃饭时,孩子搬着自己的小碟子,吃得特别利索,我忍不住夸了他一次又一次,大家又说起他早上也吃了很多饭,我又一次夸他早上吃得多,吃得好。吃饭时即使看到他有时候走神,玩勺子,我也尽量不去说,或者只是偶尔提醒他勺子是用来吃饭的。
  4、夸夸我自己,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孝顺老人,心疼大人的观念和意识。
  孩子奶奶买了一盒草莓。我洗出来,让孩子挑最大的给奶奶,其次挑最大的给爷爷,然后依次挑大的给爸爸、妈妈,剩下的三个小小的留给孩子。孩子分完草莓,我及时肯定他,“佑佑真是孝顺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把好的给他们吃,做得真好。”
  5、夸夸我自己,能不断地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去影响孩子。叫儿子过来放碗筷,他说看完一本书就过去,看完一本书他马上就过来了,我马上夸奖他,“你看完一本书就过来了,你说到做到,行动力真强。”晚上刷牙也是,商量好看完一本书就过去,我马上又夸奖他行动力很强。
  6.尽管晚上做完咨询很累,我也一直坚持给孩子读完两本很厚的卡梅拉系列。夸夸我自己,始终坚持着给孩子读书。
  7.夸夸我自己,面对公婆时,能及时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并且能站在公公婆婆的角度理解他们,控制自己的挑剔,说话尽量和颜悦色。
  (1)中午回家看到婆婆准备好了菜,才开始炒,我心里是有些怨言的,觉得自己回家就应该马上吃,吃完能多点时间休息,想和婆婆说早点做菜时,终于忍住没有说。从婆婆的角度来看,她一直积极努力地准备着食材,一看到我回到家马上就开始做饭了,就是为了让我能吃饭新鲜的饭菜。我还能说什么呢,我要是再挑剔她做得晚就太不应该了。
  (2)看到婆婆就准备了两个菜,以前我都会说,“四个人就两个菜,也太少了吧。”这一次,我没有说,我意识到自己情绪高了,马上把情绪压下去,然后端好饭菜。
  (3)晚上看到又是吃面条,以前我都会心理嘀咕,不愿意吃面条。今天我觉察到自己的情绪,马上就想自己也能吃面条,一两顿有什么不行的呢,大家都爱吃,我就跟着吃吧。
  (4)儿子把大草莓要分享给婆婆的时候,婆婆一直拒绝,并想着法的要还给孩子吃。我虽然心理有点生气,但是也很平静地说,“你要给孩子孝顺你的机会,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你这觉悟没我爸高,看我爸多配合。”用开玩笑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5)中午回去看到公公又在睡觉,我心理有些不高兴,他们老两口就天天闷在家里,吃完饭就玩手机,也不带孩子出去玩。但我始终控制着自己的音量说,“天气好,出大太阳,带孩子出去溜达溜达,要不然在家一窝就是一天,你们也要锻炼锻炼。”
  一到期末,没有监考,没有判卷,感觉异常轻松,这好像是我目前体会到的升了领导后的唯一福利。昨天和今天共接了四个心理咨询,心理很充实,也是真的累。赶紧滚回家了,陪孩子,陪家人!
  消极情绪如何推动单向思维,检索到一系列负面知识。
  今天中午回到家,老公很烦,说儿子一上午净找他,弄得他根本没办法好好看书。我跟他说给我炒鱼吃,他也没好气地跟我生气。我也有点生气了,老公就因为一个考试,什么事都可以堂而皇之的不干。
  在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我的思维走向了单向的思维,脑海中出现的全是对公婆否定的知识。儿子他们管不住,又不带孩子出去玩,说了那么多次就是不带孩子出去,这两个两人真是太拧了。公公自从到我这后,根本就没怎么和儿子玩过,每天就是躺着玩手机、睡觉,实在是太懒了。婆婆也是,明知道自己管不住孩子,没法阻止孩子去找老公,也不催着公公出去。他们俩不愿和外界接触,天天躺在家里,不出去溜达,身体怎么能好,还买那些药做什么。以后跟他们长期住在一起肯定会有很多矛盾,烦死了。
  消极情绪下的单向思维推动我检索到这么多负面的知识,这么多对公婆的负面评价。而把平日里他们的很多优点全部都屏蔽掉了。如果总是任由自己不控制情绪,思维滑向单向状态,去检索负面的知识,那定然没办法和对方相处好。所以,我们要时刻觉察自己的情绪,觉察到自己是不是进入消极情绪推动的单向思维中,觉察自己是否在单向思维下检索到很多负面知识。
  只有不断地觉察,才能真正地控制情绪,避免单向思维,而对人对事有综合的考量。
  同事M老师好几次跟我分享,说她特别着急儿子的状态,最近儿子不听话,你跟他这么说,他偏不这么做。他挺羡慕别人得奖状,自己又不愿意努力……说了好几次,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我也没法跟她好好分析。
  前天监考完说要微信找我,说完就走了,晚上七点多微信找我,我累得根本不想说;昨天监考完本来想跟她面谈,她匆匆忙忙又走了,说要微信里聊,过了一会儿又回来说可以面谈。这么被她折腾几次,我心里也颇为不高兴,两个人约咨询,不是你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也不是你想什么方式就什么方式。此人如此行事,确有自私之嫌。
  联想她平时和众同事的相处,这样自私的行为不少见:自己的数学课没讲完,占别的副课不说,还要占语文老师的课,气得语文老师没地方说理去;自己要安排两个班考试,其他老师的课就得都调整好;印好的卷子拿得快,自己却很少去印卷子。
  我不跟她搭班,平时接触也不多。但是因为她比较喜欢我,经常会找我说些问题。她想面谈就面谈吧,也不耽误回家。我们就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聊。
  她首先谈她的困扰,感觉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学校工作总感觉忙不过来;回到家儿子的所有事情都要操心,他对象压根不管;人际关系也有一些困惑,总感觉处理不好。我让她谈谈具体哪些事情让她觉得力不从心。谈着谈着,说到她对象,她终于忍不住了,打开了情感的阀门。
  “我对象完全都变了,我们从七月份开始打架闹离婚,自从他升完职后,经常说的就是不要谈什么家庭责任,谁谁在外面有小三了,谁谁和老婆离婚了,什么时候能和我离婚呀!我跟他说什么事,他就说他要清高点,这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他不想管。还说我的脸上长了很多斑,什么时候去祛斑呀。……”
  听到这里,我真是五味杂陈,M姐外在表现出各种不合常理的行为,其实背负着像地狱一样的婚姻,想到这,这几次她带来的小小不快也都烟消云散了。接触到越多的婚姻形态,越知道普通的婚姻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经营好婚姻真的是一门学问,需要学习各种知识,双方不断进步。
  来访者说,五周岁的女儿最近特别不听话,一不顺心就哭。我了解了一下哪些场景孩子不听话,爱哭:几次邀请小朋友到家都没成,大哭;游乐场玩累了,妈妈让回家,不愿意回,大哭;要写数字,完不成大哭……
  我问妈妈,一般怎么对待孩子的不顺心大哭,妈妈说讲道理、批评都试了,但是没有用,孩子真是不听话。其实孩子的不听话,最根本的原因是遇到问题时,她的情绪没有被看见,没有被安抚,如果养育者首先处理好孩子的情绪,再去处理问题,就容易很多,孩子也会表现出很配合,很懂道理。
  例如,几次邀请小朋友到家,孩子的情绪肯定是很失望的,父母可以先看见并安抚这种情绪,“你肯定很想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你尝试了好几次但小朋友都来不了,所以你很失望,心里很难受。”
  游乐场玩着不愿意回家,父母可以先看见并安抚这种情绪,“游乐场真的很好玩,你玩得很开心,妈妈要带你走,你肯定不愿意,希望再多玩一会儿,是吗?”
  当小孩子不听话时,我们要及时看看,他的情绪被看到了吗,得到安抚了吗?情绪被看到并得到安抚的孩子,才会表现出来很配合,很讲道理。
  今天帮着统分、登分,中午年级组聚餐,也没回家,整整弄到晚上5点,才从学校出来。这个学期差不多是干到头了,明天开始四天的心理咨询考试培训,12号考试,学校的事情我也请好了假,都有人接手。
  现在只要稍微一累,回到家就什么也不想做,只想躺下睡大觉。公婆带孩子出去玩到四点多才回来,也不饿,晚上我自己吃了点面。朋友做好的辣鸡,从上海寄过来今天收到了,吃了好几块,她妈妈做了好吃的鱼也从老家寄出来了。最近在她那里买了很多脐橙送给朋友吃,也给她寄了点小米,突然就觉得我们俩热络起来,上周末还视频聊天了一会儿。
  即使很累,儿子让给他读书,还是会坚持,每天认《四五快读》上的一课生字,还是会坚持。就是我给他读得少了,剩下的一堆书他就自己看,我在旁边通常都睡着了。有时候迷迷糊糊听到他边看图边念念有词的,觉得真是好玩。
  老公因为备考压力很大,好几次我随口说的一句话他就炸毛,我也无力跟他说那么多。自己带好孩子,睡好觉,等他8号考完就轻松一些了。
  婆婆大早上起来包好饺子,我没让她煮,把昨天吃剩下的热干面又热着吃了,不喜欢冰箱里剩太多的东西,能赶紧消灭就不喜欢堆在那。儿子也醒得早,噔噔噔就跑去帮奶奶包饺子,把馅放在饺子皮里,两边一对准然后一捏,还挺像模像样,我和他奶奶不断夸他,他一口气包了二十多个饺子。
  后来还要自己擀皮,既然孩子愿意干,就必须鼓励他干,很多时候他不愿意干还得逼着他干呢。奶奶在旁边指导他怎么擀,
  看到饺子皮有点厚,奶奶指导说,“你换个地儿擀”,结果儿子把擀面杖和皮要拿到地上去擀,我们觉得特别好玩,纷纷笑起来。奶奶是说让他在饺子皮上换个地方擀,他理解为换个地方擀饺子皮,小孩子的思维好搞笑。
  看到我们笑,儿子又不太高兴,直接小脸一拉,小嘴一撅,转身走出厨房,不干了。他爸爸说了他几句,不让他这么爱生气,但是效果不太好,总之他是不愿意再包。
  关于儿子经不得说,大人一说他就要不高兴,或者有时候不是说,只是教他怎么做,他也不乐意。他的这种表现我留意到有好多次了,一直在想如何才能给他调整这个反应。还是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重新设置面对批评更好的反应程序,在他情绪积极时给他输入、强化,从而改变他面对批评的现有表现。
  我也没有多时间管他,赶紧收拾东西坐公交,20分钟就赶到培训的酒店了,说是九点开始也还没开始,等着吧。
  关于儿子经不得说,大人一说他就要不高兴,或者有时候不是说,只是教他怎么做,他也不乐意。他的这种表现我留意到有好多次,一直在想如何才能给他调整这个反应。我们采用传统的说教方法,告诉他不能那么爱生气,见到他这么爱生气也会批评他。有的时候还会耐着性子,教他面对批评怎么做,比如,要怎么说话,用多大的音量等,用正确的方式再反应一次。这些传统的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还是要从心理学角度,对孩子进行调整。孩子为什么一面对大人说他,批评他就很不高兴,就是因为批评教育带给孩子的是消极情绪,在消极情绪推动下他会进入单向思维,觉得大人总是在说他,批评他,所以有时候,他就会反抗,“你们总是说我,总是批评我。”
  但是经受长辈、父母的教育和批评,是一个孩子必须学会的一课,父母给的不可能都是蜜糖,该批评教育的时候不能含糊,这是对孩子成长的负责和有长远意义的。因此,调整孩子面对批评教育时的心态和情绪很重要,如果孩子大一点,可以从调整认知入手,把一听到批评教育的消极认知转变为积极认知,可以这样调整为积极认知,“爸爸妈妈是为我好,老师是为我好,才去批评教育我。他们的批评教育能帮助我应对很多困难,所以我要高兴地去接受。”
  这会儿子还小,这样的认知调整要慢慢地去做。但是程序反应是可以重新调整的,面对批评教育,孩子不仅要有内在认知的调整,还可以有外在表现的调整,例如,表情上平和,不恼怒;动作上高兴地点头,表示接受;语言上不去反抗,而是平和地表示同意。这些外在表现的调整,就指向平和甚至高兴地接受长者的批评教育。
  在孩子积极情绪下,把重新设置面对批评更好的反应程序(也就是上面说的更好的外在表现),不断反复输入、强化,从而改变他面对批评的现有表现,直到积极的外在表现取代现有的消极外在表现,并成为潜意识反应,这个行为的调整就完成了。

  昨天一天的课是省一个主任讲的,说实话效果不太满意。这个主任之前在市级心理健康赛课时接触过,后来编排省级心理健康教材时,微信里也接触过好几次。我是比较感念市里、省里领导提供的这么多实践机会,无论是看课还是编教材,对自身水平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昨天的课程明显能听出,没有什么逻辑性、理论性,自身能吸收到的有用的知识不是很多。
  今天的课程是由一个很年轻的老师讲述,上午主要是绘画治疗,包括原理介绍,自己画房树人,通过绘画治疗房树人如何操作。实践性比较强,也算学到了另一种比较好操作的心理咨询的方法。
  下午是沙盘治疗的学习,之前在学校的心理治疗室里看到过沙盘,也了解过,但是具体怎么操作,没有系统学会,挺期待下午的课程的。
  老公昨天晚上七点多到家,我因为七点到八点有个咨询,提前吃了饭,躲到屋里做咨询去了。他一直陪孩子躺在沙发上看书,等我出来后,聊了聊这一次的文职考试。公共基础告诉我考糊了,题目出得很细,什么《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在狱中吟的是哪首诗,《可爱的中国》是为哪位战士写的……确实是很细,我马上安慰他,放心吧,你糊大家都糊,你难大家都难。
  就冲着他连续二十多天的疯狂看书和学习,我觉得他应该比大多数人都厉害。所以不管怎样,这一次备考算是圆满完成了。
  一个小时的咨询后我也觉得很充实,和来访者聊了很多,为什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怎样和孩子进行沟通,孩子为什么会撒谎,我自己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品质……
  朋友XX(就是那个总给我寄好吃的东西的朋友)昨天说有事情要和我商量,我就趁别的学员做团体沙盘时跟她聊了聊。
  她目前带着两个孩子和公婆在杭州工作和生活,老公在上海工作。之前因为各种原因,都没能买上房子,所以一直是边工作边租房。但是老大五岁多了,在杭州虽然找到办法读了公立幼儿园,接下来马上就要面临读小学,但是对口的小学质量不是很好,他们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现实能力有限又是问题。
  XX有一个玩得比较好的朋友在宁波,是孩子的干妈,希望他们搬过去宁波发展,孩子可以读私立学校,虽然很贵,所以这位朋友提出学费由她来承担,就当是投资小孩子。再加上宁波这位朋友也是独生子女,妈妈最近查出癌症,情况也不好,也是希望他们搬去宁波可以就近帮衬一下。
  大体情况就是这样,XX问我第一感受是什么。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人间有很多真情,真情会换来真情,她宁波的这个朋友我也知道,一路陪伴着走过很多年。我远嫁北方后更多地只能在网上和XX交流,但是XX和宁波的朋友这么多年在现实的接触中建立了很深的友谊。朋友和我说这个困惑,我不可能像指导来访者一样去指导她如何如何做,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和她所处的环境,旁人没有办法感同身受。再加上朋友一直很独立,有自己的想法,她找我说这个事,可能内心已经隐隐有答案,所以我的角色不是出谋划策,而是倾听外加推动她进一步明晰自己的选择。
  我第一步反问她是怎么想的,她反馈说,对于孩子来说,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当然是好的,宁波房价也低很多,未来他们买房压力也会小很多,但是她心理很不踏实。 我由此判断她可能更愿意去宁波,因为接下来她说小女儿的幼儿园也打听好了。接着我又追问她为什么会心理不踏实,她说觉得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怎么就砸到她身上,孩子去宁波后一年费用也蛮多的,至少得6万,虽然干妈工作不错,也承担得起,就是觉得不踏实。
  聊到这里,她还是没有说到自己内心最隐秘的担心,所以我又问她不踏实,具体在担心什么。她终于说出了她的担心,怕她这会经受不住金钱的考验,搬去宁波接受了朋友的帮助,万一中途遇到什么问题,翻脸了怎么办?如果朋友不管了,他们根本就承担不起孩子在宁波读书的费用,这种把所有希望都压在一个人身上的感觉很不踏实。是呀,遇到她这种情况我也会犹豫、纠结和恐慌,但是如果只是在表达共情,可能也给不了XX以参考。
  所以我接着和她说,未来留在杭州的好处与不好处,可能去宁波的好处与不好处,她肯定都想过,对比过,把这些想法都放在一起,看看哪个是自己比较看重,哪个是自己不能接受的。当最坏的结果发生,自己也能接受,那一个决定就可以去做。当最坏的事情发生后,自己没办法接受,就要考虑清楚。听我这么一说,她一下子就意识到有两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是内心不踏实的最主要原因,接下来她们会明确沟通这两个问题。
  我们能看到,很多问题看起来很纠结,很难做决定,其实们纠结的点可能就是那么一两个核心问题,这一两个核心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的答案就会清楚了。我也通过和XX的聊天,一下子感受到了和朋友之间,很多时候不是要具体告诉她怎么做,而是要去倾听她的烦恼,共情她的担心,具体怎么做,对方自己就会衡量清楚。
  一下午不停地在各种题上来回打转,单选、多远、案例分析、模拟面试,到这个点才坐上公交回家,感觉自己要累爆了。
  回到家什么都不想想了,洗洗早点睡,明天好早起再熟悉考题。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考完了,考完了,我觉得肯定能过,一证又到手。晚上四点半起来整理面试资料,等了两个小时轮到我,五分钟啪啪说完,一件大事造成。
  接下来就是集中精力听之前报的元认知的课程,也是好几十个小时,慢慢听完还得挺久的。
  昨天和中通快递杠了一天,给对方打了十来个电话,把他们网点和驿站都投诉了。起因就是1月2日在朋友那里买了点橙子,要送给L姐尝尝。1月5日我查看物流信息,看着在派送,于是和L姐说让她注意点。
  但是昨天1月13日,L姐说她突然想起这个事,橙子还是没有收到,也没有收到任何电话或信息。我一听这事肯定要赶紧处理呀,于是联系快递员,五六次没人接通;联系客服,说不清楚怎么回事,就说帮着问问送快递人员,回头联系我。
  我就那么傻傻地等着对方联系我,三次过后我失去耐心了,客服不仅没有联系我给我一个说法,每次我打客服还都要把这个事重新说一遍,可最终也没有找到一个人能说清楚这个件到底在哪里,经历了什么。
  最后我实在没办法了,直接打中通全国客服,转接市里客服,我要讨要一个说法,到底谁负责这个件,这个件为什么这么多天还没有派送,物流却显示在驿站。听他们各自推诿,我实在是没有耐心,只让他查清楚件在哪里,明天必须派送,送到如果坏了,对方必须理赔。
  原本想得挺好的一件事,买点家乡特产给朋友尝尝,结果遇到这样不靠谱的快递,我也是醉了。
  这两天把值班都换出来,连续值班两天,过几天再要回老家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其实值班也就是到办公室坐着,把没完成的事情弄完。昨天一上午写奖状、整理假期作业、整理咨询记录,打电话和中通扯皮,时间过得真叫快。
  老公说过年要给老二孩子买玩具,选好了一个智能娃娃。我提议说莫不如买书好了,小孩子能看很长时间,买书价值最高。公婆说老二的孩子没有那么爱看书,通常就是你给她读了几页,她自个儿就跑远了。
  老二媳妇多次问我孩子看书的问题,可见她也是有意识地在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借着这个事情,我就再说说我对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一些心得体会。先说说我家孩子的阅读情况吧,他现在快五周岁,书架上读过的书有四五百本,每天我要拿出一个多小时给他读书,他自己闲着没事就一本又一本地看书,睡前还必须要再自己看半个小时。可以说,一天有好几个小时他是能安静地坐下来看书的,我自认为这个阅读习惯培养得还可以。
  接下来就说说自己的几点做法,以及要掌握的一些原则吧。
  要培养孩子爱阅读,父母首先要自己爱读书,一本接一本地不断读书。我家孩子书架上都四五百本,我自己买的书更多,两个大书架、衣柜里都是书,只要看到好书,就会买回来自己去读。可以说,父母热爱阅读是对孩子最直接的影响。老二媳妇说,他们自己不爱读书,经常刷抖音什么的,就想培养孩子爱阅读。有些家长也说,自己不爱读书,就想孩子爱阅读。我其实心理很抵触这种说法的,家长自己不去阅读,抵制不了很多网络的诱惑,不耐着性子沉醉于阅读,如何有资格去要求孩子?
  我爱人不爱读其他的书,也就看看专业的书,这和他的家庭氛围有关,公公婆婆闲下来经常做的就是刷手机。我自己为什么会走上爱阅读的路?也是因为小时候家里虽然穷,但是一打开柜子,都是爸爸买的好多书,留在脑海中印象很深的场景也是爸爸躺在床上看书。工作后给爸爸买过好几次书,有一次和他聊天,才得知他年轻时特别向往开个书店。就是爸爸这种爱阅读的很多做法,直接给了我很多影响。由此可见,父母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
  虽然大部分的看书时间都是孩子睡着了,但是家里随处可见的书,每个月都会买几本书,没事会和爱人讨论自己读的书,这些都会给孩子留下父母爱阅读的迹象。爱人不愿意读书,你是没办法改变的,只能改变自己热爱阅读,给家庭成员以影响。
  我把父母要热爱阅读这个影响因素放在第一来讲,就是要再一次强调,“身教大于言传”,可以说,父母如果爱阅读,不用和孩子说什么,他也会爱阅读。所以,好好问问自己,这一个星期阅读了吗?这一年读了几本书?
  其次,我们给孩子选择的阅读书目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拿老二家来说,我观察过,他们家书架上的书大部分都不符合一周多的孩子,不是过长就是比较无趣,很多书都是老二媳妇在书店里拿买书券兑的。一周多的孩子,你拽着她读厚厚的三字经,读比较长的绘本,她肯定是不喜欢的。我跟老二媳妇分享的是,如果自己不知道买什么书,那就照着各大育儿公众号推荐的书单买,他们专业研究孩子阅读这件事,跟着买总比自己瞎买强吧。
  从我家孩子的阅读历程来看,我一般都是对应他的年龄给买书。一周之内大部分看的是认知类、布书、洞洞书这类能调动兴趣的书;两周多开始就选择经典的,文字稍微少点的绘本;再往后就选择文字比较长的经典绘本,像这会读的卡梅拉系列、巴巴国王系列,每次读一本都要二十多分钟,相当的费妈。孩子能接受很长的绘本了,就要慢慢向向桥梁书过渡,桥梁书就是大篇幅为文字,少量插图的书,等到一二年级就是整本整本的书引入。
  所以,针对孩子阅读的特点,他们从最初的关注图画的浅层次阅读,到后来需要关注文字的深层次思考。我们给孩子选择的图书应该符合这个规律,不是一上来就大部头的书,把孩子给吓跑了。关于选书,还要强调一点,一定要买经典的、获大奖的书,因为一本书值不值得读,时间会给出最好的回答。更主要的是,市面上粗制滥造、三观不正的书太多了,不要让这些书破坏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我要谈的第三点,是要想方设法设法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说,每个孩子天性是爱阅读的,因为孩子天性爱探索,在书中他能探索到很多有意思的知识。但是我们无意中的很多做法,其实都是在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例如我公婆一说起,就说那孩子那叫什么看书,把书撕的,啃得都没样,一看到孩子撕书啃书就严厉制止。其实他们不知道,小孩子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撕书啃书的过程,这是他在口欲期探索外界的一种方式,老人不理解,因为这老批评孩子,就会破坏孩子阅读的兴趣。
  还有的时候,你买来的书孩子不愿意去读,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强迫孩子,你今天必须必须读哪本书,否则就怎么怎么样;要不就摁着孩子去读,那样很容易破坏孩子的兴趣。孩子不愿意读一套新书很正常,我一般都是无意中给孩子引入,例如我会自己拿起新书,假装看得津津有味,还故意和老公说真有意思;有时,也会把书随手就放在孩子能拿到的沙发上、床上,让他无意中注意到这本书,总之就是一切都要在无意中吸引他的兴趣。
  调动兴趣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尽量绘声绘色,有感情地讲述。我们虽然无法学到像播音员那样有感情,但是遇到什么角色,说话以什么口吻说,还是可以尽量去呈现的。例如,青蛙弗洛格这套书,青蛙、小鸭、小猪等角色不同,给孩子读的过程中就尽量模仿着去读,这样情境化的动态呈现,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
  一本书读得多了,就可以和孩子角色扮演。你当什么,孩子当什么,语气、台词什么样,演得多了,其实就是在训练孩子讲故事。例如,《美味面包店》这本书,我和孩子演过很多回,他演黑猩猩面包师,我就要演各种小动物,轮番上场。《小火车头做到了》,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扮演各种火车头。这样演的方式,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兴趣。
  最后,我要谈的一点是要多门类的给孩子选择书。这样不仅能满足他探索的欲望,还能为以后各学科的学习埋伏下知识点。很多孩子阅读的文学类、故事类书籍多,但是科普类的书阅读得很少,以后学习科学类学科就很吃力。所以,选择书的时候,不仅要有文学类、故事类,还可以选择科普类、自然地理类、人文介绍类、植物百科类等等。
  还可以根据孩子的阅读兴趣给孩子选择书,例如我家孩子很喜欢火车,我就搜罗和火车有关的绘本,前后买了十几本,让他痛痛快快地阅读个够。他喜欢火山,我就买了七八本有关火山的书。根据孩子的阅读兴趣,主题式阅读,这样孩子也会喜欢。
  说了好几大点,基本把想说的说完了,总结提到的几点,都会说到兴趣、爱好、喜欢等字眼,其实就是在强调培养孩子阅读的积极情绪,只有调动他阅读的积极情绪,才能保证阅读的效果,养成阅读的习惯。所以,就一个总的规则,给孩子阅读会带来消极情绪的行为和言行尽量不要有,能给孩子阅读创造积极情绪的行为和言行要多多益善。
  说来说去,说得再多,不如行动起来,也许,当我们真正陪孩子每天阅读了,您的经验比我的还要多,还要丰富。
  中午睡起来翻看朋友圈,发现班里一个成绩比较好,比较有威信的孩子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意是出来买东西看到了校长(对校长的称呼极其不妥),心情顿时不好。看到这样一条朋友圈,我心理极其不舒服,马上和家长反应,必须借这件事对孩子好好进行思想教育。
  这样一条朋友圈,暴露的是孩子价值观有偏差,再加上微信朋友圈是公开的言论场合,这样的话一发出来,如果传播面很广的话,影响是极其恶劣的。所幸和家长反应之后,家长马上好好教育,并即刻删除了朋友圈,我也趁机把给他点赞的孩子也教育了一通。
  过一会儿又收到了中通快递打来的电话,说是我的地址写的不详细,导致他们分拣错误。我这个搂不住火,我写的我们这个区,明明白白的学校在那,说我不详细,每次我寄到学校的地址也是这么写,从来没出过问题,居然又把责任推到我地址写的不详细上。虽然快递送到了,但是心情很不美丽。
  下午给公婆买了两张电影票,让他俩去看电影,我告诉他们地址在哪里,他们也去那个电影院看过。刚刚又打电话说走错了,又好好地给他们描述在哪里。
  嗐,这些个事,全堆在一块。
  上午九点到十点做了一个远程咨询,孩子不愿意出去和小飞的闺女玩,硬要在我屋里,说是不说话、不找我,不影响我咨询。老公不在身边,愣是把孩子推出去,他肯定也不干。我只能无奈接受他在屋里,但是四岁多的孩子如何能做到不说话、不找妈妈,一会儿他捣鼓几下弄出点动静,一会儿自言自语说一段话,一会儿又告诉我他发现了什么……可是我没办法正常回应他,只能不断焦急地用动作示意他不说话,不找妈妈。
  得不到回应的儿子也开始情绪不好了,拿脚踹我后背,边踹还边抱怨。实在是不能任由他这样继续影响我的咨询,我只能歉意地先中断咨询,十分严肃地把孩子批评教育了一通,接下来半个小时的咨询才算是比较顺利地做完了。事后挺欣慰的是,自己虽然当时很恼怒,但是依然能控制住情绪冷静地警告孩子,也特别欣慰来访者不介意咨询受到影响,还一个劲儿地安慰我不要不好意思,孩子这么小都能理解。
  做完咨询后,和小飞、大车带着三个孩子去游乐场玩了一个多小时,午餐是在美团上定了两份鱼,都是孩子爱吃的口味。但是在吃饭的过程中,小飞的大闺女经历了一次情绪崩溃,这件事我会在下一个信息中详细记录。吃完饭大车给我们送回来,晚上七点到八点又做了一个咨询,这一天圆满结束。
  晚上六点半到八点给一个学生做了咨询,老公收拾好家务和屋子,弄儿子早早睡下。我抓紧时间赶紧听课,十点来钟,儿子突然咳嗽得厉害,时不时还咳出不少口水,这肯定是吃不合适了,我把他抱起来,坐着咳,我好给他擦。
  过一会儿,我叫老公过来,老公把儿子抱在怀里,儿子还是咳,比较费劲,老公就责怪他不要硬咳,咳不出来就不要咳,硬咳很不舒服。听到他这样说话,我马上不干了,说他,“你先控制自己的脾气,谁愿意硬咳,他肯定是忍不住才会去咳,叫你过来不是跟他发脾气,是更好地安抚他。”我说完,老公也收敛点了,耐心地安抚儿子,直到儿子又重新睡下。
  学过心理学后,我自身情绪的调节能力比较强,在生活中很少会有大的情绪波动,对待身边的人都比较宽容。老公从原生家庭带来的臭脾气,虽然有些改善,但还是经常跟炸药一样,例如晚上听说我要去给学生上门做咨询,马上就一个劲地批评我,我只好告诉他先控制好情绪;看到小猫子把火腿肠祸害了,也要追着教训小猫,我也得安抚他不要和小猫计较;还有刚刚让他哄孩子,一生气就说孩子硬咳……这个臭脾气的人还宣城不要受我这个心理咨询师的影响,休想改造他。
  我在心理暗笑,这货无意中已经改进了很多,因为我情绪很少,对他说的都是感谢、鼓励的话,所以他这会发脾气的机会也少了很多。再加上平时没事就跟他分享怎么帮助来访者控制情绪,多多少少对他有所促动。最明显的就是我会在他情绪起来时,及时提醒他先别生气,有事咱们就处理事,他大多数时候都能听进去。
  因为过年回老家的事,上午在微信里和老公吵了半个小时,原以为他说中午不回来吃饭,和初中同学一块吃,后来下班告诉我要回来了,我还得给他准备饭菜。
  两个人郁郁不乐地吃了一顿饭,儿子吃多了小面包,我也没管他。最近老公又叫着工作没劲,年底混乱,回来也确实是看着他没劲。
  一面对我想带孩子早点回老家的事,他三番两次就强调疫情危险,不要瞎跑,和他一起回。可是按往常的经验,他都得二十八九才能请假走,初五六又得往回赶,回一趟老家路上就得折腾三天,我可不想和他一起回。他就说我执拗,不听说,我俩一来二去,好好吵了一架。

  昨天晚上记录:昨天晚上七点多姐姐给我和老公都发了视频通话,我俩都没接到,我回过去两次,又显示在忙。刚刚在外面看书时,姐姐打来电话,原来还真是有事。
  她的一个好朋友先前离婚了,这会谈了一个男朋友,但是深入接触后发现这个男的脾气暴躁,不适合再深谈下去,于是和这个男的提了分手,但是男方不依不饶,好朋友怕遭到报复,姐姐决定带着她到我这里来避一避,也是为了给闹心的朋友散散心。
  这于我当然是件好事,姐姐突然和好朋友能过来,也为我单调的生活带来点调剂。最主要过一段时间我还能和她们一起回去,那是再好不过了。我和老公商量这件事情时,突然两个人都笑了,今天的架看来是白吵了。现在就很期待姐姐她们明天顺利出行,我在家里等着她们的到来。
  今天下午记录:我始终没跟儿子说大姨要来的事情,说完孩子肯定会很兴奋很期待,时不时就会惦记着问问。但是只要她们还没有上火车,我就怕计划有变,让孩子伤心难受。
  这不,早上就收到姐姐的微信,说是到我这里来太折腾了,准备去厦门的堂妹那里,时间没有那么赶,交通也很方便。看来我还得周日自己带着孩子先回了。
  上午带儿子去一个H同事家玩,两个男孩子凑到一起,车呀、炮呀,玩得不亦乐乎,不用大人怎么管,我们只管闲聊。
  从她这才得知,另一个流产的同事(就是住我家附近,我们总来往的那个)为什么一直不愿意来上班。按道理流产后最多也就一个月的假期,但是这个S同事,从流产后就一直没有上班,拖了三个来月才在期末去监考了几天。我们在领导班子会上几次说到这个问题,她们数学领导多次说打电话催她来上班,S也不愿意去。
  我还和老公磨叨,不能因为班级太差就一直借着流产不回来上班,那样领导也很不好做,毕竟在教师特别紧缺的学校,缺一个正式老师就能让很多人手忙脚乱。今天从H这里才知道,原来是S在教学中出现了失误,打了一个孩子嘴巴子,家长不干,告到了教育局,教育局责成学校查出了监控,S和家长之间闹僵了,没办法再接这个班的数学。
  嗐,尽管离得这么近,我也一直不知道她不来上班是因为这个事,可能就是一上班就忙自己的那一摊子事,很少管那些个流言蜚语。无论如何,教师再怎么生气,打孩子嘴巴子是绝对不能去做的,这是触犯教师底线的事,出于自保也一定要避免这种行为。再加上现在的教育环境不同于以前,动手打孩子很容易激化矛盾。
  想起以前刚从教时,生气了还会捶一捶孩子的后背,后来经历了好几起不愉快的事件,也渐渐能在面对学生时控制理智,不会有过激的行为,实在气不过,顶多好好训一通。要不就先别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后发现也就没必要生气了。
  好几次带儿子去办公室,同事们都特别热情,拿好吃的、拿好玩的,恨不得把好东西都给孩子拿来。但是我家儿子特别不给面,经常是一边往后退,一边生气地大叫,“我不要,我不想吃!”自己想要想吃的呢,也是一把抢过来,潦草地说一声谢谢。
  孩子的这种表现,让热心的同事有些尴尬,我自己也很不好意思,每次都当面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但效果都不好。我冷静下来想想,孩子为什么在面对长辈热情招待时表现得不恰当?就是因为他缺这方面的知识,他不知道如何得体地接受别人东西,也不知道如何得体地拒绝长辈给的东西,我要做的就是在他情绪积极时,把好知识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教给他。
  今天带着他又去同事家玩,同事热情地给孩子端来草莓,孩子在我的提醒下,看着阿姨大声表示感谢。同事又递给他香蕉,没想到他抬起头,摆摆手说,“谢谢阿姨,我不要了!”看到孩子能这样得体地接受和拒绝阿姨给的水果,我特别高兴。之前给他埋藏在头脑中的好知识,到了一定场合他就会运用了,选择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教育孩子,真是科学高效。
  前几天欣喜地发现,北京到老家的一趟直达的车又有了,这趟车太棒了,全程卧铺,中午上车,第二天早上三点多就到了。暑假回去这趟车都没有,我只好带着孩子在省会转车回老家。这一次肚子不太方便,这趟车又开了,真的感觉好幸运。
  吃饭时网上买了一张周一的票,周六日的票都没了,这两天再抢抢票看看,好歹屯着一张周一的票,不至于那么心慌。可是、可是,这会下起了鹅毛大雪,天气预报上明明说是小雪,呜呜。
  昨天儿子八点多就睡了,我一口气学了四个多小时,到十二点来明显感觉肚子里的老二不干了,开始拳打脚踢的。早上本来想补个觉,儿子七点多就醒了,各种抓挠我,补觉也睡不成了,只能等中午好好睡一觉。
  父母要树立一定的权威,该教育时就要严格教育。
  我躺在床上休息时,儿子总爱拿脚突然砸到我身上,好几次都跟他说不要这样做,这样妈妈会很疼。昨天,他突然一脚砸到我胳膊上,特别疼。我马上很生气,抓住他的胳膊,厉声训斥,“我很不喜欢你用脚砸我的胳膊,这样我特别不舒服。你以后不许这样做,听到没有?!”
  儿子还在嘻嘻笑,我又严厉地重申了一遍,儿子看这架势,也害怕了,低着头说,“妈妈,对不起,我以后不这样了。”
  “不怎么样了?”我也柔和下来问道。
  “不用脚砸到你的身体了。”
  “好孩子,妈妈相信你。”
  过了一会儿,他又让我给他放一集《舒克和贝塔》,我不答应,一天看一集,一集二十来分钟,今天的看电视权限已经用完了。
  “可是我想看,我还想再看一集。”儿子不高兴地大声抗议。
  “今天已经看了一集了,明天可以再看。”我冷静地拒绝。
  “我就要看嘛,我就要看。”儿子边说着,边生气地抓起沙发上的一本书扔到地上。
  生气就要扔东西、摔东西,这种不好的行为必须严厉制止,“生气了也不许扔东西,马上把书捡起来!”
  儿子一看我这么严厉,马上乖乖地把书捡回来,也不再叫着要看电视了,因为他知道抗争也没有用。
  很多时候,教育孩子不是一味地满足他,纵容他,教育孩子必须树立起父母的权威,在孩子行为不当时,必须严厉教育。
  下午带孩子出去买菜,他自己穿好所有的衣服,就剩外套还没拉上拉链,试了好一会儿都没拉好。门厅那有点黑,我打开手机的灯给孩子照着,让他能拉拉链时看得更清楚。
  儿子马上大叫,“妈妈,你把灯闭上,我不要灯!”
  “你好好跟我说话,你可以这样说,妈妈,我不想要灯,你给我关上吧。”碰到孩子不好好和父母说话,当场就要纠正。当然,前提是父母要经常好好和孩子说话。
  “妈妈,我这会不想要灯,请你把灯关上。”儿子马上好好重复我那句话,还加上了一个“请”字。第一次尝试帮他失败了,我也就耐着性子看他继续努力。
  他挪到客厅亮堂一点的地方继续和拉链抗争着,我也不着急,就在旁边等着。儿子又尝试了两次,还是不成功,平时他自己拉拉链都挺利索的,今天屡次不成功,也和他有点烦躁有关系。想到这里,我再次深呼吸两口气,平静地对孩子说,“你这会有点烦躁了,先不要着急,越着急越做不好。”
  儿子又尝试了一次,还是失败,气得剁脚大哭,眼泪马上就出来了,我赶紧安慰他,“你这会肯定感觉很挫败,过来妈妈抱抱,冷静冷静再去做,好吗?”他好像要过来让我抱,但是马上又叫着不要,继续拉着拉链,我只能无奈地坐在旁边,继续等着他,继续予以关注。
  没一会儿,儿子就拉上去了,他很高兴,我更高兴,我等了他十多分钟,情绪控制得很好,他也尝试了十多分钟,终于获得了成功。
  好想睡个懒觉,睡个懒觉,睡个懒觉,臭儿子一醒来就是倒腾我,也不去找爸爸,气死我了。
  今天要请老公同事上家里吃饭,一会儿要去超市采购。昨天晚上老公加班回来,嘱咐我给儿子的手工作品涂上色,我懒得涂。这货一想到自己熬夜做到一点钟的手工作品我这么不重视,我又一直催着他做饭,在医院里头疼,吃面时发现辣酱吃完了,这一系列事件导致他发了一场大脾气,我自知理亏,赶紧悄蔫弄孩子睡觉,没一会儿他也消停了。
  儿子睡着了,我俩又开始在微信里继续吵架,其实说是吵架,就是把各自不舒服的地方都说出来,当面说怕情绪搂不住,说着说着,老公就会被气得说“再见”,然后我俩就都消停了。前两天看到一句话,“中年夫妻亲一口,互相恶心好几宿”,我俩虽然没到这个份上,但是“中年夫妻吵几嘴,马上投降太没劲。”哈哈,用他的话说,就是吵架太没意思了,我也觉得没意思,我情绪控制得好,不至于一个小火星就吵成大炸弹,但现在觉得为小火星吵架都不值得。
  哈哈,大雪封山也要出去采购了,滚起床了!
  十点多出门,去火车站买票、去超市采购、给朋友送点过年的礼物、去医院采核酸,转了一大圈回到家都三点多了。下过大雪后,路上很不好走,还碰到几个开车特奇葩的,气得老公骂了好几次。
  原本买的周一的火车票回老家,老公不放心,准备明天送我们去北京。坐了这么多年的长途火车,我都有经验了。春运开始票很不好买,好多天前就显示根本没票。但是我那个做了很多年倒票黄牛的小叔告诉我,外行人都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网上显示是没票,但是一般当天都放出很多票,所以买不到票也不用着急。今天老公大早上看了看,果然今天北京到老家的那趟车确实又有不少票,明明前几天都显示一张票都没有。
  所以我们准备明天一早再买明天的票,买到票就出发去北京,有老公护送,我和儿子就安全、轻松很多了。可是,省教材编写群里突然又来活了,说是下册的课程年前交第一稿,领导们那,这都快过年了,也不让人消停呀,我还得带着电脑,回到老家,抽空把活干了,嗐,一点也不轻松。
  今天没走了,一直没有票,幸好我有先见之明,抢了一张明天的票。那就静下心来,把心理健康教材的所有东西保存下来,看看要求,先弄明白这次要做什么,任务量大不大。还好,还好,貌似任务不是很重,回家抽时间早点做,不拖延。
  上午10-11点安排了一次孩子数学偏科的辅导。“提认知、调情绪、补知识”,通过四次辅导,向家长展示在家如何非临床干预孩子的偏科问题。家长很感谢,我最高兴的是家长能明白我给她讲的很多知识,能明白一些操作的基本心理学原理。
  通过心理学知识改变一个孩子的偏科学习,改变一个妈妈的情绪状态,进而改变一个家庭氛围,这些事情真的特别有意义。古话说“妻贤夫祸少”,不是说妈妈还要三从四德,压抑自我。而是说妈妈的情绪平和、智慧提升,会给这个家带来无穷无尽的回报。
  今天又没走上,呜呜呜……我和儿子在高铁站气得都快哭了。我是做了核酸,儿子没做,工作人员说三岁以上儿童都得做,否则到北京也走不了,可是文件上也没说三岁以上儿童得做呀。做了几番努力,和工作人员求了好几次情,还是不行,认命吧。
  尽管我和儿子沮丧地像两只蔫了的鸡,耷拉着脑袋,在车上差点就抱着哭出来,老公又把我们拉到医院做核酸。但是在安慰儿子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事情已经是这样了,埋怨指责没有用,该做核酸做核酸,还退票退票,还重新买票就重新买票。
  把这些事安排妥了,我也平复了好多,儿子在回来的路上也看到了火车,情绪好多了。哈哈,叫着两天的赶火车,还得赶第三天。
  三点半坐高铁到北京朝阳站,打个车转到北京西站,带孩子在南广场一个饭店吃了碗饭和煎饺,特别美味。溜溜哒哒到站内等车,没多久也就上车了。儿子照常很兴奋,一看到坐的动车和他买的变形火车一样,兴奋地大叫,我也感觉不累。
  儿子早睡着了,我睡不着。中铺一哥们呼噜打得震天响,好羡慕早就睡着的人,我只能在这干熬着。按道理打呼噜不都有个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啥的嘛,打着打着,中间突然会停那么一会儿,让人缓口气,但是这哥们全程都是超大音量、平稳节奏地一直打着,牛人,狠人!
  昨天晚上在车上,什么都不太方便,大家都躺下了,儿子还兴奋地睡不着觉,自己安静地在旁边玩玩具。我迷迷糊糊地没有理他,既然不想睡,就不用强迫他,玩累了自然就会想睡了。十点多我迷糊着了,儿子突然说要去上厕所拉大便,我马上一个激灵清醒了,带他去卫生间,可是他坐在马桶好几分钟拉不出来,又转到蹲便那也是拉不出来。
  迷迷糊糊被折腾醒,儿子最终也没有拉出大便。但我特别地冷静、平和,孩子不会骗人,有大便就弄他,没有就算了。我想起印象中的家里人面对这种情况,肯定是要责骂孩子,既然拉不出来就不要瞎说,折腾一圈干什么。
  每个孩子在最初的三年都会面临大小便的问题,我的观念就是一切顺其自然,不要苛责孩子。所以,一开始我就不赞同给孩子把屎把尿,小孩子的肛门括约肌还没有发育好,强行给她(他)把屎把尿,反而不利于自主排尿排便的形成。只要孩子睡觉,就穿上纸尿裤,保证他不会因为尿而影响睡眠。
  白天孩子就穿着死裆裤玩,玩尿了就换裤子,常常一天下来五六条裤子一起洗。这样任由他尿,直到二周六个月,我才开始教他使用马桶,因为这个时候他能听懂我的话了,使用马桶一段时间后,他晚上也不再穿纸尿裤,偶尔一次尿床也很正常,不会因为他尿床就说他、念叨他。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尽量都是顺着孩子身体发育的情况,不苛责他。
  前几天一个朋友说,老二这会一周八个多月了,还总是尿裤子,一尿裤子,她就要唠叨或者骂孩子几句。我很是心疼孩子,她不过才一周多点,排屎排尿还不受自己控制,为什么大人要因为这个事情去责骂小孩子?
  我婆婆和老二媳妇也比较认同把屎把尿,早早地就开始训练孩子。前一段时间在我家住了好几天,婆婆一天要把孩子好多次尿,但很多时候把不到,一转眼孩子又尿裤子了,把的时候不尿,不把又尿,大人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几次都批评孩子,“你这孩子怎么回事,老尿身上,我告诉你我把你你不尿,一会你再尿身上我就打你了。”等到孩子下一次又尿身上,就真的打孩子屁股了。我其实特别想说,小孩子拉身上尿身上都特别正常,为什么要因为这么正常的事情打骂孩子呢?
  我们村有一个男孩,长大十八岁了还在尿床,我想这背后不是生理的原因,正常孩子到三岁多点都能学会自主排尿、排便。孩子过了这个时间仍然出现排尿、排便不正常,大多是所受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比较大。家长在孩子学会自主排尿、排便时期,焦虑情绪比较高,对于孩子正常的排尿排便行为,出现经常性地打骂行为,使孩子的焦虑情绪也比较高,反而会影响他的自主排尿排便功能的形成。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各位家长朋友们,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不要焦虑,尽量淡然处之。我们不焦虑,孩子才能更正常,过渡更顺利。
  给孩子选择权
  一、给孩子选择,让孩子早点脱离负面情绪。
  中午吃完饭,和姐姐带着孩子们去买新年衣服。逛出来我和儿子都有点累了,走得很慢,孩子们叫着想去游乐场玩,也确实只有游乐场能打发一下午时间,我就答应带他们去,但姐姐觉得就玩两三个小时,不划算,等明天可以玩一天再去。
  儿子一听大姨这么说,就开始发脾气大喊,嗔着大姨不让他去,明明妈妈都同意了。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教育他,不能对大姨大喊,但即使我一再强调可以去了,他还在揪着大姨说的话。
  在他身体比较疲惫时,就容易出现烦躁情绪,就会表现出不配合。我只能尽量地理解他,安抚他,等他情绪发泄出去了,能讲通话了再商量。看到他哭完、闹完,情绪稳定点,我给出了两个选择,“你有两个选择,回楼上睡觉,或者去游乐场,你选哪个?”
  “回楼上睡觉!”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实行的选择,白天再累,他都很少睡觉,那我也尊重他,不拆穿他,愿意回去睡觉我就带他回去睡觉。最主要的我知道孩子特别想要游乐场,但是他又要表现出来自己不愿意去,我得给他一个台阶下,让他自己选择去游乐场。
  我这个时候给孩子一个选择,是想让他从负面情绪中早点脱离出来,毕竟他已经为去不去游乐场哭了十多分钟。
  二、给孩子选择,执行父母的原则
  孩子一来到姐姐开的小超市,就要了一个玩具和一包吃的,我没有阻止,姐姐疼孩子,硬是阻止也不好。下午从游乐场回来,儿子又要吃店里卖的积木软糖,我没有答应。虽然是自己家开的超市,我也想让孩子知道,不是他想吃什么、想玩什么都可以随便拿,这些东西需要妈妈用钱去买,就和外面的东西一样。再加上已经玩了一个玩具、吃了一包好吃,今天的限额已经用完了。
  他一直哭着、叫着,特别想吃积木软糖,我表示理解,“积木软糖那么好吃,妈妈也想吃,但是今天不能再买了,明天妈妈可以花钱给你买一包。”听到我这么说,孩子哭得稍微好点,我马上给出三个选择,“你要是饿了,大姨买了很多好吃的,板栗、芒果干、沙糖桔,你选择一个。”并把这三个选择反复和他强调,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决定吃点芒果干。
  父母坚持自己的原则,有一次就够了,尽管这一次孩子会哭、会闹,会很伤心,但是始终温和地表示理解他,拒绝他,他也就明白父母的底线在哪。这个时候再给他选择,让他明白原则之外还有别的选择。
  三、给孩子选择,代替唠叨批评
  让孩子晒衣服、叠衣服,有些时候孩子不愿意,我尽量克制自己不因为这件事去批评他,因为批评会带来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一多,他更不愿意干活。我通常会走到他跟前,给他选择,“你是自己去,还是妈妈牵着你去?”他通常会选择自己去。
  等他自己跑到屋里,也经常会跳到床上躲起来。这个时候我还是不唠叨、不批评,把他拉过来,又给他选择,“你是要晒上衣还是裤子?”如果他还不动手,我会给出更具体的选择,“两条裤子,你是要晒灰的,还是黑的。”边说着,边把衣架递给他。通常这个时候,儿子就会痛痛快快地把衣服都晒完。
  让孩子干活,遇到孩子不愿意干时,给出选择以代替批评、唠叨,效果会好很多。
  在生活中,我经常会给孩子以选择,这些给出的选择既能缓解自己的教育压力,也能培养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能减少很多亲子矛盾,家长朋友们,可以操作起来。
  有以前的,也有到达的。
  弟弟去年十月一和弟妹办妥了离婚,说起来他们的婚姻一言难尽,我们家在农村家庭条件都算不好的,老爸一直担心弟弟找不到对象,毕竟农村的单身汉不少,每年都张罗弟弟去各处相亲,好不容易相到了一个对象,就赶紧订亲、生小孩。
  两个人定下来以后,弟弟继续去广东干活,弟妹则在自家开的超市里上夜班。这三年多,小孩子一直是姐姐带着,弟妹和姐姐发生了不少矛盾,和弟弟之间相处也很不融洽,小孩的外婆外公从来没来看过孩子。弟弟和弟妹扯皮了半年多,我和姐姐都是劝离,因为也是真的能看出来,弟妹不想和弟弟好好过日子。
  弟弟总觉得自己家庭就不太幸福,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面临家庭破裂,但是我们考虑,一个不愿意跟丈夫在一起,对孩子那么不好,对家人特别瞧不起的老婆,离了也未尝不是好事。自从离婚了之后,她一次也没来看过孩子,完全放弃了孩子的抚养权,抚养费就更别说了。小孩子呢,虽然只有三周多些,但特别听话,自从妈妈走了之后,就改口叫我姐叫妈妈,经常跟别人说,姑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姑姑,我是姑姑的女儿。姐姐一手给她带大,也就跟亲妈一样。
  婚姻很难经营,需要用心去维持,如果一方不想好好过,那婚姻就很难维系。弟弟他俩婚前就没怎么相处磨合,我们家挺复杂(老爸找了好几任阿姨),他们家也不简单(弟妹是养女,后与养父母相认),各种矛盾混合在一起,婚姻必然走向破裂。
  具体他们还有什么矛盾,我不是很清楚,但是从弟妹对孩子的冷漠态度来看,这个人心挺狠的。自己的亲生闺女,没有耐心去教养,离了婚也不来看,这样的妈妈挺让人心寒的。
  姐姐的大儿子16岁,二闺女14岁,两个孩子每天都是抱着手机,闺女边看店边玩手机,儿子躺在沙发上蒙着被子玩一天手机。手机这个东西,正毁掉越来越多农村的孩子。
  我的老家是农村,现在虽然姐姐在市里买了房子,便利店也开在市里,但周围的接触到的也都是从农村搬到市里的人,风气特别不好。说脏话、打麻将、动不动就吵架、打骂小孩……可能是我一贯不喜欢老家的风气,眼里看到的都是不好的。
  就拿我们大家族来说,风气就特别不好。我爷爷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又有十多个孙子辈和二十多个后代。我爷爷勤劳能干、心灵手巧,但是我爸爸他们那辈,除了大姑和大姑父比较靠谱,其他人都让人摇头。大伯年轻时搞诈骗,进过牢里好几次;大叔一辈子吃喝玩乐养小三,现在糖尿病身体不好;小叔呢,前几年做黄牛倒票挣点钱,现在网络购票方便了,也挣不了几个钱,剩下大部分时间是闲呆着;我爸稍微好点,一直在打工挣钱,但是一辈子痴迷打麻将,如痴如醉呀。
  家里的这些长辈,几乎没有什么优良的家风而言,也几乎让我看不到有可以学习的优点,人身上所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积极进取、尊老爱幼等,在他们身上也几乎看不到。
  这一辈又一辈的人,就这样庸庸碌碌、没有追求地度过一生,想一想自己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有多可怕。所以,对于老家,始终是内心牵挂,现实呆几天就憎恶的。
  我一回到家,看到很多不习惯的行为,就会有情绪,消极情绪推动我一直在检索到更多不好的知识,所以每次回老家都会和老公抱怨各种,但实际上我什么也改变不了,自己呆着还不舒服。
  我这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呀,那就转变心态,调整情绪,多检索有关家乡和亲人好的知识,让在家的短短时间更快乐,让亲人间感情更融洽。
  昨天中午姐姐和姐夫买了好多的肉来包饺子,我馋老家的炒米粉了,去旁边的饭店点了一份,端回来,两个孩子也都特别喜欢吃。我儿子也是奇怪,在家我给他炒米粉,他都不吃,回到老家直说特别好吃,吃了小半碗。小一一(弟弟的女儿)呢,简直不要胃口太好,每顿饭都是风卷残云般大快朵颐,姐姐都尽量限制她吃东西,胃口太好,容易吃胖。
  姐姐说前几天去的小吃街炒米粉更好吃,更便宜,量更大,说的我心痒痒的,等老公来了一定要带他去吃,他也爱吃炒米粉。小吃街还有很多其他的美味,正好满足嚷嚷着要吃好吃的老公。昨天说到店里有一种烟卖得很好,但是烟草公司配额有限,每次顶多一两条,但是这烟是老公他们省产的,姐姐马上和老公联系,让他从当地带回来二十条,正好过年好卖。老公联系好开便利店的朋友,二十条烟搞定,事情就是这样凑巧,一家人帮着一起干活的感觉很不错。
  下午把孩子和我的衣服都换下来,姐姐马上去刷刷洗洗后用洗衣机洗好,我特别感动,姐姐对于我们一家人好得没有话说,永远冲在前面,帮我做这做那。晚饭时公司来货了,十多个箱子的货,我们三个人一起点货、上货,忙了将近两个来小时,忙完还真有点累了,不过能帮着一起干点活,我也特别乐意。
  前一段时间一直在说觉察情绪、控制情绪,有些来访者和朋友一直坚持打卡这一方面,自己感受到了调控情绪的巨大进步。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只要去实践,实践到达自动化程度,就能改变大脑处理情绪和思考问题的路径,所以,觉察到是第一步,实践是最重要的第二步,实践过后及时记录总结形成自觉意识化是最高的目标。
  接下来一周会给大家分享日常情绪的种类。我们日常的情绪包括三大种,一种是基础情绪,一种是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另一种是认知评价性情绪。
  基础情绪,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在日常的家庭或工作场合感受到的各种情绪的总和。举例说,一个温馨和睦、关系融洽的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基础情绪水平是比较低的;相反,经常吵架、互相指责、甚至动手的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基础情绪水平是比较高的。通常来说,基础情绪水平高的家庭,成员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一般来访者过来咨询,我们咨询师首先就会了解他(她)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还有一些来访者在工作中产生了比较高水平的基础情绪,产生的原因可能是长时间的人际关系问题,工作能力问题或者和领导之间的矛盾。这类来访者就是在工作中产生了比较高的基础情绪,我们首先就要尽量去了解他工作的方方面面,理清楚高水平情绪的来源。
  家庭和工作中高水平的基础情绪会互相影响,这很好理解,在家庭中遇到很多烦心事,家庭关系不和睦,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场合;而很多职场人士,也会把工作中的高水平基础情绪带回家,发泄在家人身上,影响家庭关系。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所以,先审视自己在家庭和工作中的基础情绪,调整基础情绪,有利于我们解决很多人际关系问题。
  昨天大叔的孙子办周岁酒,张罗一大家人去饭店吃饭,吃的全是家乡菜,不吃辣的小孩几乎没有能下嘴的菜。吃完饭,老的、年轻的都打起了麻将,我和玲妹、慧姐带着孩子们在游乐场玩了一下午。
  晚上回到老家,儿子和小一一拿到一个小玩具洒水壶,说是要去给树浇水,我给他们盛满了水,两个孩子出门去玩。没想到一会儿,小一一就哭着回来,一直叫着脚疼叫疼,我以为她扭到脚了,给她揉一揉,她哭着说脚里面疼,我赶紧给她脱掉鞋子和袜子。袜子上已经有一滩血,原来是脚心靠近脚掌的地方被什么东西扎了个洞,血涌出来,大家赶紧用大量的纸先给她止血,贴上两个创口贴,弟弟马上开车送到附近的乡镇处理,打破伤风。
  乡镇没有破伤风疫苗,又临时转到市里,晚上还是没打上,一会儿白天再去打。小一一虽然很皮实,但看到扎了那么个洞,流了那么多血,真是心疼,或许这样调皮的孩子遭的小灾小难就多。
  昨天说到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会导致基础情绪水平不同。今天和大家分享不同阶段,基础情绪水平也会有所不同。
  拿我自己来说,大学有一段时期很迷茫,既不愿意学本专业,又找不到其他兴趣爱好,每天在焦躁和自责中度过,很长一段时间都怀疑自己有心理问题,想去看心理医生。后来才明白那段时间的基础情绪水平比较高,所以一点点小事就会放大,陷入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还有就是产后,因为身体激素的影响,再加上情绪调整不当,经常是看周围人都不顺眼,嫌弃这个、指责那个,家里人都得看我的脸色小心行事。产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自己独自带孩子,基础情绪特别高,和伴侣发生的冲突特别多。
  自从我开始接触到心理学相关知识,系统学习元认知心理干预,并且用来自我调整,我的基础情绪慢慢降下来很多。面对和家人的冲突,我第一时间能觉察到是自己情绪高了,马上想办法降低情绪;面对工作中的不顺利,我能第一时间觉察到是自己情绪好了,马上也能想办法降低情绪。
  所以,这一两年我的基础情绪降得比较低了,很多矛盾冲突也就发生不起来了。
  潜意识条件性情绪
  今天给大家分享潜意识条件性情绪。我们拆开来看,“潜意识”是相对于“意识”来说的,是一种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也控制不了的情绪。“条件性”是指这种情绪是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下才形成的。合起来讲,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就是在一定条件刺激下形成的,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也控制不了的情绪。
  比如俗语所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什么被蛇咬后见到井绳也会害怕?就是因为当时被蛇咬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情绪,这种恐惧情绪与蛇在潜意识里形成了自动条件反射,以至于一见到跟蛇类似的井绳,就会自动产生恐惧情绪,这种恐惧情绪是很多人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控制不了的一种情绪。
  再比如“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是因为在恋爱初期双方产生了强烈的积极情绪,这种积极情绪与恋爱产生了自动条件反应,所以一看到与情人、爱人有关的事物和人就自动地也产生了愉悦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也是在潜意识下运行的。
  了解潜意识条件性情绪,能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很多思想和行为,关于这点我们明天再分享。
  昨天初二去大舅家拜年,弟弟问我去不去的时候,我还在犹豫,自从妈妈去世之后,大舅家帮我们家特别多,但是一去大舅家必然会碰到很多其他亲戚,那种自卑感总让我坐立不安。老公劝说我,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一定要去看大舅,多走动才能让人知道你的心意,你不走动亲戚就不亲了。
  我一想也是,外人怎么看我们家、我们姐弟三个没办法改变,我要做的就是去看看大舅、大舅妈,拜拜年、吃个饭,表达对他们的感激。无论什么时候去大舅家,大舅和大舅妈都是热情招待,上研究生时因为没有钱,和大舅一说,他马上给我拿了五千块钱。弟弟订婚、开店,钱不够都是问大舅借的,按照爸在外的名声,一般人都不愿意借,但是大舅每次借钱都毫不犹豫。
  去了大舅家,两个大姨家的亲戚都没有来,大舅妈那边的亲戚倒是来了不少,也不熟悉,就更放松了。大哥和嫂子对我们特别热情,嫂子给孩子热饮料、拿水果零食、陪我们聊天,虽然很多年不见,也不总在一起相处,但是嫂子这种待客之道让人很感动。临走时大舅妈要给孩子拿两百的压岁钱,我只拿了一百,一再让孩子感谢大舅妈。
  这次过年回来,我不断地培养孩子见到亲人自然大方地打招呼的习惯,之前一直有给他输入正确的程序,每一次他大声打招呼后我都及时夸奖他,肯定他,现在这种习惯对于他来说已经很自然了。反观家里的很多孩子,是没有见人就大方主动打招呼的习惯和意识的,这种习惯一定要父母去主动培养。
  昨天来市里姐姐家了,一来她今年把房子的事情搞定,今天得请大家吃饭。二来老公还没来过姐姐的新家,带他过来认认门。我们准备带着孩子一直住在姐姐家直到初六回去,也是因为和爸爸、阿姨发生了点不愉快。
  从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到初一,大家在一起吃饭都很不开心。爸爸每天都顾着打麻将,根本没有什么心思给我们好好做点饭,阿姨呢,虽然忙前忙后地做,但是她的手艺真的不太好,也真是抠门舍不得做,每顿饭就摆了五个盘子,三个肉菜两个素菜在那里,我们五六个大人加两个小孩吃饭,真是吃得不舒服。
  年夜饭那顿爸就逐个菜挑剔了一遍,这个没炖烂、那个不该放大葱、味道又不到位,我有点火大,他自己明知道阿姨手艺不好,却顾着打麻将根本不动手,还在这挑三拣四。我建议他第二天自己做,做点老公爱吃的小炒,孩子爱吃的素菜,爸答应得好好的,第二天他来做。
  等到第二天,我一看,桌上又是五个菜,还是阿姨准备的,一问爸为什么不做,说是打麻将的间隙阿姨就把菜做好了,我一下子没搂住火,趁着阿姨不在就和爸说,“你想做可以和阿姨商量,你来做。麻将不打那半个小时不会影响什么,我们也呆不了几天,就想吃吃你做的菜,阿姨做菜你也知道确实不好吃。”
  “那我们就是这种习惯,没有那么多讲究。”爸还在为自己说话。
  “我和老公带着孩子千里迢迢从北方回来,不求你们有多热情,但是最起码的饭菜可以做好点,多做点吧。试想一下,如果你和阿姨去我们家,我们就这样招待你,你心里也会不舒服。我们呆不了几天,弟弟也呆不了几天,这几天你就少打点麻将,花点心思好好给我们做顿饭。明天亲戚们都来,可不要再抠抠搜搜地就做那么几个菜,好好准备准备!”我没忍住气,和爸爸发了火。
  爸爸听我这么说,也匆匆吃完就下了桌。那个阿姨呢,真的很不会做人做事,弟弟的女儿比较调皮,她就不断地在弟弟面前说小孩子,威胁说让弟弟打孩子,还时不时地拿弟弟的孩子和我家孩子做对比,听着我特别心烦。作为一个后妈,一个后奶奶,能不能管管自己的嘴,不会说话就少说点,一出口就是让人不高兴的话,谁愿意和她相处。
  当我们明白潜意识条件性情绪时,回顾自己经历的很多事情,就能理解这些事情背后所形成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
  比如对我而言,小时候因为和奶奶长大,奶奶和大妈的关系不好,经常会发生冲突,我有一次很冲动,和大妈大吵了一架。那次吵架虽然出了气,但是给我留下了强烈的愧疚情绪,这种情绪就成为了潜意识条件性情绪。以后每次遇到和长辈发生冲突,好像就回到当时的场景,那种特别愧疚的情绪立马就浮现出来,心理就憋得很难受。
  还有一次,我端着碗从楼梯上跳下来,把碗摔坏了。妈妈拿着筷子重重地敲我的头,那种痛和害怕的感觉成为了潜意识条件性情绪。乃至我现在有了孩子,有的时候孩子犯错了,我敲他,好像就在敲我自己一样,马上那种害怕的情绪就升腾起来。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掉到过河里,在水上漂了很久,差点被淹死,那种强烈的对死亡的恐惧成为了潜意识条件性情绪。乃至于成年了还经常会做梦,梦到自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不断地下沉下沉,呼吸不了,醒来还觉得特别恐惧。
  我分析自己经历的几件印象深刻的事件,自己由此带来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才能理解自己内心的很多情绪来源。我们这么分析,不是说归罪于童年经历的很多事情,而是要找到情绪的来源,有意识地控制很多潜意识条件性情绪。
  今天来讲第三种情绪,认知评价性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是由于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认知或者评价产生的,这种情绪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和评价水平。
  举例来说,一个学生出现学习障碍,上课听不下去,总是分心走神,这里面就有认知评价情绪的影响。当他(她)控制不住走神的时候,他(她)可能会对自己有一个消极评价,“我怎么是这样的,一点都管不住自己,上课不好好听怎么能学得会,我真是太没用了”,类似这种消极评价带来的消极情绪会加重他(她)上课分心走神的情况。
  又比如一个妈妈如果在教育孩子时,没有意识到父母权威的重要性,就像我之前一样,认知水平不高,也会在教育孩子时出现各种消极的认知评价性情绪。孩子犯错了,理应批评教育,但是自己一批评教育就觉得心疼孩子、对不起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好妈妈,很多的消极情绪就来源于自身认知水平不高,自己对自身言行的不当评价。
  小叔小婶张罗大家去老家烧烤,早上老公去车站买好票,弟弟就拉着我们,叫上他正在处的对象,两辆车,十来个人往老家赶。到了正好是中午,小婶准备了可口的饭菜,两大桌人吃得痛痛快快。
  吃完饭我们三姐弟又开车去附近的一个古镇玩,其他人还是照常的活动—打麻将。天气很好,太阳好不容易露了脸,古镇游玩的人特别多,人造冰场上孩子畅快地滑来滑去,各式美味摊前人们舒服地大快朵颐,各具特色的道观里人们好奇地寻根溯源……难得的好天气,都愿意出来放放风,聊聊天,赏赏景。
  坐在一棵七百多年的老橡树下休息时,姐姐的儿子意外地找到了一种颜色很蓝的果子,原来是在一种茂盛的景观草里长着,这种草我们先前认为只是以前用来编绳子用的,现在挪到道观里做绿化,却从没想过在铺满地的高高的草里还能找到蓝色果子。老公打开手机搜索草和果子的名字,才知道这种在家乡常见的草叫细叶麦冬,它的根就是中药麦冬,再仔细地扒开草地,蓝色果子就躲藏在草里面,一串一串,很是独特。
  虽然吃过中午饭出来,但是孩子们还是嚷嚷着想吃好吃的,当地特色的炸小螃蟹,串在一起,味道鲜美;大大的鸡胸肉,烤得冒油;可爱的糖人,每个孩子手里一个……弟弟的女朋友带着她的女儿和侄女,我们这边三个孩子,那女孩都特别用心地照顾着,抢着付钱买单。
  回去的路上,我躺在前面副驾驶睡了一觉,肚子和后背又酸又痛,幸亏有这一小觉,让我恢复了点体力。到老家时,烧烤已经进行了一轮,桌子上摆满了各类烤串,堂弟们围坐在烧烤摊前加紧工作着,奈何僧多粥少,一把烤串出来,马上就被抢光了。我们一大家就几十口,再加上在小叔小婶家玩牌的,玩耍的孩子,半个村的人都围着吃烧烤。堂弟媳妇的妈妈也过来玩了,拉着老公边吃烧烤边喝开了酒,哈哈,在老家,老公基本不用喝,因为碰不到对手,今晚也算是遇到了,三个人美滋滋地边喝边鸡对鸭讲。这种独特的体验,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记上一笔。
  临走时小婶又装上了家里的鱼干,加上她之前拿的四十多个土鸡蛋,星星妈妈给的纯蔗糖,大姑拿的葛粉、腊肉和腊肠,玲妹买的两盒燕窝,元宝拿的一大袋子旧衣服……这些东西和情谊明天都将随着我们,回到遥远的北方。
  这几天把三大类情绪简单地介绍一下,接下来我会说说这三大类情绪如何进行调控,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处理各种情绪。
  通过前面的分享我们知道,基础情绪的高低取决于长期的家庭生活氛围和工作氛围。这就提醒我们,要想自身和家庭成员的基础情绪水平比较低,父母就要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首先,家庭的序位排列要合理。所谓的家庭序位排列,就是家庭中各种关系的轻重问题,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大于其他所有关系。如果原生亲子关系、再生家庭亲子关系远远大于夫妻关系,家庭序位排列不合理,必然会出现很多矛盾。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过很多妈宝男、妈妈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的家庭会矛盾重重。
  曾经一个来访者有这样一个诉求,希望自己的老公能更有家庭责任感、更上进,更有担当。我们一聊开,就知道她的家庭序位排列是不合理的,老婆太强势,老公始终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在这个家庭中男性力量太弱,导致老公和儿子没有发挥出他们的生命力。
  其次,家庭成员之间要少挑剔、少抱怨,多赞美、多夸奖。一切矛盾抱怨始,夫妻之间互相抱怨,子女之间互相抱怨,恨由怨生,各种家庭矛盾就会重生。如果我们多关注对方的优点、做的好的一面,多赞美、肯定、夸奖对方,家庭的氛围就会温馨和谐很多。
  再次,父母尽量不要把工作中的各种消极情绪带回到家庭,因为家庭和工作中的基础情绪会互相影响,回到家庭就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敏锐地察觉到工作中消极情绪可能会对家庭氛围的影响。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特别重要,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去尝试,我们一起在调整的路上。
  唉,昨天的票又没走了,我和儿子一切顺利,健康码、核酸、北京健康宝,一一过关。可是到了老公这,“北京健康宝”出了问题,可能是他来之前经过了中高风险区,反正不管怎么努力,他的“健康宝”就是显示不了绿码。工作人员提醒,只能打北京的服务电话,对方核查老公的近14天的行程没有问题,大数据改了,老公的手机才能重新显示绿码。
  折腾了好久,只能退票,重新回到姐姐家睡觉,又想办法从哪里中转,或者是坐飞机,但是不管怎么样,从北京走确实是最方便的。姐姐大晚上发表了一个心情,“妹妹要回去了,老三躲在被窝里哭,说不想小姨走。虽远嫁两千七百里外,幸而妹夫努力上进,性格温和,宠她护她,每年得已几次相聚。”老公感慨说又没走了,害得别人白抒情了。哈哈,没走了也好,反正我是不着急,有儿子和老公陪着,在老家呆着更美。
  回想老公每次陪我回家过年,我都特别感激他,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任何反对,总是特别考虑我想家,愿意多陪我呆会,即使他在这里因为不会说方言很少和人沟通,也因为饮食习惯不一样有些好吃的吃不到,但他总是乐呵呵的,尽量融入我们这个大家族。我和爸发生矛盾,他也尽量劝着我,从长远去宽慰我。
  老公性格确实温和,弟弟的闺女小一一天天缠着他要抱,他二话不说就总抱在身上,没事也总是在陪很多孩子做游戏。给姐姐和弟弟的孩子们买玩具,我经常会觉得贵,想在网上买,但是老公马上就会掏钱买。给孩子们买衣服,老公也总是主张去品牌店买质量好的。该去看望谁,该去给谁拜年,有些我自己都懒得去弄,但是老公这个人重情谊,他会鼓励我去走亲戚,跟朋友交往。
  我时常很感激他,他愿意吃的菜、好吃的,我都尽量端到他跟前、多给他夹、多带他去吃,唯有这样,才觉得不辜负他如此待我。
  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调整潜意识条件性情绪。
  前面的分享说清楚了潜意识条件性情绪,这种情绪一形成,就进入人的潜意识,是人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控制不了的。进入潜意识的情绪很难通过意识方面的说教、讲道理、提醒等方式消除。
  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容易建立,也容易消除,很多来访者的情绪问题、孩子的教养问题、学生的学习问题等,都是背后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在作怪,心理干预也是调整这方面的情绪为主。
  例如,我在面对和长辈发生冲突时有潜意识条件性情绪,那我要做的就是调整这方面的情绪。首先,自己要意识到和长辈发生冲突时的情绪的存在,有意识地调整这种情绪,其次设计好面对和长辈发生冲突时的程序反应,并不断地训练这种程序,改变和长辈相处时的程序反应。
  例如,孩子写作业容易分心、走神,这背后极有可能是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在影响,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看到这种情绪的存在,然后针对会引起孩子做作业分心、走神地各种场景,重新设计新的程序反应,并不断地强化这种新程序反应,直至改变孩子写作业的状态。
  老公着急要回,老家的天气也不太好,我们三个转了两趟火车,一趟飞机,折腾了二十来个小时,今天上午终于到家了。这么一折腾确实很累,还遇到了一件事情,极大地考验人的耐心。
  早上四点多下火车,打车赶到飞机场,临时改签机票,小孩子因为没有带任何证件,始终办不了登机证明。时间一点点在流逝,我心急开始埋怨老公,昨天走之前我就提醒说,万一因为没有带户口本小孩子上不了飞机怎么办,老公以为我是不愿意和他一起回,姐姐也劝说让老公先回,我带着孩子多呆几天,但是当时看老公生气了,我也就不再坚持什么,一切听他的安排吧。
  虽然心里有埋怨,身体也很不舒服,我也一直在觉察着自己的情绪,我脑海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即使我再难受,很多事情也改变不了,我埋怨老公,他更难受。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孩子登不了机,机票退掉,重回火车站,再做一趟十个小时的火车。这个最糟糕的结果我能接受吗?能接受就没有那么多怨言了。”看着老公跑上跑下,一直不放弃努力,我也忍着情绪多安抚孩子。
  离退票还有十几分钟,我都不抱希望,劝说老公赶紧退掉机票,重新买火车票,老公就不放弃。他再一次来到公安制证处,了解到有孩子的入学电子照片也行,电子照片也找不到,最后工作人员通融了,有孩子在幼儿园的照片也行。谢天谢地,老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不由得对老公竖起大拇指,遇到一个问题,我可能会稍做努力后选择放弃,但是老公就一直不放弃,满脑子都在想办法,最终他能迎来成功,我们顺利地按照计划回到了家。
  晚上又有一件高兴的事情,弟弟和对象明天要订婚了,问他需要钱嘛,他说自己手上还有。真高兴,弟弟那么努力上进;真高兴,他的婚姻又向前迈了一步。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如何调整认知评价性情绪。
  前面说到认知评价性情绪主要取决于人的认知评价,这就提醒我们要及时提高自身认知,调整自身对很多事情的评价。
  提高认知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学习的途径可以是看书、听课,和认知水平高的人交流,并且在实践中调整自身的认知。拿我自己来说,以前在教育孩子时我的认知水平大多是要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交流这些后现代的人文思想,所以对孩子会有各种妥协,批评教育孩子也时常有愧疚感。后来通过学习一些心理干预技术,知道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树立权威,要运用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孩子,认知得到提高,教育孩子会更加顺利。
  调整自身对很多事情的评价,这背后有很多相关的知识。比如,要调整对自身的评价,就是要不断地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可以通过“夸夸我自己”,每天找自己做的好的方面来肯定自我。比如,要调整自身对伴侣的评价,就要不断地发现并肯定对方的优点,可以通过“谢谢你,亲爱的”,每天寻找对方身上的三个优点来感谢对方。比如,要调整自身对孩子的评价,也要不断地肯定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可以通过“谢谢你,你真懂事”,每天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来肯定孩子。
  总结来说,认知评价性情绪调整的关键,还在于自身认知和理念的提高,需要自身不断地学习与进步。当然,很多时候也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技术去塑造。
  好不容易折腾回来了,老公马上接到医院通知,所有外省回来的人员居家隔离14天,中间做四次核酸检测。哈哈哈哈,本来以为又要自己带娃到开学,突然有老公来分担,容我大笑三声,我有更多的时间听课、整理、休息了。
  我也接到电话让去做核酸,工作人员真是挺不容易的,从外地回来的,一个一个都得排查,提醒去做核酸。下午老公带着我们去医院做核酸了,响应政府号召,减轻他人工作压力。
  做完核酸爬了会山,有点累就回来了,今天没什么特别的,少说点吧。
  情绪支配下的单向思维
  今天和大家分享情绪支配下的单向思维。思维靠我们检索大脑中的知识运行,当我们在情绪平和状态下,思维检索到的知识是多向的,多层次的,多角度的,表现出来就是思维比较全面,比较客观。
  但是当我们有情绪,特别是消极情绪比较重时,思维检索到的知识就比较单一,思维就进入单向状态,就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言行。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和伴侣发生冲突了,情绪比较激动,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觉察自己的消极情绪,情绪就会推动思维走向单向状态,脑海中检索到的就全是对方不好的知识,两个人的小摩擦就容易变成大爆炸。我以前和爱人一吵架,就会想到他的各种缺点,各种不愉快,越吵越严重。
  相反,如果我们能在消极情绪比较重时及时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及时进行调整,或者能在自己进入单向思维时及时觉察,让自己冷静下来,避免单向思维,大脑就能不单单是检索不好的知识,也就能把小摩擦处理得比较妥当。
  用元认知技术非临床干预孩子行为
  一、生活场景再现
  1.没把火车放进帽子里就生气,摔火车。
  儿子出去玩时带了一个变形火车,一会儿手有点冷,就说要放进口袋,但是口袋小,火车大,塞不进去。我提议他可以放在自己的帽子里,但是他也不要我帮忙,就要自己放进衣服的帽子里。他以为自己放进去了,转个身火车又掉下来了,他很生气,大叫,“火车,你怎么这么讨厌,就不进去!”边说着边拣起火车重重地摔在地下。火车头被摔出了一部分,我在旁边批评他,遇到问题光是哭、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把火车摔坏了反而没得玩,心疼的还是自己。
  2.想吃蛋卷打不开门就生气大叫
  儿子说想吃蛋卷,我让他洗手后自己去拿,次卧的门被锁上,打不开,小儿马上大叫,“爸爸,你怎么把门锁上了,害我拿不到。”我马上提醒他不要大喊大叫,好好说话,并且示范给他看,“你可以这样说,爸爸请帮我把门打开,我想吃蛋卷。”他比较听话的学着我说话。
  二、问题诊断
  针对上面的两个生活事例,我决定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进行非临床干预。首先诊断分析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爱大喊大叫、生气摔东西的行为。第一是因为他在没有做成一件事情后有情绪,第二是他不知道第一次尝试失败后接下来应该怎样正确反应。
  我要做的就是看到他的情绪,并且教给他正确的反应。首先看到他的情绪,可以尝试这样说,“你是不是有点着急,你是不是感到挫败。”其次,设计好正确的反应,在孩子情绪积极时和他反复角色演练,把正确的反应在他脑海里强化。
  三、正确反应的输入
  今天早上孩子睡起来,很高兴地搂着我亲,我就说和他玩一个游戏。我扮演孩子,把昨天遇到的两个场景都用正确反应演了好几遍。我假装自己要把火车放进帽子里,可是火车掉了下来,这个时候我就强调自己的反应,“我不着急,越着急越放不进去,我再试一次。”
  我又假装自己要去开门那好吃的,遇到门锁上了,我又强调自己的反应,“我不着急,唉,门怎么锁上了,爸爸,您能帮我把门打开吗?”
  通过我的示范,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正确反应,我又让他把正确反应自己演练了两遍,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什么话。
  四、非临床干预效果
  今天孩子又要去拿好吃的,又遇到锁上了门。他想了想,平静地跟我说,“妈妈,您能帮我打开门吗?”看来正确反应已经输入到他的脑海里了。我及时鼓励他,“妈妈真喜欢你这样说话,遇到问题不着急,好好说,真有礼貌!”用积极评价强化正确反应。
  带儿子去爬山,下山的时候遇到一段路稍微有点陡,儿子有点害怕,央求我们抱上他。我冷静地告诉他,自己可以去尝试尝试,随后耐心地教给他方法,“你看着脚底下,走慢点,每一步都走稳了。”在我的鼓励下,他慢慢地小心地一步一步地走,我不断表扬他按照正确的方法下山,所以走得很好。
  我不时地教给他正确的下山知识,不断鼓励他按照正确知识走得很好。突然他踩到一个小石头,有点晃悠,但是他马上稳定住自己,我给予肯定,“对,就是这样,当我们不太稳时,马上停住,先把身体稳住了再走。”
  当他终于安全走下陡点的地方时,我及时强调和肯定他的品质,“你看,儿子,原本你那么害怕,不敢自己走,但是你一步一步小心地走下来,还知道怎样稳定身体,你战胜了自己,坚持了下来,你真是好样的。”
  培养孩子很多时候就在生活中,输入正确知识,强调优良品质,让他自己努力去做到。
  尽量用书面语给孩子解释各种生活现象
  1.口香糖会“融化”
  孩子吃大白兔奶糖,问我为什么奶糖可以吞下去,口香糖不能吞下去。我尽量从专业的知识角度告诉他,“因为奶糖在我们的嘴里会融化,会被吸收变成营养物质;而口香糖不会融化,即使进到胃里、小肠、大肠里还是不会融化,所以不能吞下去。”我们完全可以用大白话跟孩子说糖会化掉了,但是“融化”这个词是书面语,早点让他接触到,他就早理解,有利于他理解以后在书里碰到的“融化”。
  2.火车有“惯性”
  带孩子坐火车,每当火车进站,他都特别兴奋,提醒我去看,我趁机给他输入“惯性”这个书面语,“火车的速度很快,快要进站时,就要开始减速了。但是火车由于惯性,还是会走得比较快,所以从很长一段距离就要开始减速,直到火车最终停下来!”“惯性”这个词他可能会不太容易理解,但是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提及这个词,例如运行的火车有惯性,我们在公交车上遇到刹车也会因为惯性往前冲,多把“惯性”和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他慢慢就能理解这个词,以后学习物理时会很容易理解“惯性”。
  3.地震的爆发是由于“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
  看电视上有地震喷发,孩子突然问我为什么会有地震。鉴于他之前看了火山的书里说到地球上板块的运动,我试着给他解释,“我们之前看的书上说地球上有几大板块,板块相互挤压容易引发火山,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也容易形成地震。”我边解释边用两个手掌比划着板块的挤压碰撞
  我之前用信用贷款给老公弟弟贷了十六万块钱,他用来做光伏生意,利息他每个月给我转。昨天老公说老二手里有十二万,想让我们先拿四万,他们提前把这笔贷款还了。
  说实话,一听到要给他们拿四万还贷,我心理也不舒服,毕竟我们这种家庭攒点钱也不容易。但是我也马上意识到自己不太舒服的情绪,尽量调整,防止自己进入单向思维。老公和弟弟感情好,先借点钱给他们还贷款无可厚非。假如是我姐姐、弟弟问我借点钱,我也很乐意,既然是我和老公组建的家庭,就要多考虑他的感受,多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的感受。
  此前我多次给老二贷款、借钱,老二和媳妇在钱这块还是很有原则的,所以从长远来看,没有必要为了这点钱伤了他们兄弟俩的和气。看到很多帖子里都在讲家庭矛盾,背后缘起多由于钱财,真觉得很可惜。我还是坚定那个观点,人生在世,往长远看,钱财不是最主要的,为了点钱财搞得家庭不和,亲人离散,完全得不偿失。
  这样想过后,我就痛痛快快地答应给他们拿钱,也不去问什么时候还的事,这种话一问出来肯定让老公不舒服。夫妻相处,什么话让对方舒服,什么话会让对方不乐意听,我们是要过脑子的,不是随便就说出口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