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虾面小哥到投行总经理,跃迁之路他到底做对什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乐儿随笔


这是乐儿的第 10 篇原创文章
Hi,我是乐儿!
虽说疫情全面开放,但受俄乌战争以及美国通胀的影响,我国经济仍处于低迷期。
你怕失业吗?你以为一份工作真的可以干到底吗?最近连阿里这样的大公司都进行大裁员,何况是那些小型的私企,企业为了缩减成本活下去,首先想到的就是“性价比不高”的人,如果你的工作岗位取代性强,那你注定是第一个被开刀的人。听过一个比较忧伤的例子,是一个女生,为了保住工作,连生孩子都不敢松懈。在被推进产房前,接了老板一个电话,她跟老板说:“老板,你给我几个小时,我生完孩子就马上回来工作,刷邮件,查微信,给您回话。”很多时候,工作不是靠卖力就能保住饭碗,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但如果你能成为行业的海王自然就不怕老板替换你。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职场环境,让自己更有抗风险能力呢?沈文才在《讲好你的故事》中给出答案。沈文才家境普通,父亲是靠卖虾面为生,曾经的他自卑害羞,但他通过采取了一连串小行动积累叠加,由银行职员晋升为投行总经理;从作文考试不及格,通过自媒体写作,成为领英平台200万粉丝大V。因为经常被各处邀请演讲和讲课,他还成了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客座讲师。沈文才把自己的经历全部写在《讲好你的故事》一书,我从书中总结了我认为对职业发展很有价值的三个点。

01
持续学习新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已超出我们的掌控范围,各行各业充满变数,我们的职业生涯也将不可避免经历动荡,那么,我们到底做通才还是做专才好?其实都不好。如果你是多面手,很容易被取代;如果你是专才,一旦行业受冲击,就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沈文才建议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他用快餐店的餐打比方。套餐里面通常有一个汉堡、一包薯条和一杯可乐。汉堡代表你的王牌特长,薯条代表你的次要专长,而可乐代表你的兴趣爱好。沈文才以自己为例。他毕业第一份工作在银行,那时他的“汉堡”是工程学。他得迅速了解金融行业,金融知识便是他的“薯条”。因为他分析能力强,利用计算机将金融市场分析工作自动化,于是计算机编程成了“可乐”。随着事业的发展,他学会构建复杂的金融产品,金融工程成了他的“汉堡”,由于他乐于分享培训,培训变成了他的“薯条”,而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又成了他的“可乐”…………
就这样,沈文才通过不断学习新技能,发展出多种套餐组合,在各领域之间自由切换,推他走向成功。当你把王牌的特长、次要专长和兴趣爱好融为一体时,你可以持续转换你的王牌特长,快速进入新领域。你比一维的专才更具竞争力,更不容易被取代。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打造自己的才艺组合,让自己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02
摆脱员工思维,做自己的CEO
在职场,很多人把公司和个人分得很清,属于公司需要的,不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就不会用自己的金钱和时间去做。这就是典型的员工思维。但沈文才却不把自己看成员工,而是公司的CEO,雇主是自己的“客户”。他时刻用CEO思维工作,做决策时更大胆、更具创新性,而且又有利于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为自己未来带来更多机会。沈文才还倡导我们,如果想当自己的CEO,就要准备自掏腰包进行自我提升,因为有些钱是花得很值的。他自己付费请5天假去参加马来西亚一个激励训练营课程,虽然这与他目前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但这门课程提升了他的韧性,为他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在工作中个人需要用到的一些东西,公司不一定帮你买单,公司只关心自身利益。但当你戴上“CEO帽子”愿意负担与工作相关的开销,看似吃亏,实际上得益的还是自己。这个,我颇有感触。
妈妈之前在一间工厂的包装部工作,他们通常在包装时都有各种工具辅助,而这些小工具不是工厂提供,都是他们自己掏钱买的。重要的是做出来的产品又快又好,这样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还能赚到更多钱。
所以,如果对你有用,对工作有帮助的就不要斤斤计较,可以自掏腰包解决职场上出现的问题。例如,购一些线上的服务、小工具、培训课程等。

03
积累社会资本,扩大人脉网络
沈文才所有的新职位都是别人推荐的,这源于他多年与人打交道积累的社会资本。他当中采取的3个行动,我们可以直接套用。1.建立高质量的社会关系每个人接触的人群不同,沈文才坦然自己不关注他们的资历。这些人有可能是热爱生活的、资深专家或成功人士,你不必和他们有很亲密的来往。
只要他们可以鞭策你,丰富的你的思想,帮助你拓宽职业视野,不同行业和地域的,与你相得益彰,能给你带来启发的人都可以建立联系。想要与人结交并把事情做成,你必须要确保自己给别人带来价值。如果你初入职场,或者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价值可以提供他人,那么想想自己能帮他做些什么,你做和他做产生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比如,帮他拿快递、带下午茶等,用你的时间置换出他的时间,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你只管去做,不求回报,最后回流最多的是在自己身上。人脉就是你的社会资本,它就像把钱往银行里存,日积月累就会越存越多。⒉列个有效联系人名单大家应该听过“邓巴数”,邓巴数里最大的圈是人类可以承受社交边界人数,大约是150人。也就是说,我们保持有效互通的交往人数上限是150。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永远要跟这些人打交道,因为我们每年的计划目标不同,所以它有一些可以是变动的,有一些是不可变动,我们需要围绕自己这些小目标去锁定具体人选。沈文才提议,人品好、信任你、激励你,或者与你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都可以列入名单。他自己列的名单也不限于位高权重的人,里面也有学生、粉丝有热情、有想法的人。他还叮嘱,我们不必在乎他们能带给自己什么好处,因为这是一项长期投资,我们关注事项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改变。⒊如何维护这些有效联系人沈文才经验是,不要经常去“骚扰”,但要定期保持联系。你可以在“三节两寿”,即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生日(双方伴侣)发消息问候他们,或者送上一些小礼物,也可以定期去探访他们联系一下感情等。

04
​写在最后
人生充满不确定性,职场变化日新月异。我们需要不断保持学习,提升职场价值和竞争力,才能让自己生存发展下去。《说好你的故事》是一本适合任何职业阶段的人阅读的好书,你在工作上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从中找到答案。书中包含66个小行动,只要你执行其中一些建议,你也能在职场上如鱼得水,步步高升。最后把作者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大胆想,小处做,趁现在。

到顶部